竹 竺,筥

读音:zhú
甲骨文竹;金文竺;金文竹;金文筥;金文筥;金文筥;盟书竺;秦简竹;小篆竹;小篆竺;小篆筥;汉帛书竹;隶书竹;隶书竺

” 是个部首字。是禾本科多年生常青植物。《说文》 : “竹,冬 生艸也。 象形。 ” 甲骨文(部首)与金文写作 “” , 均象两 组下垂的竹叶形状, 与《画谱》中的 “双个字” 十分相似。 其中 “” 字 下划两横表示竹子整齐、茂盛,竹叶繁厚和生于土地,后借指古印度 “天 竺” (译音)。 小篆在规范笔画时将竹叶拉长写作 “”。 隶书(汉帛书、 《校官碑》等)写作“” , 逐步成为今文。

以 “” 作部首的字很多。如 “” (读jǔ)字,《说文》 : “筥, 筲也。 从竹, 吕声。 ” 指竹子编的娄筐。 金文1-2写作 “” , 上边 的形符是 “” 或 “” ,表示这种器具是竹、草材料; 下边是皮肤的 “” ,表示编制 “筲” 使用的是竹子的皮(竹篾)。金文3和小篆写作 “” , 下边改为 “” , 成为 “从竹, 吕声” 的形声字。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