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

埃及   āi jí


埃及(古代)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下游的奴隶制国家。远在旧石器时代,埃及(源于希腊语Aiguptos)即有居民。新石器文化遗址在埃及境内多处发现。因灌溉农业的需要,公元前4000年代由许多农村公社,结成约四十个*诺姆(州)。已开始使用金属工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生私有制度和阶级关系。约前3100年,上埃及(河谷地带)首领*米那美尼斯征服下埃及(三角洲区),建成统一国家。前王国或早王朝时代(约前31—前27世纪)逐步形成集权统治,都城提尼斯。古王国时代(约前27—前22世纪),确立以法老(国王)为首的中央专制政体,定都孟斐斯;对邻近各区进行多次侵略性远征,大规模兴建金字塔,民力为之耗竭。约前22—前21世纪,地方势力增大,王国分裂,社会动荡。中王国时代(约前21—前18世纪)再度统一后,迁都底比斯;扩建美里多沃湖(摩里斯湖)水利工程,农业和城市经济有所发展。沉重的剥削加剧了贫富分化,终导致约前1750年的农民、奴隶大起义(也有认为这次起义在中王国建立以前),后起义被镇压。继而西亚的*喜克索人侵入并统治百余年。进入新王国时代(前16—前11世纪)后,仍都于底比斯,诸法老尤其是*图特摩斯三世大举对外侵略,从南方努比亚、北方叙利亚掠夺大片土地及大量财富和奴隶。阿蒙神庙分享战利品最多,权势迅速扩大,卒演成世俗王权与阿蒙僧侣之间的斗争(*阿蒙霍特普四世的宗教改革)。前1300年左右,拉美西斯二世小亚细亚赫梯交战,争夺叙利亚地区统治权,约前1284年以缔订和约告终。埃及在政治上渐趋衰弱。后期埃及时代(前11世纪至前525年),先后遭利比亚努比亚亚述的入侵;前7世纪中叶重获独立,建塞易斯王朝。前525年为波斯帝国所灭。波斯占领期间,埃及人民一度争得独立。后长期处于外族统治之下。前332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占领埃及,建亚历山大城。前305年起托勒密王朝统治,埃及成为地中海东部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前30年并入罗马版图。古埃及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文字、历法、建筑、艺术、科学知识等方面,对西亚欧洲曾有相当影响。
非洲东北部国家。包括亚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岛,地跨亚、非两洲。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陆疆邻苏丹利比亚巴勒斯坦。面积100.2万平方公里。人口6 290万(1995年),87%为阿拉伯人,信伊斯兰教。国语是阿拉伯语。首都开罗。境内除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外,沙漠、半沙漠占国土面积96%以上。间有哈里杰(Khrga)、锡瓦(Siwa)等绿洲;红海沿岸和西奈半岛有丘陵山地,最高峰是西奈半岛的凯瑟琳山(Katherna),海拔2 637米。气候干热,除地中海沿岸年降水量可达1 000多毫米外,大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尼罗河纵贯全境,两岸为肥沃的绿洲带。矿藏有石油、天然气、磷灰石、铁、锰等。历史和文化悠久。约公元前3100年已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6—前1世纪先后被亚述波斯马其顿罗马帝国征服。公元4—7世纪被并入东罗马帝国。7世纪阿拉伯人迁入后建立阿拉伯国家。1517年成为奥斯曼帝国的行省。1882年被英国占领,1914年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22年2月28日英国承认埃及为独立王国。1952年7月国王法鲁克一世(Faruk I, 1920—1965)被推翻。1953年6月建立埃及共和国。1958年同叙利亚组成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简称阿联。1961年叙利亚退出阿联。1971年改国名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20世纪70年代,实行开放政策,经济发展加速。工业规模仅次于南非非洲第二。石油采炼和石油化工是首要部门,天然气、电力、钢铁、机械等重工业发展显著。纺织、食品、造纸、制革等工业占有重要地位。小农经济占优势,植棉业发达,以产长绒棉著名。并产水稻、小麦、玉米、柑橘、甘蔗、洋葱、花生等。旅游业发达。苏伊士运河是最重要的国际通航运河。出口石油、棉花、服装、大米、铝制品、水果等。进口主要为木材、电器、运输设备、化工产品、小麦、面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