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食不甘味

【成语】:食不甘味
【拼音】:shí bù gān wèi
【简拼】:sbgw
【解释】:甘味:感到味道好。吃东西都觉得没有味道。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
【出处】:《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示例】:只有我觍然面目,偷生人世。所以~,麻衣茹素,稍谢罪戾。 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一回
【近义词】:忐忑不安如坐针毡食不遑味
【反义词】:泰然处之心安理得
【语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心神不安

食不甘味 典故或故事

甘味:味道美好。吃东西不辨美味。形容忧虑不安或操劳忙碌。《淮南子.泰族训》:“晋献公欲伐虞,宫之奇存焉,为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而不敢加兵焉。”《旧唐书.李靖传》:“往者国家草创,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称臣于突厥,朕未尝不痛心疾首,志灭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醒世恒言》卷一九:“但闻越鸟南栖,狐死首丘,万里亲戚坟墓,俱在南朝,早暮思想,食不甘味。”亦作“食不遑味”。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以二方未克为念。”亦作“食不终味”。三国魏.曹植《释愁文》:“沈溺流俗,眩惑名位,濯缨弹冠,咨诹荣贵。坐不安席,食不终味,遑遑汲汲,或惨或悴。所鬻者名,所拘者利。”亦作“食不知味”。唐.白居易《初授拾遗献书》:“臣所以授官以来,仅将十日;食不知味,寝不遑安。唯思粉身,以答殊宠,但未获粉身之所耳。”

食不甘味 成语接龙

【顺接】:味同嚼蜡 味如鸡肋 味如嚼蜡 味如嚼醋 味道模棱 
【顺接】:索然乏味 别有风味 食不重味 食不二味 语言无味 珍羞美味 淡乎寡味 麴生风味 
【逆接】:麤袍粝食 布衣粝食 王胡索食 恶衣蔬食 梁竦庙食 吃食讳食 恶衣糲食 弊衣蔬食 
【逆接】:食不糊口 食藿悬鹑 食色性也 食指众多 食宿相兼 食骨在喉 食生不化 食少事繁 


 查看:「食不甘味」的典故、食不甘味成语故事
 查看:「食不甘味」在《汉语词典》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