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应龙卒,年七十八。

公元1324年 三月
牟应龙卒,年七十八。

黄溍《隆山牟先生挽章》(文献集卷一)。虞集《牟伯成墓碑》:“先生卒于泰定甲子三月,享年七十有八岁,以是年五月乙酉,葬于湖乌程县三碑乡兑山之原。”(《道园学古录》卷十五)牟应龙(1247—1324),牟秾子,字伯成,自号隆山先生,学者因以称之。“吴兴八俊”之一。著有《隆山牟先生文集》。生平见虞集《牟伯成墓碑》元史卷一九〇《儒学传》黄溍《隆山牟先生文集序》:“若昔宋东都盛时,眉山苏氏父子出,而蜀之文章被于海内。渡江后,疆圉日蹙,衣冠流散,而蜀之文章萃于东南。及其既久也,百年之遗老相继沦谢,而陵阳牟氏父子遂岿然为蜀士之望。以耆年宿德擅文章之柄而雄视乎东南者,大理公一人而已。隆山先生,大理公冢子,能世其家业而不陨者也。……先生于前朝制度之损益,故家文献之源流,历历如指诸掌,寒门下士,窥见一斑于残编断简中者,固不足以与此。至于白首穷经,孳孳矻矻而忘其老,阀阅贵游,挟清才雅艺以驰骋于英俊之域者,亦未易企而及也。凡先生所撰著,言必有实,而要其归,一本于理。昔之善为品评者,谓有山林之文,有台阁之文,先生盖兼之矣。内翰蜀郡虞公称先生警敏过人,志趣高迈,援引根据,不见涯涘。其文沛然若河江之决,不极所至不止。真知言哉。呜呼!坠绪茫茫,千钧一发,剥果不食,萌芽方新。斯文之未丧,岂但为蜀士之幸乎?”(文献集卷六)元史卷一九〇《儒学传》:“应龙幼警敏过人,日记数千言,文章有浑厚之气。……初,宋亡时,大理卿已退不任事,一门父子,自为师友,讨论经学,以义理相切磨,于诸经皆有成说,惟《五经音考》盛行于世。应龙为文长于叙事,时人求其文者,车辙交于门,以文章大家称于东南,人拟之为眉山苏氏父子,而学者因应龙所自号,称之曰隆山先生。”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