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麟之(1118—1164)卒,年四十七。

公元1164年 本年
周麟之(1118—1164)卒,年四十七。

麟之字茂振,海陵人。绍兴十五年进士,调常州武进县尉。十八年,复中博学宏词科,授太学录兼秘书省校勘、敕令所删定官,改秘书省正字。历宫中书舍人、著作佐郎、兵部侍郎。二十九年,为翰林学士,兼修国史,兼侍读,权刑部侍郎,充使金奉表哀谢使。三十年,权吏部尚书,除同知枢密院事。明年,因上疏辞免再使金,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居端州。孝宗即位,许自便。事迹见《四朝名臣言行别录》卷三、《宋史翼》卷一三。著有《海陵集》二十三卷,另有《外集》一卷,今存影写宋刊本、《四库全书》本、民国海陵丛刻本。全宋诗录其诗三卷,全宋文收其文十八卷。周必大《海陵集序》:“炎祚中兴,时则有吾宗枢密公茂振,以隽明之才,辩丽之文,受知上皇,人皆以苏公遇太宗为比。年逾三十,由馆阁掌书命,其后真拜掖垣,入翰林,三迁为学士。每一制词出,学者争相传诵,天子尝褒谕云:‘卿久掌内外制,中外士大夫咸称得代言之体。’……公薨,嗣子准裒遗稿得二十三卷,而内外制殆居其半,盖久官于朝,故其他诗文因事而作者少,然温润精切,鼎脔可知。”四库提要卷一五九:“《海陵集》二十三卷、《外集》一卷……(周必大)序称其久官于朝,故其诗文因事而作者少,集中内外制词殆居其半。今观其集,非唯赠答唱和寥寥无几,即奏议、奏劄亦多不关军国大计。盖其珥笔禁庭,坐跻通显,与王珪约略相似,而文章娴雅,亦犹有北宋馆阁之余风,非南渡诸家日趋新巧者比,未可以专工俪偶轻也。别有《外集》一卷,其中使金诸诗称绍兴己卯。考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载绍兴二十九年周麟之为告哀使,盖以韦太后事而行。时金国方谋南伐,诗中《造海船》一章,亦知其欲由胶州浮海,水陆并进。而所载《中原民谣》十章,乃盛陈符谶。……又前后《凯歌》三十首,虚张虞允文瓜洲采石侥幸之功,殊为过实。词句亦多鄙俚,不类麟之他诗。”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