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姆纳

萨姆纳   sà mǔ nà


威廉·格雷厄姆·萨姆纳(William Graham Sumner, 1840—1910)。一译孙末楠。美国社会学家。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毕业于耶鲁大学,并任该校教授。1909年当选为美国社会学学会会长。认为习俗是没有明文规定的、约束人们社会行为的无形规范;道德规范是含有善恶观念的习俗,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更大。著有《民俗论》《社会的科学》等。
詹姆斯·巴切勒·萨姆纳(James Batcheller Sumner,1887—1955)美国生物化学家。曾任康奈尔大学教授。其主要贡献是从刀豆获得结晶的脲酶。坚信酶和蛋白质有密切联系,在实验过程中,以追踪蛋白质为手段,经九年努力,终于在1926年证实了他的观点。以后,美国生物化学家诺思罗普(John Howard Northrop,1891—1987)于1930年获得胃蛋白酶晶体,此后又陆续制成其他酶的晶体;1937年,萨姆纳美国生物化学家当斯(Alexander Latham Dounce,1909—)首次得到晶状的过氧化氢酶,并提出证据说明这也是蛋白质。萨姆纳和诺思罗普及美国生物化学家斯坦利(Wendell Meredith Stanley,1904—1971)共获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萨姆纳对过氧化物酶、脂肪氧化酶等的研究也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