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星云说

康德星云说   kāng dé xīng yún shuō

太阳系起源的一种学说。1755年由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认为形成太阳系的物质微粒,最初分布于很大的空间内,因万有引力作用,逐渐形成团块,较大团块成为引力中心。中心体不断吸引四周的微粒和小团块,最后聚集成太阳。有些微粒在向中心体降落中,因相互碰撞,向旁偏转而围绕中心体作圆周运动。这些微粒又各自形成小的引力中心,最后聚集成行星。行星周围的微粒按同样的过程聚集成卫星。这就把太阳系的形成看成是物质按其客观规律运动发展的过程。尽管康德星云说不能解释太阳系角动量分布,但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