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   cí xǐ tài hòu
慈禧太后(1835-1908) : 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清末同治、光绪两朝实际的统治者。咸丰帝妃,同治帝母。满族。叶赫那拉氏。为人阴险毒辣,善于玩弄权术。1861年咸丰帝死,同治帝继位,她发动祺祥政变,实行“垂帘听政”,掌握清廷实权。同治帝死后,立载?b141?(即光绪帝)为帝,仍由她听政。1898年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她把持朝政四十余年,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戊戌维新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先后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后病死。

国语辞典

注音 ㄘˊ ㄒㄧ ㄊㄞˋ ㄏㄡˋ  拼音 cí xī tài hòu
清穆宗的母親。(西元1835~1908)姓葉赫那拉,滿洲鑲黃旗人。西元一八五二年被咸豐皇帝選入宮,封蘭貴人,一八五七年封為貴妃。穆宗立,尊為聖母皇太后,尊號為「慈禧」。於穆宗、德宗兩朝先後垂簾聽政計四十七年。歷經大事,能識人,有果斷,晚年耽逸樂,寵佞倖,綱政遂紊。戊戍政變、庚子拳亂,后為禍首。卒諡「孝欽」。因與慈安太后所住的宮院分東西二宮,故世稱「西太后」,簡稱為「西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