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庭抗礼

分庭抗礼    fēn tíng kàng lǐ

庭:庭院;抗礼:平等行礼。 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

详细解释

1. 【解释】:庭:庭院;抗礼:平等行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

2. 【出自】:《史记·货殖列传》:“(子贡)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3. 【示例】:知县此番便和他~,留着吃了饭,叫他拜做老师。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4.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双方

例句

在杂文方面,没有人可以与鲁迅~。

成语故事

一天,孔子和弟子们在树林里休息。弟子们读书,孔子独自弹琴。一曲未了,一条船停在附近的河岸边,一位须眉全白的老渔夫走上河岸,坐在树林的另一头,侧耳恭听孔子的弹奏。孔子弹完了一支曲子后,渔夫招手叫孔子的弟子子贡、子路到他跟前,并且问道:“这位弹琴的老人是谁呀?”,子路高声说道:“他就是我们的先生,鲁国的君子孔子呀!”,子贡补充说:“他,就是以忠信、仁义闻名于各国的孔圣人。”,渔夫微微一笑,说:“恐怕是危忘真性,偏行仁爱呀。”,渔夫说完,转身朝河岸走去。子贡急忙把渔夫说的话报告孔子。孔子听后马上放下琴,猛然站起身,惊喜地说:“这位是圣人呀,快去追他!”,孔子快步赶到河边,渔夫正要划船离岸,孔子尊敬地向他拜了两拜,说:“我从小读书求学,到现在已经六十九岁了,还没有听到过高深的教导,怎么敢不虚心地请求您帮助呢?”,渔夫也不客气,走下船对孔子说:“所谓真,就是精诚所至,不精不诚,就不能动人。所以,强哭者虽悲而不哀,强怒者虽严而不威,强亲者虽笑而不和。真正的悲没有声音感到哀,真正的怒没有发出来而显得威,真正的亲不笑而感到和蔼。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所以真是非常可贵的。从此用于人间的情理,事奉亲人则慈孝,事奉君主则忠贞,饮酒则欢乐,处丧则悲哀。”,孔子听得很有启发,不住地点头。最后,孔子卑谦地对渔夫说:“遇见先生真是幸运。我愿意做您的学生,得到您的教授。请告诉我您住在哪里好吗?”,渔夫没有告诉他住在哪里,而是跳上小船,独自划船走了。这时,颜渊已把车子拉过来,子路把上车拉的带子递给孔子,但孔子全不在意,两眼直勾勾地望着渔夫的船影,一直到看不见船的影儿,听不见划水的声音,才惆伥地上车。 子路对孔子出乎寻常的表现不理解,在车旁问道:“我为您驾车已经很久了,还没见过像渔夫这样傲慢的人。就是天子和诸侯见到您,也是相对得礼,平等相待,您还带有点自尊的神色呢!但今天,那个渔夫撑着船篙漫不经心地站着,而您却弯腰弓背,先拜后说话,是不是太过分了呢?我们几个弟子都对您这举动觉得奇怪:对渔夫怎么可以这样恭敬呢?”,孔子听了子路的话很不高兴,伏着车木叹口气说:“唉,子路,你真是难以教化。你那鄙拙之心至今未改!你靠近一点,我告诉你听:遇到年长的不敬是失礼,遇到贤人不尊是不仁,不仁不爱是造祸的根本。今天这位渔夫是懂得道理的贤人,我怎么能不敬他呢?”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不相上下 平分秋色 和衷共济 鼎足而立 平起平坐
反义词 同心协力 众寡不敌 和衷共济 齐心协力

成语接龙

分庭抗礼 礼为情貌 貌似强大 大中至正 正中下怀 怀丸操弹 弹丝品竹 竹报平安 安不忘危 危于累卵 卵与石斗 斗丽争妍 妍姿艳质 质伛影曲 曲不离口 口不二价 价值连城 城下之盟 盟山誓海 海不扬波 波光鳞鳞 鳞次栉比 比众不同 同休共戚 戚戚具尔 尔汝之交 交口同声 声东击西 西台痛哭 哭丧着脸 脸无人色 色丝虀臼 臼头深目 目下十行 行不从径 径一周三 三三两两 两世为人 人一己百 百万雄兵 兵不厌权 权倾中外 外刚内柔 柔声下气 气义相投 投井下石 石人石马 马上功成 成一家言 言三语四 四不拗六 六亲不和 和光同尘 尘垢秕糠 糠秕在前 前仆后继 继古开今 今夕何夕 夕寐宵兴 兴云致雨 雨丝风片 片云遮顶 顶名冒姓 姓甚名谁 谁是谁非 非亲非故 故人之情 情不可却 却之不恭 恭行天罚 罚不当罪 罪不容诛 诛凶殄逆 逆取顺守 守先待后 后不僭先 先人后己 己溺己饥 饥不择食 食不下咽

国语辞典

注音 ㄈㄣ ㄊㄧㄥˊ ㄎㄤˋ ㄌㄧˇ  拼音 fēn tíng kàng lǐ
相似詞: 不相上下﹑平分秋色﹑平起平坐
相反詞: 和衷共濟﹑自甘雌伏
彼此的關係對等,以平等的禮節相見。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當。
   ▶ 《儒林外史.第四○回》:「但凡做的來,蕭雲仙就和他分庭抗禮,以示優待。」亦作「分庭伉禮」。
参见:分庭抗禮
扫描版:「分庭抗礼」在《汉语大词典》第2320页 第2卷 576
扫描版:「分庭抗礼」在《现代汉语词典》第3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