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民

良民    liáng mín

1. 旧时指一般的平民(区别于贱民)

2. 旧时指安分守己的善良百姓

详细解释

1. 旧时指安分守法的百姓。

《管子·明法解》:“盗贼弗诛,则伤良民。” 汉 王符 《潜夫论·述赦》:“今日贼良民之甚者,莫大於数赦。”《三国志平话》卷上:“如自愿去了黄巾,便为国家良民,如不去黄巾,全家诛杀。”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七:“查该 韩凤岐 确是大大的良民,请长官开恩释放。”

2. 旧时指一般的平民,区别于“奴隶”。

晋 袁宏 《后汉纪·质帝纪》:“或取良民以为奴婢,名曰自卖民。”《隋书·艺术传·耿询》:“ 煬帝 即位,进欹器,帝善之,放为良民。”

近反义词

反义词 贱民

国语辞典

注音 ㄌㄧㄤˊ ㄇㄧㄣˊ  拼音 liáng mín
相反詞: 劣民、賤民、莠民
安分守法的百姓。
   ▶ 《管子.明法解》:「盜賊弗誅,則傷良民。」
   ▶ 《三國演義.第一○回》:「聚眾數十萬,頭目不等,劫掠良民。」
扫描版:「良民」在《汉语大词典》第12778页 第9卷 261
扫描版:「良民」在《现代汉语词典》第8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