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鍼

砭鍼   
亦作“砭针”。同“砭石”。
《山海经·东山经》“ 高氏之山 ,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 晋 郭璞 注:“可以为砭针治痈肿者。”按,砭,原误作“抵”。 唐 柳宗元 《报崔黯秀才书》:“吾不幸蚤得二病,学道以来,日思砭鍼攻熨。” 宋 范成大 《病中》诗之二:“通身都放下,何用觅砭鍼?”参见“砭石”。

国语辞典

注音 ㄅㄧㄢ ㄓㄣ  拼音 biān zhēn
中國古代用以刺扎人體穴位,或刺切膿包及放血的石針。見「砭石」條。
   ▶ 唐.柳宗元〈報崔黯秀才書〉:「吾不幸蚤得二病,學道以來,日思砭鍼攻熨。」
参见:砭针
扫描版:「砭鍼」在《汉语大词典》第10617页 第7卷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