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璫 注音 ㄌㄤˊ ㄉㄤ 拼音 láng dāng 1. 狀聲詞。形容金屬或玉石撞擊的聲音。
▶ 唐.杜甫〈大雲寺贊公房〉詩四首之三:「夜深殿突兀,風動金琅璫。」
▶ 明.凌濛初《紅拂記.第三齣》:「琅璫交錯垂金鎖,錦繡崚嶒絢彩霞。」亦作「鋃鐺」。
2. 刑具。指縛繫人犯的鐵鎖、鐵鏈。或指用鎖鎖住。
▶ 《文明小史.第九回》:「帶領衙役,到監裡,把一班秀才,一齊鐵索琅璫提了上來,當堂跪下。」亦作「郎當」、「鋃鐺 」。参见:
琅珰
扫描版:「琅璫」在《汉语大词典》第5652页 第4卷 584
支持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