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

爆竹    bào zhú

古时用火烧竹,毕剥有声,火花迸裂,称为爆竹。今人用纸卷火药,点燃发响,也称爆竹,或称爆仗

详细解释

1. 古时在节日或喜庆日,用火烧竹,毕剥发声,以驱除山鬼瘟神,谓之“爆竹”。火药发明后以多层纸密卷火药,接以引线,燃之使爆炸发声,亦称为“爆竹”。也叫“爆仗”、“炮仗”。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於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臊恶鬼。” 唐 刘禹锡 《畬田行》:“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 宋 王安石 《元旦》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游览既毕,宴於水阁,命从者放爆竹。轰然一响,万山齐应,如闻霹靂声。” 鲁迅 《伪自由书·电的利弊》:“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 中国 却用它做爆竹敬神。”

2. 供燃爆用之竹。

唐 元稹 《生春》诗之十三:“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 清 戴名世 《游吼山记》:“从者试烧爆竹取声,水激石怒,天地若裂。”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炮竹

国语辞典

注音 ㄅㄠˋ ㄓㄨˊ  拼音 bào zhú
相似詞: 爆仗﹑炮竹
古時以火燃竹,劈㕷作響,用以驅鬼。今則用紙捲裹火藥做成,點燃引線就會炸裂,發出巨大聲響,常在喜慶時燃放。
   ▶ 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鬼。」
   ▶ 《紅樓夢.第五三回》:「一夜人聲嘈雜,語笑喧闐,爆竹起火,絡繹不絕。」亦作「爆竿」、「爆仗」。
扫描版:「爆竹」在《汉语大词典》第9912页 第7卷 310
扫描版:「爆竹」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