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板

拍板    pāi bǎn

1. 打拍子

2. 旧时商行拍卖货物成交时用拍打木板来表示

3. 比喻主事的人作出某种决定

4. 打击乐器,用来打拍子,用几片木板做成。也叫鼓板。

详细解释

1. 打击乐器的一种。也称檀板、绰板。用坚木数片,以绳串联,用以击节。

唐 宋 时拍板为六或九片,以两手合击发音,今拍板常由三片木板组成。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上:“就按於 清元 小殿, 寧王 吹玉笛,上羯鼓,妃琵琶, 马仙期 方响, 李龟年 觱篥, 张野狐 箜篌, 贺怀智 拍板。”参阅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拍板》、 宋 高承 《事物纪原·乐舞声歌·拍板》、《清文献通考·乐十三》。

2. 击节,打拍子。

清 钮琇 《觚賸·雪遘》:“孝廉夫人亦妙解音律,亲为家伎拍板,正其曲误。”

3. 商行、交易所拍卖货物采用竞争买卖方式时,双方讨价还价至适当价格时,由行所人员拍打木板,表示成交。亦泛指成交。

王广尧 《保护竞争必须刹住歪风》:“也有一些采购人员趁拍板签字之机,放开海口,大提个人的物质要求。”

4. 借指作出决定。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他说一不二,敢拍板也敢负责,许了愿必还。”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点头

国语辞典

注音 ㄆㄞ ㄅㄢˇ  拼音 pāi bǎn
1. 歌唱時拍打歌曲的節奏。
   ▶ 如:「他看得津津有味,跟著一邊拍板,一邊哼。」
2. 拍賣貨物時所用的一塊板子。
   ▶ 如:「一個小販拿著一塊拍板在路邊吆喝叫賣。」
3. 樂器名。一種打擊樂器。由三塊長方形紫檀或黃楊木板組成,前二塊木皮以細弦捆縳,再以布帶連結後面的單塊木板。敲擊時,左手持後板,使下端突起的部分撞擊前面兩塊木板發聲。用於戲曲伴奏和器樂合奏,常與板鼓合用,由鼓手兼操。或稱為「的谷板」、「歌板」、「象板」、「牙板」。
扫描版:「拍板」在《汉语大词典》第8453页 第6卷 470
扫描版:「拍板」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