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中的地方性武装。历代名称因时因地而异。北魏末年,地方豪强纷纷建立乡兵,以私兵、部曲为骨干,包括宗族、乡党、宾客,迫使农民当兵。西魏、北周建立府兵制,吸收这些武装力量,由大都督或仪同率领,使由乡兵转化为正规军。宋代乡兵名目繁多,有弓箭手、枪杖手、土丁、弩手等。北宋时河北、陕西等地的乡兵,在防御辽和西夏的战争中,曾起一定作用。南宋乡兵也曾抵抗金兵和蒙古兵的进攻。元朝政府掌握的军队,如辽东的*糺军、云南的寸白军、福建的畲军,不远戍他方,亦属乡兵。元末农民起义时,各地地主分子组织的“义兵”,参与镇压起义军。明代乡兵,“随其风土所长,应募调佐军旅缓急”,有隶军籍的,实为正规军,如戚继光用以抗倭及守蓟门的浙兵;有不隶军籍的,如河南嵩县的“毛葫芦兵”。清代镇压农民起义,往往临时招募“乡勇”,也属乡兵性质。乾嘉时所募“勇营”,事后随即裁撤。太平天囯革命时期,曾国藩、李鸿章所募湘军、淮军,始由乡兵上升为正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