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鹬蚌相争 渔人得利

【成语】:鹬蚌相争 渔人得利
【拼音】:
【简拼】:
【解释】:

比喻双方争执不下,第三者坐享其成。《二刻拍案惊奇》卷十: “自古说,‘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到收场想一想,总是被没相干的人得了去。” ●《战国策·燕策二》: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 ‘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 “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 惠王曰:‘善。’ 乃止。” 曝(pu): 晒太阳。鹬(yu): 水鸟名。拑(qian): 同 “钳”,夹住。喙(hui): 鸟嘴。禽: 通 “擒” 。相支: 对峙。战国中期,赵将伐燕,苏代为燕劝阻赵惠文王。他说鹬蚌相争,渔翁并擒,今赵燕相互拼斗,而强秦则如渔翁乘机坐享其利。


鹬蚌相争 渔人得利 成语接龙

【顺接】:利口捷给 利傍倚刀 利路名场 利锁名缰 利喙赡辞 利市三倍 利兵坚甲 利利洒洒 
【顺接】:攘权夺利 放债盘利 蝇头微利 遗名去利 涓滴微利 干名要利 公私两利 追名逐利 
【逆接】:刺虎持鹬 
【逆接】:鹬蚌相斗 鹬蚌相持 鹬蚌相争 鹬蚌相危 鹬蚌争持 


 查看:「鹬蚌相争 渔人得利」的典故、鹬蚌相争 渔人得利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