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苏张舌

【成语】:苏张舌
【拼音】:
【简拼】:
【解释】:

借指好口才。唐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蹉跎翻学步,感激在知音。却假苏张舌,高夸周宋谭。” ● 《史记·苏秦列传》: “[苏秦] 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 ‘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 ’ 苏秦闻之而惭。” 《张仪列传》 “张仪已说而游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 ‘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 ’ 共执张仪。 掠笞数百。 不服, 之。 其妻曰:‘嘻! 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 ’ 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 ’ 其妻笑曰: ‘舌在也。’ 仪曰: ‘足矣。’” 苏张: 为苏秦、张仪的并称。苏秦(? ——前317 ): 战国时洛阳 (今河南洛阳东)人,字季子。张仪(? ——前310): 战国魏人。二人同为战国时纵横家。俱师事纵横鼻祖鬼谷先生(又称鬼谷子,楚人,因居颍川阳城鬼谷墟,故号)。以能言善辩著称。苏秦行合纵之策,为纵约之长,佩六国相印以抗强秦。后遭暗杀未死,为寻仇人,建议齐王将自己车裂于市。张仪施连横之策,为秦惠王相,说六国以事秦。后为秦武王所恶,死于魏。此二人均以口舌为本,游说诸侯。


苏张舌 成语接龙

【顺接】:舌战群雄 舌锋如火 舌敝耳聋 舌举口张 舌在何忧 舌敝唇焦 舌芒于剑 舌底澜翻 
【顺接】:鸮心鸝舌 摇唇弄舌 瞿目缩舌 君卿唇舌 枉口嚼舌 翻唇弄舌 油嘴骗舌 鍼口结舌 
【逆接】:糜鹿姑苏 累块积苏 蛰虫昭苏 后来其苏 枝叶扶苏 绛市再苏 鹿走姑苏 滴羞都苏 
【逆接】:苏子黑貂 苏秦六印 苏张作鬼 苏仙橘井 苏海韩潮 苏卿啮雪 苏章负笈 苏黄米蔡 


 查看:「苏张舌」的典故、苏张舌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