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东躲西逃

【成语】:东躲西逃
【拼音】:dōng duǒ xī táo
【简拼】:ddxt
【解释】: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2回:“这公子左冲右突,那番兵东躲西逃,直杀透番营。”
【示例】: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37回:“后来晓得庞妃还要加害,只得~。”
【近义词】:东躲西跑
【语法】:作谓语、状语;指惊慌

东躲西逃 典故或故事

见“东躲西跑”。

东躲西逃 成语接龙

【顺接】:逃债之宫 逃避现实 逃灾避难 逃之天天 逃名蚁丘 逃之夭夭 逃名避名 逃灾躲难 
【顺接】:在劫难逃 闻风而逃 席卷而逃 临阵脱逃 东奔西逃 肤挠目逃 大败而逃 卓氏之逃 
【逆接】:亭伯辽东 周公居东 不到江东 狮吼河东 叔父居东 高卧墙东 我来自东 劳燕西东 
【逆接】:东荡西驰 东土九祖 东冲西突 东海逝波 东流西上 东零西碎 东捞西摸 东挨西问 


 查看:「东躲西逃」的典故、东躲西逃成语故事
 查看:「东躲西逃」在《汉语词典》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