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同泰寺

【成语】:同泰寺
【拼音】:
【简拼】:
【解释】:

    佛教寺名。寺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南朝梁武帝萧衍所建。为宣扬佛法萧衍曾多次行幸同泰寺,自加苦行,并让公卿以下官员,献钱求赎,即用钱来抵消自己的罪过。

【出典】:

    《梁书》卷3《武帝本纪下》71、73、75页:“(大通元年)三月辛未,舆驾(舆:车。驾:皇帝车乘的总称。舆驾:指代皇帝。)幸同泰寺舍身(佛教徒为宣扬佛法,或为布施,自加苦行。)。甲戍,还宫,赦天下,改元。……(中大通元年九月)……癸巳,舆驾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因舍身,公卿以下,以钱一亿万奉赎。(shú熟,抵消、弥补罪过,即赎罪。)……(中大通三年)冬十月己酉,行幸同泰寺,高祖升法座(此处指佛教徒讲经说法之处。),为四部(僧、尼、善男、信女)众说《大般若涅盘经》义,迄于乙卯。……十一月乙未,行幸同泰寺,高祖升法座,为四部众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义,讫于十二月辛丑。”

【例句】:

    唐·李群玉《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其五:“何须同泰寺,然后始为奴。”


同泰寺 成语接龙

【顺接】:寺井沉函 
【顺接】:黄门北寺 槐宫棘寺 南普陀寺 大相国寺 
【逆接】:吹万不同 大不相同 不为苟同 比众不同 书轨欲同 所见略同 方土异同 非敢苟同 
【逆接】:同寅协恭 同类相求 同情相成 同归殊涂 同气之亲 同胞共气 同舟之惧 同仇敌忾 


 查看:「同泰寺」的典故、同泰寺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