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刘向《说苑.敬慎》:“〔常枞cóng〕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齿存乎?’老子曰:‘亡。’常枞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也?’常枞曰:‘嘻!是己,天下之事已尽矣,无以复语子哉!’”
老子的老师常枞与老子以舌存齿亡为比喻的对话,说明世间刚者容易摧折,柔者常能保存。后用“齿亡舌存”多比喻社会生活中人事关系上的这种道理。
唐.皇甫松《大隐赋》:“恶心长而发短,验齿亡而舌存。”
【顺接】:存而勿论 存亡未卜 存亡生死 存亡绝续 存亡枢机 存孤嗣赵 存亡安危 存恤耆老
【顺接】:典型长存 仪舌尚存 十不一存 荡然无存 刃没利存 百不一存 颗粒无存 亡人自存
【逆接】:戴眉含齿 终身不齿 攘臂切齿 何足挂齿 君子不齿 辅车唇齿 朱唇榴齿 焚身之齿
【逆接】:齿甘乘肥 齿寒唇亡 齿危发秀 齿牙爲猾 齿少气锐 齿少心鋭 齿如含贝 齿落舌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