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眼中钉

【成语】:眼中钉
【拼音】:yǎn zhōng dīng
【简拼】:yzd
【解释】:比喻心中最厌恶、最痛恨的人。
【出处】:《新五代史•赵在礼传》:“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
【示例】:我们娘儿俩今儿一齐死给他看,替他拔去~,肉中刺,好等他们来过现成日子。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二回
【近义词】:眼中刺
【语法】:作宾语;指最痛恨的人
【英文】:eyesore
【日文】:邪魔者(じゃまもの),目の上(うえ)のたんこぶ
【法文】:personne détestée,abhorrée
【德文】:Dorn im Auge
【成语故事】:五代时期,后唐效节指挥使赵在礼起兵反后唐庄宗,拥立明宗,被任命为义成军节度使,他滥用职权,欺压民众,经常搜刮民脂民膏。他率军去攻打当时人们认为是眼中之钉的契丹,下令宋州百姓每人交1000钱的“拔钉费”,违者处死

眼中钉 典故或故事

    亦作“眼中疔(dīng丁)”。出自五代后唐赵在礼的事迹。赵在礼(885-946年),字翰臣,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后唐同光年间为效节指挥使。后因军变帮助唐明宗即帝位,任邺都留守、兴唐尹,后又历任滑州、沧州、兖州、同州、襄州等镇节度使。清泰三年(936年)又任宋州节度使。他在宋州时做了许多不法事情,百姓深受其苦。后调任别处,宋人听说后十分高兴,互相祝贺道:“眼中拔钉,真让人高兴啊!”赵在礼得知这种情况,为了报复宋人,便要求继续留在宋州,并下令在宋州境内,每口交钱一千,号“拔钉钱”。

【出典】:

    《新五代史》卷46《杂传第三十四·赵在礼传》504页:“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既而复受诏居职,乃籍管内,口率钱一千,自号‘拔钉钱’。”

【例句】:

    元·萧德祥《杀狗劝夫》3折:“你还道负屈高声,你所事无成,见兄弟,心头刺,眼中疔。” 明·杨慎《古今风谣》:“宋真宗时童谣:‘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丁(钉);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 鲁迅《集外集·文艺与政治的岐途》:“文艺既然是政治家的眼中钉,那就不免被挤出去。”

眼中钉 成语接龙

【顺接】:钉头磷磷 钉封文书 钉女心痛 钉嘴铁舌 
【顺接】:拔去一钉 金沤浮钉 眼中拔钉 截铁斩钉 板上钉钉 板上砸钉 铁板钉钉 眼中之钉 
【逆接】:屠肠决眼 琉璃笼眼 月眉星眼 弄眉挤眼 低眉垂眼 凡胎肉眼 抹泪揉眼 烟云过眼 
【逆接】:眼光落地 眼高手低 眼笑眉舒 眼白洋洋 眼明手快 眼皮子薄 眼想心思 眼跳耳热 


 查看:「眼中钉」的典故、眼中钉成语故事
 查看:「眼中钉」在《汉语词典》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