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文过饰非

【成语】:文过饰非
【拼音】:wén guò shì fēi
【简拼】:wgsf
【解释】: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出处】:《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庄子·盗跖》:“辩足以饰非。”唐·刘知几《史通·惑经》:“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社口,怀疑不展,若斯而已哉?”
【示例】:其实错了就老实自己承认,倒是精神安泰的事情;~是最苦痛的勾当。 邹韬奋《论文、杂感、随笔·硬吞香蕉皮》
【近义词】:讳疾忌医涂脂抹粉护过饰非
【反义词】:欲盖弥彰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

文过饰非 典故或故事

    文:掩盖。过:过失。饰:掩饰。非:错误。指用虚假好听的言词来掩饰过失和错误。 陈庆镛(?-1858年),字颂南,晋江(今福建泉州市)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选庶吉士(练习办事),累升至御史,有直谏名声。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及外交上丧权辱国的官员又重新起用。陈庆镛上奏认为不应起用有罪官员,希望皇帝收回成命。这本奏章呈上,宣宗道光帝嘉奖了他,并指示说:“我没有了解人的英明,以致于琦善、奕经、文蔚等人战败,出师失利,只有反回来检查责备我自己,不想推罪过给群臣。现在御史陈庆镛呈请我收回已经发布出去的命令,我不是用好听言词来掩饰自己错误的君主,我怎能袒护包庇他们呢?”又革去琦善等人已经新任命的官职,命令这些有罪官员在家里关起门来反思自己的过失。于是陈庆镛直言规劝皇帝的声誉震动了国内。

【出典】:

    《清史稿》卷378《陈庆镛传》11591、11593页:“庆镛上疏论刑赏失措,……疏上,宣宗嘉之,谕曰:‘朕无知人之明,以致琦善、奕经、文蔚诸人丧师失律,惟有反躬自责,不欲诿罪臣工。今该御史请收回成命,朕非文过饰非之君,岂肯回护?”复革琦善等职,令闭门思过。于是直声震海内。”

【例句】:

    鲁迅《中国小说历史的变迁》:“文过饰非,差不多是一篇辩解文字。” 邹韬奋《论文、杂感、随笔·硬吞香蕉皮》:“其实错了就老实自己承认,倒是精神安泰的事情;文过饰非是最苦痛的勾当。” 丁玲《丁玲散文集》:“我看见过去有的人在生前尽量为自己树碑立传,文过饰非,打击别人,歪曲历史,很少象秋白这样坦然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

文过饰非 成语接龙

【顺接】:非君莫属 非同寻常 非愚则诬 非同小可 非同儿戏 非长是短 非业之作 非战之罪 
【顺接】:痛改前非 惹是生非 説是谈非 情善迹非 闲是闲非 痛革前非 想入非非 痛悔前非 
【逆接】:苦学力文 雾豹成文 杜诗韩文 不直一文 偃武崇文 偃兵修文 种学织文 锦字回文 
【逆接】:文笔流畅 文章四友 文献之家 文深之柱 文不对题 文经武纬 文宗学府 文无定法 


 查看:「文过饰非」的典故、文过饰非成语故事
 查看:「文过饰非」在《汉语词典》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