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不遗余力

【成语】:不遗余力
【拼音】:bù yí yú lì
【简拼】:byyl
【解释】:遗:留;余力:剩下的力量。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
【出处】:《战国策·赵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不遗余力矣,必且欲破赵军。”
【示例】:委员和事,调停惟赖孔方;绅士责言,控诉~。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回
【近义词】:全力以赴倾巢而出
【反义词】:三心二意留有余地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全力以赴
【英文】:leave no stone unturned
【日文】:余力(よりょく)を残(のこ)さない
【法文】:ne pas ménager ses forces

不遗余力 典故或故事

    指做事已经拿出全部力量。公元前260年,秦赵主力会战于长平,赵国失败,主将赵括战死,赵军四十余万人被秦军全部坑杀。在这次战争中,秦军也打得精疲力尽,再也没有余力攻打赵国。这样,秦国便以战胜之余威,遣使至赵,要求赵国割让六城作为讲和条件。赵孝成王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刚从秦国到达赵国的楼缓极力主张割地求和,赵王也表示同意。赵国上卿虞卿知道后,坚决反对。他问赵王,秦兵攻打赵国,是精疲力尽之后退回去的呢,还是虽有能力进攻,但只是因为爱您而不攻呢?赵王说:秦国攻打赵国,已经尽了最大力量了,一定是精疲力竭而撤兵的。虞卿说,秦国尽了最大力量而不能攻占的,您却将其白白的奉献给秦国,这不是帮助秦兵进攻自己吗?秦兵以后如果年年再来攻打,不断要求割地,您该怎么办!赵国有多少土地可供您割让于秦?这样下去,赵国不是要灭亡了吗?不如不与秦国讲和,而以五城之地给予诸侯,换取他们出兵攻秦。这样,我们赵国失地于诸侯,还可以得偿于秦。赵王听了,觉得这个主意很好,便不与秦国讲和,而派虞卿出使齐国,争取诸侯出兵,从而打败了秦国的军事进攻。

【出典】:

    《战国策·赵策》三《秦攻赵于长平》:“虞卿闻之,入见王,王以楼缓言告之。虞卿曰:‘此饰说也。’王曰:‘何谓也?’虞卿曰:‘秦之攻赵也,倦而归乎?王以其力尚能进,爱王而不攻乎?’王曰:‘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攻以资之,是助秦自攻也。来年秦复攻王,王无以救矣。’”

【例句】:

    《毛泽东选集》第2卷《论持久战》:“日本不能占领全中国,然而在它一切力所能及的地区,它将不遗余力地镇压中国的反抗。”

不遗余力 成语接龙

【顺接】:力所能为 力不逮心 力争上游 力软筋疲 力不从愿 力蹙势穷 力不同科 力软筋麻 
【顺接】:螳螂之力 一举手力 辑志协力 同心戮力 憔神悴力 一称心力 用心竭力 苦筋拔力 
【逆接】:进可替不 献可替不 
【逆接】:不避子卯 不屈不挠 不遑暇食 不忍释卷 不因不由 不经之说 不节之嗟 不安其室 


 查看:「不遗余力」的典故、不遗余力成语故事
 查看:「不遗余力」在《汉语词典》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