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不识一丁

【成语】:不识一丁
【拼音】:bù shí yī dīng
【简拼】:bsyd
【解释】: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出处】:《旧唐书•张弘靖传》:“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
【示例】:而云古无类书,此真一丁不识之无知妄作也矣。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七
【近义词】:目不识丁
【反义词】:学富五车
【语法】:作谓语、定语;形容文化水平低
【英文】:not know one's ABC
【成语故事】:唐朝幽州节度使张弘靖的部将韦雍和张宗厚经常在一起喝酒,那时天下太平,边关没有战事,这些将士没有事做。他们感慨:“如今天下太平,练武不如练文,你们能拉满两石的弓,还不如识一个字”。由于“个”与“丁”接近演变而成

不识一丁 典故或故事

旧唐书.张宏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辨误三》:“窦平《唐书音训》云:‘丁恐当作个。’予尝以窦说虽当,而无所据。偶读孔毅父《续世说》,引宏靖曰:‘汝曹能挽两石弓,不若识一个字。’乃作此个字。因知个误为丁,无可疑者。”“丁”与“个”形近,故误。后因以谓不识字或学识极浅陋。明 焦竑《焦氏笔乘.不识一丁》:“苻坚宴群臣赋诗,姜平子诗内有丁字,直而不屈,坚怪问之,平子对曰:‘屈下者,不正之物,未足以献也。’坚悦,擢上第。夫庄子云:丁字有尾。若直下不屈,乃古下字也。下作丅,上作丄。若坚与平子,正不识一丁者。”明 胡应麟《诗薮.六朝》:“嵇喜,叔夜之兄,吕安所为题凤,阮籍因之白眼者,疑其不识一丁。”

不识一丁 成语接龙

【顺接】:丁宽易东 丁公被戮 丁令归来 丁兰刻木 丁宁告戒 丁公凿井 丁嘴铁舌 丁子有尾 
【顺接】:付之丙丁 直钓缺丁 自古东丁 甲乙丙丁 拔去一丁 孤苦零丁 梦撒撩丁 黄花地丁 
【逆接】:献可替不 进可替不 
【逆接】:不由分说 不宁唯是 不怒而威 不暇应接 不足回旋 不忘沟壑 不郎不秀 不夺其时 


 查看:「不识一丁」的典故、不识一丁成语故事
 查看:「不识一丁」在《汉语词典》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