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后因以“庐山面目”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清 奚又溥《〈徐霞客游记〉序》:“〔李翁〕痛遗文残缺,访得于义兴之故家,涂抹删改,非复庐山面目。”
【顺接】:目不别视 目睫之论 目眢心忳 目眩心花 目挑心悦 目语心计 目窕心与 目下十行
【顺接】:动心娱目 麞头鼠目 狰狞面目 刿心怵目 金屏中目 黄帝四目 宛然在目 昭然在目
【逆接】:薛苞田庐 三顾草庐 吾爱吾庐 初出茅庐 居无室庐 三顾茅庐 蓬莱闭庐 三谒茅庐
【逆接】:庐山真面 庐山面目 庐州小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