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黑白分明

【成语】:黑白分明
【拼音】:hēi bái fēn míng
【简拼】:hbfm
【解释】:黑色与白色对比鲜明。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也形容字迹、画面清楚。
【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
【示例】:再翻下去是穆少英先生的《墨绿衫的小姐》里,有三幅插画,有些象麦绥莱勒的手笔,~。 鲁迅《花边文学·奇怪(三)》
【近义词】:泾渭分明一清二楚
【反义词】:不分皂白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字迹、画面等

黑白分明 典故或故事

    原意为黑色、白色区分明显;借此比喻是非、善恶区分得很清楚。 汤金钊(?-1856年),字敦甫,萧山(今浙江萧山县)人。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授编修。升礼部侍郎。清宣宗旻宁(道光帝)即位,汤金钊调吏部。皇帝命令各省查州、县不合理的陋规,明定限制。汤金钊上奏条陈,辨别是非,最后称:“要有好政绩,重要的是要能有一个好官,能得到一个好官,虽然征取赋税于民众而百姓还爱戴他,也不妨碍他的公正廉洁;如果得不到一个好官,虽然不征取于民众而百姓还嫉恨仇视他,怎能说他是公正廉洁的呢?因此有能力治理地方的官员不用严法,只有在总督、巡抚举动措施公正廉明,不然也不是严法所能限制得住的。”当时朝廷内外大臣也还多说那些陋规不便,等到汤金钊上奏呈入,皇帝手批奏章答道:“朝廷中有直言规谏的大臣,使我心中对好坏是非黑白分明,又不损伤国家政治体制,我非常欢欣喜悦!”给予奖励。

【出典】:

    《清史稿》卷364《汤金钊传》11427页:“金钊疏言:‘……吏治贵在得人,得其人,虽取于民而民爱戴之,不害其为清;非其人,虽不取于民而民嫉仇之,何论其为清?有治人无治法,惟在督、抚举措公明,而非立法所能限制。’会中外大臣亦多言其不便,金钊疏入,上手批答曰:‘朝有诤臣,使朕胸中黑白分明,无伤于政体,不胜欣悦!’予议叙。”

【例句】: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40回:“黑怎么说得不黑?……这黑白分明上,却是混淆不得。” 鲁迅《花边文学·奇怪(三)》:“再翻下去是穆时英先生的《墨绿衫的小姐》里有三幅插画,有些像麦绥莱勒的手笔,黑白分明。”

黑白分明 成语接龙

【顺接】:明敲明打 明推暗就 明月清风 明罚勑法 明堂正道 明效大验 明知故犯 明珠薏苡 
【顺接】:深切著明 中兴三明 公正严明 磊落光明 考绩幽明 前冥后明 文物声明 心知肚明 
【逆接】:食亲财黑 粉白墨黑 数黄论黑 数白道黑 知白守黑 粉白黛黑 近墨者黑 两眼漆黑 
【逆接】:黑言诳语 黑心歪尖 黑甜一觉 黑天摸地 黑头宰相 黑白混淆 黑衣宰相 黑乌赤狐 


 查看:「黑白分明」的典故、黑白分明成语故事
 查看:「黑白分明」在《汉语词典》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