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源】 汉·刘向《说苑·正谏》:“ (秦始皇) 取皇太后迁之于萯(bei)阳宫。下令曰:‘敢以太后事谏者,戮而杀之, 从蒺䔧其脊肉, 干四支而积之阙下。’谏而死者二十七人矣。齐客茅焦乃往,上谒曰:‘齐客茅焦愿上谏皇帝。’皇帝使使者出问:‘客得无以太后事谏也?’茅焦曰:‘然。’使者还白曰:‘果以太后事谏。’皇帝曰:‘走往告之,若不见阙下积死人耶?’使者问茅焦,茅焦曰:‘臣闻之,天有二十八宿,今死者已有二十七人矣,臣所以来者,欲满其数耳。臣非畏死人也,走入白之。’……使者入白之,皇帝大怒曰:‘是子故来犯吾禁,趣炊镬汤煮之,是安得积阙下乎?趣召之入!’皇帝按剑而坐,口正沫出。使者召之入。……茅焦对曰:‘陛下车裂假父,有嫉妒之心; 囊扑两弟,有不慈之名;迁母萯阳宫, 有不孝之行; 从蒺䔧于谏士,有桀纣之治。今天下闻之,尽瓦解无向秦者,臣窃恐秦亡,为陛下危之。所言已毕,乞行就质。”乃解衣伏质。皇帝下殿,左手接之,右手麾左右曰:‘赦之,先生就衣,今愿受事!’乃立焦为仲父,爵之为上卿。”《史记·秦始皇本纪》亦载,但事略,无解衣事。
【今译】 秦始皇因其母太后宠幸嫪毒, 而杀嫪毒, 将太后迁至阳宫居住。并下令说:“谁敢进谏太后的事,就把谁杀掉,犁开他脊背,切断他的四肢,放在阙下。”因进谏而死的已有二十七人。齐人茅焦请求见秦始皇,始皇派侍者问:“你是不是进谏太后事的?”茅焦回答:“是。”侍者回去禀告始皇。始皇说:“去告诉他,他没看见阙下堆的死人吗?”侍者告诉茅焦,茅焦说:“我听说,天上有二十八宿,现在死的已有二十七人,我来就是为了凑够这个数。我不是怕死的人 ,去禀告吧。”侍者又将此言禀知始皇,始皇大怒说:“这家伙故意来违抗我的禁令,快烧开水煮他,还想堆在阙下吗?”始皇按着剑坐,满嘴喷沫。使者召茅焦进宫。茅焦对始皇说:“陛下将假父车裂,这是嫉妒; 把两弟摔死,这是不慈; 把母亲迁走,这是不孝; 用酷刑杀死谏士,这是暴君桀纣的行径。天下知道,不会有人再倾向秦国,我恐怕秦会灭亡,真为陛下担忧。我的话已说完,请将我处死。”于是自己解衣伏在铡刀座上。始皇下殿,一手扶起他,一手挥开左右说:“赦免他,先生穿好衣服,我愿听你的话。”马上封立茅焦为仲父,官爵为上卿。将太后迎回。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冒死向皇帝进谏。
【典形】 干鼎、 茅焦脱衣、 千年惟茅焦、与茅焦比。
【示例】
〔干鼎〕 唐 · 高适 《淇上酬薛三据》:“永愿极尧, 孰云干鼎?”
〔茅焦脱衣〕 唐·元稹《四皓庙》:“茅焦脱衣谏,先生无一言。”
〔千年惟茅焦〕 宋·苏轼《颍大夫庙》:“千年惟茅焦,世亦贵其胆。不解此微言,脱衣徒勇敢。”
【顺接】:衣不遮体 衣冠蓝缕 衣裳盟会 衣带宽松 衣食父母 衣冠绪馀 衣钵相传 衣不遮身
【顺接】:苍狗白衣 不著新衣 羹污朝衣 称身裁衣 戏舞莱衣 门第乌衣 丹阳布衣 柳汁染衣
【逆接】:日居衡茅 裂地分茅 裂土苴茅 列土分茅 尧帝成茅 诛宋玉茅 胙土分茅 裂土分茅
【逆接】:茅龙飞天 茅茨土阶 茅焦解衣 茅舍竹篱 茅檐草舍 茅椽蓬牖 茅君骑鹤 茅庐三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