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字形演变,请横屏查看
  • 甲骨文
    屯2358
  • 金文
    集成4300(作冊夨令?)

    集成184(余贎兒鐘)
  • 战国文字
    包2‧2

    睡‧日乙243
  • 篆文
    說文

    說文古文
  • 隶书
    韓勑碑
  • 楷书
    楷書
  • 简体
    楷書

甲骨文字形從彳、從幺、從夊。彳是「行」字的省形,義為道路,引申為行走、前進;「幺」為人之胚胎,引申可為幼小、輕微的意思;「夊」為行走緩慢,引申與彳同義。三者相合,可表示遲緩之意。金文、戰國文字、篆文或與甲文同從「彳」,亦有改從「辵」旁,《說文》則以從辵之形為古文。隸書與楷書皆取從彳之形。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規範字作「后」。

汉字:「後」 字形演变 字源演变


乙8823(甲)

作冊夨令簋(金)西周早期

曾姬無卹壺(金)戰國早期

中山王昔壺(金)戰國晚期

包2.2(楚)

包2.151(楚)

說文古文

說文‧彳部

睡.日乙243(秦)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康熙字

楷体

汉字:「後」 甲骨文 字形图


乙8823合22287子組

庫1195合25986

汉字:「後」 金文 字形图


𡩝鼎西周早期集成2740

作冊夨令簋西周早期集成4300

小臣單觶西周早期集成6512

帥隹鼎西周中期集成2774

師望鼎西周中期集成2812

師㝨簋西周晚期集成4313

師㝨簋西周晚期集成4314

訇簋西周晚期集成4321

余贎乘兒鐘春秋晚期集成184

杕氏壺春秋晚期集成9715

曾姬無卹壺戰國早期集成9710

中山王昔鼎戰國晚期集成2840

中山王昔壺戰國晚期集成9735

汉字:「後」 楚系简帛文字

汉字:「後」 秦系简牍文字

汉字:「後」 传抄古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