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汉字
拼音:yuè
部首:山 总笔画:17 部首外:14
98五笔:mqty 86五笔:mqtd 郑码:llgs
统一码:5DBD 仓颉:ukhk 笔顺:25235341112511344

汉字:「嶽」在《正字通》中的解释

逆腳切 音岳 五嶽眾山之宗唐虞四嶽至周始有五嶽 爾雅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恒江南衡明陳氏絳曰爾雅江南衡郭許衡山南嶽又霍山為南嶽郭註卽天柱山灊水所出雨計互異地理志衡山在長沙湘南縣故曰江南衡若天柱在廬江𤅬縣則江北矣亦曰南嶽者漢武帝以衡山遼曠移其祠十天柱亦名天柱為霍山郭璞不以 爾雅時之霍山 註南嶽而以漢魏相沿肇改之天柱釋霍山致有斯疑其實一山二名衡山一名霍猶泰山一名岱非二山也 又周禮職方氏辨九州河內北冀州其山鎭曰霍山此則分九州各指共一山為之鎭亦名霍山非五嶽霍山也 河內鎭之霍山在彘今霍州 又漢·
又姓 嶽敏見廣西志又嶽嶽長角貌朱雲傳五鹿嶽嶽朱雲折其角
又屋韻音玉 曹植責躳詩願䝉矢石建旗東嶽庶立毫釐微功自贖顏延年馬賦覲王母于崐墟要帝臺于𡨈嶽跨中州之轍迹竆神行之軌躅通作岳史五帝紀四岳夏紀岳陽前地理志 師古曰:雍州其山曰岳 又州名 本巴州隋曰岳州以天岳 山名 山在洞庭湖又吳岳卽岍山亦名吳山 漢書在扶風汧縣西 周禮謂之吳嶽秦都咸陽以為西岳
〇篆作嶽 或謂畱俗譌从丘作岳以岳為非正文 按此說泥 集韻古作𡶳𡷒𡴳 又作𡽺 並非 互詳前岳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