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
〔苏〕
《説文》:“蘇,桂荏也。从艸,穌聲。”
sū 《廣韻》素姑切,平模心。魚部。
(1)紫苏。唇形科。一年生草本。茎方形,叶两面或背面带紫色,夏季开红或淡红色花。茎、叶、种子入药,嫩叶古用以调味,种子可榨油。《爾雅·釋草》:“蘇,桂荏。”邢昺疏:“蘇,荏類之草也。以其味辛似荏,故一名桂荏。陶注《本草》云:葉下紫色而氣甚香。其無紫色不香似荏者,名野蘇,生池澤中者名水蘇,皆荏類也。”漢枚乘《七發》:“秋黄之蘇,白露之茹。”漢王褒《僮約》:“園中拔蒜,斷蘇切脯。”
(2)柴草。《方言》卷三:“蘇、芥,草也。江、淮、南楚之間曰蘇,自關而西或曰草,或曰芥。”《列子·周穆王》:“王俯而視之,其宫榭若累塊積蘇焉。”《宋書·羊玄保傳》:“富强者兼嶺而占,貧弱者薪蘇無託。”《顔氏家訓·治家》:“樵蘇脂燭,莫非種殖之物也。”
(3)割草;取草。《莊子·天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成玄英疏:“取草曰蘇。”《史記·淮陰侯列傳》:“樵蘇後爨。”裴駰集解:“蘇,取草也。”唐曹松《己亥歲》:“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又割草的人。晋左思《魏都賦》:“樵蘇往而無忌,即鹿縱而匪禁。”南朝宋鮑照《登大雷岸與妹書》:“樵蘇一歎,舟子再泣。”
(4)取;拿;找。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禾部》(穌):“《離騷》:‘蘇糞壤以充幃兮,謂申椒其不芳。’王逸曰:‘蘇,取也。’《韓信傳》曰:‘樵蘇後爨,師不宿飽。’《漢書音義》曰:‘樵,取薪也。蘇,取草也。’此皆假蘇為穌也。”《管子·法禁》:“故土……莫敢超等踰官,漁利蘇功,以取順其君。”清方苞《與萬季野先生書》:“生而飢寒,雜牧豎朝夕蘇茅汲井,以治饔飱。”
(5)再生;更生。《小爾雅·廣名》:“死而復生謂之蘇。”《左傳·宣公八年》:“晋人獲秦諜,殺諸絳市,六日而蘇。”《南史·任昉傳》:“昉先以毁瘠,每一慟絶,良久乃蘇。”清丘逢甲《久旱得雨初霽飲人境廬時聞和局將定二首》之二:“得雨雖遲也勝無,東皋預計麥苗蘇。”
(6)苏息;缓解。《方言》卷十:“悦、舒,蘇也。”郭璞注:“謂蘇息也。”《書·仲虺之誥》:“徯予后,后來其蘇。”孔傳:“待我君來,其可蘇息。”陸德明釋文:“蘇,字亦作穌。”唐杜甫《江漢》:“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清劉光第《美酒行》:“涸魚久失水,微雨豈蘇將。”
(7)醒悟。《楚辭·九章·橘頌》:“蘇世獨立,横而不流兮。”王逸注:“蘇,寤也。”又睡不着。董必武《旅居美国旧金山杂诗》:“金门朗月窥窗隙,照见离人彻夜苏。”
(8)须状下垂的饰物。《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蒙鶡蘇。”裴駰集解引徐廣曰:“蘇,尾也。”《文選·張衡〈東京賦〉》:“駙承華之蒲梢,飛流蘇之騷殺。”李善注:“流蘇,五采毛雜之,以為馬飾而垂之。《續漢書》曰:駙馬赤珥流蘇。摯虞《决疑要注》曰:‘凡下垂為蘇。’騷殺,垂貌。”南朝梁簡文帝《七勵》:“金蘇翠幄,玉案象牀。”
(9)满。《廣韻·模韻》:“蘇,滿也。”
(10)悮。《廣韻·模韻》:“蘇,悮也。”
⑪朝向。《商君書·賞刑》:“萬乘之國,若有蘇其兵中原者,戰將覆其軍。”《荀子·議兵》:“以故順刃者生,蘇刃者死。”楊倞注:“蘇讀為‘傃’,傃,向也。謂相向格鬭者。”《鹽鐵論·國疾》:“大夫色少寬,面文學而蘇也。”黄侃校記:“‘蘇’讀為‘遡’,向也。”
⑫用同“酥”。物体疏松。《物類相感志·飲食》:“煮芋,以灰煮之則蘇。”《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九》:“生平所歷危境,無逾於此。蓋峭壁有之,無此蘇土;流土有之,無此蘇石。”
⑬江苏省的简称。
⑭江苏省苏州市的简称。如:苏白;苏绣。
⑮苏维埃的简称。如:苏区。
⑯旧国名。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简称。如:中苏关系。
⑰姓。《通志·氏族略三》:“蘇氏,己姓。顓帝裔孫吴回為重黎,生陸終,陸終生昆吾,封於蘇……至周武王,用(蘇)忿生為司寇,邑於蘇,子孫因以為氏,世居河内。又有拔略氏,改為蘇氏,虜姓也。”
工具书 | 影印版 | 备注 | 文字版 |
汉语大字典 | 第3547页 | 第20字 | |
中华字海 | 第307页 | 第5字 | |
汉语大词典 | 第13135页 | 第9卷 618 | |
现代汉语词典 | 第1239页 | ||
字 源 | 第31页 | 第2字 | |
中华大字典 | 第1958页 | 第6字 | |
康熙字典 (内府) | 第2551页 | 第9字 | 文字版 |
康熙字典 (同文) | 第1068页 | 第7字 | 文字版 |
异体字 | 详情 | ||
说文解字注 | 第91页 | 文字版 | |
说文解字 (陈刻本) | 第18页 | 文字版 | |
说文解字 (孙刻本) | 第37页 | ||
说文解字 (日藏本) | 第28页 | 左栏 | |
说文解字 (汲古阁) | 第30页 | 文字版 | |
说文系传 | 第45页 | 文字版 | |
说文解字句读 | 第58页 | ||
说文通训定声 | 第1670页 | ||
说文解字义证 | 第197页 | 下翻1到3页 | |
说文解字诂林 | 第1463页 | 补遗:16202 | |
经籍籑诂 | 第1133页 上平聲,七虞下(韻目第1110頁) 第1232页 上平聲,七虞,下補遺(韻目第1216頁) |
文字版 |
|
字形演变 | 详情 | ||
类 篇 | 第16页 | 下栏 第9字 | 文字版 |
字 汇 | 第891页 | 第7字 | |
正字通 | 第1993页 | 第3字 | 文字版 |
龙龛手鉴 | |||
玉篇及残卷 | 第248页023 卷13第162 | 文字版 | |
篆隶万象名义 | 第686页 | 列行:62 | |
宋本广韵 | 第84页41字 | 文字版 | |
宋本广韵 | 第87页41字 | 文字版 | |
宋本广韵 | 第76页 | ||
集韵 (述古堂) | 第066.5.3页 第085.5.6页 | 文字版 | |
集韵 (明州) | 第066.5.3页 第085.5.6页 | 文字版 | |
中上古音韵 | 中上古音韵 | 表格文字 | |
中原音韵 | 第42页 第67字 |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典 | |
大书源 | 第2347页 | ||
中文大辞典 | 第12708页 | ||
订正六书通 | 第44页 | ||
汉字字源 | -- | ||
甲骨文字典 | -- | ||
新甲骨文编 | -- | ||
金文编字典 | 字形图 续编: 屯熏荘苏蘇莊菁蓝藍 | ||
新金文编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