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汉字
拼音:wū,yū,yú 四角码:08233
部首:方 总笔画:8 部首外:4
98五笔:ywuy 86五笔:ywuy 郑码:sot
统一码:65BC 仓颉:ysoim 笔顺:41533444
异体字:  𣱏 𤋬 𤕘 

汉字:「於」基本解释

● 於  yú ㄩˊ
 1. 在。如:“生於某年”、“舟行於海”、“生於斯,長於斯。”
 2. 給。《論語·衛靈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3. 向。《論語·學而》:“子禽問於子貢。”《明史·卷二·太祖本紀二》:“丙子,頒即位詔於天下。”
 4. 對。如:“於心不忍”、“於事無補”。《論語·公冶長》:“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5. 到、至。《史記·卷二十九·河渠書》:“於吳,則通渠三江、五湖;於齊,則通菑濟之閒。”唐·柳宗元《捕蛇者說》:“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於今六十歲矣。”
 6. 從、由。《老子·第六十四章》:“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褚公於章安令遷太尉記室參軍。”
 7. 被,置於動詞之後,表示被動。《左傳·成公二年》:“郤克傷於矢,流血及屨。”《史記·卷六十八·商君傳》:“魏惠王兵數破於齊、秦,國內空,日以削,恐。”
 8. 為、為了。《史記·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齊使管仲平戎於周。”
 9. 比,置於形容詞之後,表示比較。《禮記·檀弓下》:“苛政猛於虎也。”唐·李白《蜀道難》:“噫吁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10. 和、與、跟。《論語·子路》:“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宋·蘇軾《日喻》:“而人之未達也,無以異於眇。”
 11. 與、和,表示並列。《戰國策·齊策一》:“今趙之與秦,猶齊之於魯也。”《漢書·卷六十.杜周傳》:“況將軍之於主上,主上之與將軍哉!”
 12. 依靠。三國·魏·曹植《當來日大難詩》:“廣情故,心相於。”唐·劉得仁《贈敬晊助教詩二首之一》:“便欲去隨為弟子,片雲孤鶴可相於。”
 13. 位於句首的語氣詞,無義。《易經·繫辭下》:“於稽其類,其衰世之意邪。”唐·盧肇《漢堤詩》:“於惟餘甿,飢傷喘呼。”
 14. 姓。如宋代有於清言。
● 於  wū ㄨˉ
 1. “”的本字。《穆天子傳·卷三》:“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為群,於鵲與處。”郭璞·注:“於,讀曰烏。”
 2. 表示感嘆、讚美的語氣。《詩經·周頌·清廟》:“於穆清廟,肅雝顯相。”《史記·卷二·夏本紀》:“皋陶曰:‘於!慎其身脩。’”
点此查看:汉字【於】更详细解释

「好」 在工具书中的解释

工具书 影印版 备注 文字版
汉语大字典 第2331页 第7字
中华字海 第944页  第19字
汉语大词典 第9556页 第6卷 1573
现代汉语词典 第1372页  第1584页  第1586页  
字 源 第334页  第2字
中华大字典 第799页  第6字
康熙字典 (内府) 第1150页 第4字 文字版
康熙字典 (同文) 第481页 第11字 文字版
异体字 详情
说文解字注 第626页
说文解字 (陈刻本) 第152页
说文解字 (孙刻本) 第142页
说文解字 (日藏本) 第134页 左栏
说文解字 (汲古阁) 第240页
说文系传 第296页
说文解字句读 --
说文通训定声 第1555页
说文解字义证 --
说文解字诂林 --
经籍籑诂 第941页 上平聲,六魚(韻目第886頁)
第1200页 上平聲,七虞下(韻目第1110頁)
第988页 上平聲,六魚,補遺(韻目第962頁)
第1087页 上平聲,七虞,補遺(韻目第1078頁)
第1266页 上平聲,七虞,下補遺(韻目第1216頁)
文字版
文字版
字形演变 详情
类 篇
字 汇 第438页 第6字
正字通 第929页 第6字 文字版
龙龛手鉴
玉篇及残卷 第313页023 卷17第255   文字版
篆隶万象名义 第868页 列行:11 文字版
宋本广韵 第69页36字 第85页17字  文字版
宋本广韵 第72页36字 第88页17字  文字版
宋本广韵 第61页  第77页  
集韵 (述古堂) 第063.2.3页 第091.9.3页  文字版
集韵 (明州) 第063.2.3页 第091.9.3页  文字版
中上古音韵 中上古音韵  表格文字 
中原音韵 第43页 第28字  第44页 第22字  
书法字典 书法字典 书法字典
大书源 第1244页
中文大辞典 第6310页
订正六书通 第34页 
汉字字源 字源解析   
甲骨文字典 --
新甲骨文编 --
金文编字典 字形图  --
新金文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