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汉字
拼音:yīng,yìng 四角码:00231
部首:心 总笔画:17 部首外:13
98五笔:owwn 86五笔:ywwn 郑码:tgnw
统一码:61C9 仓颉:iogp 笔顺:41332324111214544
异体字:    𠩍 𤻮 𧭭 𡄖 𢇭 

汉字:「應」基本解释

● 應  yīng ㄧㄥˉ

 1. 當、該。《詩經·周頌·賚》:“文王既勤止,我應受之。”《南史·卷三十六·江夷傳》:“人所應有盡有,所應無盡無者,其江智深乎?”
 2. 或是、想來是,表示推測的意思。南朝陳·徐陵《走筆戲書應令詩》:“秋來應瘦盡,偏自著腰身。”唐·杜甫《贈花卿詩》:“此曲祇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 應  yìng ㄧㄥˋ

 1. 回答。《後漢書·卷十四·宗室四王三侯傳.齊武王縯傳》:“伯升笑而不應。”《水滸傳.第六回》:“由洒家叫喚,沒一個應。”
 2. 允許、承諾。《樂府詩集·卷七十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以我應他人,君還何所望。”《紅樓夢·第九十六回》:“說是要救寶玉的命,諸事將就,自然應的。”
 3. 附和。如:“裡應外合”、“同聲相應”。《史記·卷四十八·陳涉世家》:“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
 4. 對付。如:“應世”、“隨機應變”。《莊子·齊物論》:“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
 5. 證實。如:“應驗”。《水滸傳·第三十九回》:“這四句謠言已都應了。”《紅樓夢·第四十九回》:“怪道昨兒晚上燈花爆了又爆,結了又結,原來應到今日。”
 6. 適合。如:“得心應手”。《易經·恆卦·彖曰》:“巽而動,剛柔皆應。”《老殘遊記·第七回》:“其實,只要四五個應手的人,已經足用了。”
 7. 接受。《管子.小匡》:“應公之賜,殺之黃泉,死且不朽。”
 8. 姓。如明代有應元徵。

「好」 在工具书中的解释

工具书 影印版 备注 文字版
汉语大字典 第2525页 第16字
中华字海 第526页  第30字
汉语大词典 第10350页 第7卷 748
现代汉语词典 第1558页  第1563页  
字 源 第925页  第5字
中华大字典 第761页  第11字
康熙字典 (内府) 第967页 第2字 文字版
康熙字典 (同文) 第405页 第21字 文字版
异体字 详情
说文解字注 第2007页 文字版
说文解字 (陈刻本) 第421页 文字版
说文解字 (孙刻本) 第371页
说文解字 (日藏本) 第360页 左栏
说文解字 (汲古阁) 第689页 文字版
说文系传 第830页 文字版
说文解字句读 第1442页
说文通训定声 第360页
说文解字义证 第3557页 下翻1到3页
说文解字诂林 第10287页 补遗:17560
经籍籑诂 第3469页 下平聲,十蒸(韻目第3450頁)
第7982页 去聲,二十五徑(韻目第7972頁)
第3533页 下平聲,十蒸,補遺(韻目第3522頁)
第8007页 去聲,二十五徑,補遺(韻目第8002頁)
文字版
文字版
字形演变 详情
类 篇 第386页 下栏 第10字 文字版
字 汇 第381页 第23字
正字通 第789页 第4字 文字版
龙龛手鉴
玉篇及残卷 第161页103 卷8第87   文字版
篆隶万象名义 第431页 列行:12 文字版
宋本广韵 第199页15字 第433页8字  文字版
宋本广韵 第204页15字 第442页8字  文字版
宋本广韵 第191页  第425页  
集韵 (述古堂) 第251.9.1页 第610.2.1页  文字版
集韵 (明州) 第251.9.1页 第610.2.1页  文字版
中上古音韵 中上古音韵  表格文字 
中原音韵 第80页 第71字  第82页 第79字  
书法字典 书法字典 书法字典
大书源 第1090页
中文大辞典 第5483页
订正六书通 第132页 
汉字字源 --
甲骨文字典 --
新甲骨文编 --
金文编字典 --
新金文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