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 妊娠小便淋痛

妊娠期间,尿频、尿急、淋漓涩痛者,称为“妊娠小便淋痛”,亦称“子淋”。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妊娠合并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泌尿系统感染的疾病。妊娠小便淋痛是临床常见的妊娠合并症。 [病因病机] 主要机理是膀胱郁热,气化失司。常见分型有阴虚津亏、心火偏亢、下焦湿热三种。 一、阴虚津亏 素体阴虚,孕后阴血愈亏,阴虚火旺,下移膀胱,灼伤津液,则小便淋漓涩痛。 二、心火偏亢 素体阳盛,孕后嗜食辛辣,热蕴于内,引动心火,心火偏亢,移热小肠,传人膀胱,灼伤津液,则小便淋漓涩痛。 三、下焦湿热 孕期摄生不慎,感受湿热之邪,湿热蕴结,灼伤膀胱津液,发为小便淋漓涩痛。 [辨证论治] 辨证中重点了解尿频、尿痛的情况,其病程的长短、反复发作的情况等可作为辨别虚实的依据,尚须结合其他兼症、舌脉综合分析,才能确定证型和具体治法。治疗大法以清润为主,不宜过于通利,以免损伤胎元。必予通利者,应佐以固肾安胎之品。 一、阴虚津亏型 主要证候:妊娠期间,小便频数,淋漓涩痛,量少色黄,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大便干结,颧赤唇红,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滑而数。 证候分析:阴虚内热,津液亏耗,膀胱气化不利,故小便频数,淋漓涩痛,量少色黄;阴虚内热,故手足心热,午后潮热;虚热上浮,则颧赤唇红;阴虚津液不足,则大便干结。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滑而数,为阴虚津亏之征。 治疗法则:滋阴清热,润燥通淋。 方药举例:知柏地黄丸。 若潮热盗汗显著者,酌加麦冬五味子地骨皮牡蛎粉滋阴清热敛汗;尿中带血者,酌加女贞子、旱莲草、小蓟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二、心火偏亢型 主要证候:妊娠期间,小便频数,艰涩而痛,尿量少,色深黄,面赤心烦,甚者口舌生疮,舌红,苔薄黄,脉细滑数。 证候分析:心火偏亢,移热小肠,传人膀胱,故小便频数,艰涩而痛,尿少色黄;心火上炎,灼伤苗窍,则面赤心烦,口舌生疮。舌红,苔少,脉细滑数,为心火偏旺所致。 治疗法则:清心泻火,润燥通淋。 方药举例:导赤清心汤(《通俗伤寒论》)。 鲜生地辰、茯神、细木通、原麦冬、粉丹皮、益元散、竹叶、辰灯心、莲子心、童便 方中生地、丹皮凉血润燥以清心热;木通竹叶、灯心、益元散、童便利水通淋以泻心火;麦冬、莲心、茯神养心阴、清心火而宁心神。全方共奏清心泻火,润燥通淋之效。 小便热痛甚者,酌加栀子黄芩以清热解毒;热伤阴络尿中带血者,酌加炒地榆藕节、大小蓟以凉血止血。 三、下焦湿热型 主要证候:妊娠期间,突感小便频急,尿色黄赤,艰涩不利,灼热刺痛,甚或腰痛,口苦咽干,渴喜冷饮,胸闷食少,面色黄垢,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湿与热搏,蕴结膀胱,气化不行,水道不利,故小便频急,尿色黄赤,艰涩不利,灼热刺痛;湿热伤肾,则致腰痛;湿热熏蒸于上,故口苦咽干,面色黄垢;湿困脾胃,则胸闷食少:热灼津液,则渴喜冷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内盛之征。 治疗法则:清热利湿,润燥通淋。 方药举例:加味五淋散(《医宗金鉴》)。 黑栀子茯苓当归白芍黄芩甘草梢、生地、泽泻车前子、木通滑石 方中黑栀子黄芩清热泻火;泽泻木通滑石茯苓车前子渗利湿热而通淋;白芍甘草养阴缓急以止淋痛;生地、当归凉血补血润燥而养胎。全方共奏清热利湿,润燥通淋之效。惟滑石滑利较甚,当归气味俱厚,易动胎气,尚须慎用。 若热盛毒甚者,酌加金银花连翘蒲公英以清热解毒;湿热灼伤阴络,尿中带血者,酌加大小蓟侧柏叶、炒地榆以凉血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