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与噎,其证虽异,而其因相均,其治亦相出入,是以不得区而析之。且余平生于此证,无能治愈,未审何说何方能中其綮。故今泛然采录,并及奇方,览者勿罪其繁芜而可也。
五膈 五膈气者,谓忧膈,恚膈、气膈、寒膈、热膈也(按∶此目本出《肘后》)。忧膈之病,胸中气结烦闷,津液不通,饮食不下,羸瘦不为气力。恚膈之为病(按∶《三因》作思膈),心下苦实满,噫辄酢心,食不消,心下积结,牢在胃中,大小便不利。气膈之为病(《三因》怒膈),胸胁逆满,咽塞,胸膈不通,恶闻食臭。寒隔之为病(《三因》恐膈),心腹胀满咳逆,腹上苦冷,雷鸣,绕脐痛,食不消,不能食肥。热膈之为病(《三因》喜膈),脏有热气,五心中热,口中烂生疮,骨烦四肢重,唇口干燥,身体头面手足或热,腰背皆疼痛,胸痹引背,食不消,不能多食,羸瘦少气及癖也。此是方家所说五膈形证也。经云∶阳脉结谓之膈。言忧恚寒热动气伤神,而气之与神并为阳也。伤动阳气,致阴阳不和,而脏腑生病,结于胸膈之间,故称为膈气。众方说五膈互有不同,但伤动之由有五,故云五膈气。(《病源论》)(按∶此与次五噎并系其形证,然论膈噎者,以此为祖,故首列之。)
《延年秘 》凡忧膈、气膈、食膈、寒膈、饮膈,五病同药,常以忧愁思虑饮食而得之。(《外台》)
(按∶此出五膈丸主治。)
五噎 夫五噎,谓一曰气噎,二曰忧噎,三曰食噎,四曰劳噎,五曰思噎。虽有五名,皆由阴阳不和,三焦隔绝,津液不行,忧恚嗔怒所生,谓之五噎。噎者,噎塞不通也。(《病源论》)
气噎候∶此由阴阳不和,脏气不理,寒气塞于胸膈,故气噎塞不通而谓之气噎,令人喘悸胸背痛也。
食噎候∶此由脏气冷而不理,津液涩少而不能传行饮食,故饮食入则噎塞不通,故谓之食噎。胸内痛,不得喘息,食不下,是故噎也。(同上)
《古今录验》五噎者(三字据《千金》注引补),气噎、忧噎、劳噎、食噎、思噎。气噎者,心悸,上下不通,噫哕不彻,胸胁苦痛。忧噎者,天阴苦厥逆,心下悸动,手足逆冷。劳噎者,苦气隔,胁下支满,胸中填塞,令手足逆冷,不能自温。食噎者,食无多少,惟胸中苦塞,常痛,不得喘息。思噎者,心悸动喜忘,目视 。此皆忧恚嗔怒,寒气上逆胸胁所致。(外台)
病在膻中之下,故名五膈。若在咽嗌,即名五噎。(《三因》)
膈噎胃反之别 夫饮食入于噎间,不能下噎,随即吐出,自噎而转,故曰噎(按∶此以噎为咽义,非是)。膈是膈膜之膈,非膈截之谓也。饮食下噎,至于膈间,不能下膈,乃徐吐出,自膈而转,故曰膈。翻胃是饮食已入胃中,不能运化,而下脘又燥结不通,朝食而暮吐,暮食而朝吐,明其自胃中而倒出,故曰翻胃也。
均一吐病,而有上中下之分。(《赤水》)
噎膈者,饥欲得食,但噎塞迎逆于咽喉胸膈之间,在胃口之上,未曾入胃,即带痰涎而出。若一入胃下,无不消化,不复出矣。惟在年高者有之,少无噎膈翻胃者,饮食倍常(按∶此句殊可疑),尽入于胃矣。但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或一两时而吐,或积至一日一夜,腹中胀闷不可忍而复吐,原物酸臭不化,此已入胃而反出,故曰翻胃,男女老少皆有之。(《
医贯》)
噎膈反胃二证,丹溪谓其名虽不同,病出一体,若乎似矣,然而实有不同也。盖反胃者,食犹能入,入而反出,故曰反胃。噎膈者,隔塞不通,食不能下,故曰噎膈。食入反出者,以阳虚不能化也,可补可温,其治犹易;食不得下者,以气结不能行也,或开或助,治有两难,此其轻重之有不同也。且凡病反胃者多能食,病噎膈者不能食。故噎膈之病,病于胸臆上焦;而反胃之病,则病于中下二焦,此其见证之有不同也。所以反胃之治,多宜益火之源,以助化功;噎膈之治,多宜调养心脾,以舒结气。此其证候既有不同,故延医亦当分类也。(《景岳》)
病由气结(气结生涎、气结伤阴二因,更有死血等数因。)夫阴阳不和则三焦隔绝,三焦隔绝则津液不利,故令气塞不调理也,是以成噎。此由忧恚所致,忧恚则气结,气结则不宣流使噎。噎者,噎塞不通也。(《病源论》)
五噎诸气(妇人多有此病),此病不在外,不在内,不属冷,不属热,不是实,不是虚,所以药难取效。
此病缘忧思恚怒,动气伤神,气积于内,气动则诸证悉见,气静疾候稍平,扪之而不得疾之所在,目视之而不知色之所因,耳听之不知音之所发,故针灸服药皆不获效,此乃神意间病也。顷京师一士人家,有此疾证,劝令静观内外,将一切用心力事,委之他人,服药方得见效。若不如此,恐不能安。但根据此戒,兼之灼艾膏肓与四花穴,及服此三药(按∶此三药未考),可以必瘥。孙真人云∶妇人嗜欲多于丈夫,感病倍于男子,加以慈恋爱憎,嫉妒忧恚,染着坚牢,情不自抑,所以为病根深,疗之为难瘥。(《鸡峰》)
膈气噎塞者,由忧思过甚,气结不通,肺胃虚弱,气留肓膜则结滞于胸膈,故升降否塞。盖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若气塞不通,则咽喉噎闷,状若梅核,咽纳有妨,故谓之膈气咽喉噎塞也。(《圣济》)
夫五噎者云云,虽五种不同,皆以气为主云云。皆由喜怒不常,忧思过度,恐虑无时,郁而生涎,涎与气搏,升而不降,逆害饮食,与五膈同,但此在喉嗌,故名五噎。(《三因》)
《
素问》云∶阳脉结谓之膈。盖气之与神并为阳也,逸则气神安,劳则气神耗。傥或寒温失宜,食饮乖度,七情伤感,气神俱扰,使阳气先结,阴气后乱,阴阳不和,脏腑生病,结于胸膈则成膈气,留于咽嗌则成五噎。
其为病也,令人胸膈痞闷,呕逆噎塞,妨碍饮食,胸痛彻背,或胁下支满,或心忡喜忘,咽噎气不舒。(《济生》)
噎膈多起于忧郁,忧郁则气结于胸臆而生痰。久者痰结成块,胶于上焦,道路窄狭,不能宽畅,饮或可下,食则难下,而病已成矣。好酒之徒,患此者必是顽痰。(《订补指掌》)
噎膈一证,必以忧愁思虑,积劳积郁,或酒色过度,损伤而成。盖忧思过度则气结,气结则施化不行,酒色过度则伤阴,阴伤则精血枯涸。气不行,则噎膈病于上;精血枯涸,则燥结病于下。且凡人之脏气,胃司受纳,脾主运化,而肾为水火之宅,化生之本。今既食饮停膈不行,或大便燥结不通,岂非运化失职,血脉不通之为病乎。而营运血脉之权,其在上者,非脾而何。其在下者,非肾而何。矧少年少见此证,而惟中衰耗伤者多有之,此其为虚为实,概可知矣。故凡治此者,欲舍根本而言快捷方式,又安望其有成功也。(《景岳》)
五噎五膈,方书皆类一门,而《千金》独以五膈隶之肺脏。究其所因,良由胃虚不能游溢精气于脾,所以气噎不通。脾衰不能散精上归于肺,所以食膈不下。原其受病,虽有气食忧劳之不同,总缘思虑气郁之所致。
《
素问》明言隔塞闭绝,上下不通,暴忧之病也。(《千金方衍义》)
噎之与膈,本同一气,膈病之始,靡不由噎而成。原其大概,不外乎郁,故张鸡峰以为神思间病。其受病之源,非止一端。尝考五噎之中,独多思噎;五膈之中,独多饮膈。每见多思虑人,每患气噎,经谓思则气结是也。好热饮人,每患酒膈,丹溪谓之死血是也。然血膈亦非止一端,往往有勇力过甚,血菀于胃,阻碍饮食成隔者。即如《
灵枢》虫为下膈,有此一证。若夫命门火衰,不能温养土脏,食 时乃出者,得非下膈之证乎。
而《
素问》又有三阳结渭之膈,言小肠、大肠、膀胱之津血俱结,如厕涩难,下不通而上逆,势所必然。(同上)
病由气血渐亏 膈噎始因酒色过度,继以七情所伤,气血日亏,相火渐炽,几何不致于膈噎。夫血液渐亏,则火益甚,而脾胃皆失其传化,饮食津液,凝聚而成痰,积于胃口,渐而致于妨碍道路,斯食不能入而成五膈五噎者是也。(《医统》)
病由三阳结 俗谓噎食一证,在《内经》若无多语,惟曰三阳结谓之膈。三阳者,谓大肠、小肠、膀胱也。结,谓结热也。小肠热结则血脉燥,大肠热结则后不圊,膀胱热结则津液涸。三阳俱结,则前后 塞,下既不通,必反上行,此所以噎食不下,纵下而复出也。谓胃为水谷之海,日受其新,以易其陈,一日一便,乃常度也,今病噎者,三日、五日或五、七日不便,是乖其度也亦明矣。岂非三阳俱结于下,广肠枯涸,所食之物为咽所拒,纵入太仓,还出咽咙,此阳火不下推而上行也。(《事亲》)
子和论膈噎,累累数百言,谓三阳结热,前后 涩,下既不通,必反上行,所以噎食不下。夫膈噎,胃病也,始先未必燥结,久之乃有大便秘少若羊矢之证。此因胃中津气上逆,不得下行而然,乃胃病及肠,非肠病及胃也。(《
金匮翼》)
肠胃之为物,最喜润泽,试以羊豕之肚观之,必是滑腻稠粘,如液如脂,如膏如泽,在人胃亦如是,所谓阴也。膈症之人,其肠胃必枯槁干燥,绝无滑腻稠粘等象,是胃阴亡也。阴亡,地气绝也,地气绝则天气从何处生乎,故多死。(《四明心法》)
病有气血之别 《发明》曰∶噎者,六腑之所生,阳也气也。塞者,五脏之所生,阴也血也。二者,皆由阴中伏阳而作也。谨按∶噎为七情所发,或因三焦传化失常所致,此即主于气也。或血液所亏,胃脘干槁,或血积所致,即皆因于血也。塞由填塞不通之义,故《发明》有治幽门不通,噎塞不便,通幽汤之例。盖阳无阴不能施化,阴之失位而阳伏其中,传化不变而反上行矣。然人有所击扑坠跌,内致血瘀,忽即吐而食不能纳,此由气血俱伤所可见也。大抵始因气致者,初当从气治之;由血致者,当从血治之,岂可类用香热之剂反耗气血耶。但世俗拘泥,不能究乎病情,遂成危证也,悲夫!(《微义》)
病由逆气 古人指噎膈为津液干枯,故水液可行,干物梗涩,为槁在上焦,愚窃疑之。若果津枯,何以食才下咽,涎随上涌乎?故知膈咽之间,交通之气不得降者,皆冲脉上行,逆气所作也。惟气逆,故水液不能居润下之常,随气逆从耳。若以津枯而用润下之剂,岂不反益其邪乎。(《医通》)(按∶此说本于《沙篆》。)
脾胃诸证多因液燥 夫气之初病也,其端甚微,或因些少饮食不谨,或外冒风雨,或内感七情,或食味过浓,偏助阳气,积成膈热。或资禀充实,表密无汗,或性急易怒火炎上,以致津液不行,清浊相干。气为之病,或痞或痛,不思食,或噫腐气,或吞酸,或嘈杂,或膨满。不求原本,便认为寒,遽以辛香燥热之剂投之,数帖时暂得快,以为神方,浓味仍前不节,七情反复相仍,旧病被劫暂开,浊液易于攒聚,或半月,或一月,前证复作。如此延蔓,自气成积,自积成痰,此为痰、为饮,为吞酸之由也。良工未遇,缪药又行,痰挟瘀血,遂成窠囊,此为痞、为痛呕吐、为噎膈反胃之次第也。饮食汤液,滞泥不行,渗道蹇涩,大便或秘或溏,下失传化,中焦愈停。医者不察,犹执为冷,翻思前药,随手得快,至此宾主皆恨药欠燥热, 伺久服,可以温脾壮胃,消积行气,以冀一旦豁然之效。不思胃为水谷之海,多血多气,清和则能受;脾为消化之气,清和则能运。今反得香热之偏助,气血沸腾。其始也,胃液凝聚无所容受。其久也,脾气耗散,传化渐迟。其有胃热易饥,急于得食,脾伤不磨,郁积成痛。医者犹曰虚而积寒,非寻常草木可疗,径以乌、附助佐丹剂,专意服饵。积而久也,血液俱耗,胃脘干槁。其槁在上,近咽之下,水饮可行,食物难入,间或可入,亦不多,名之曰噎。其槁在下,与胃为近,食虽可入,难尽入胃,良久复出,名之曰膈,亦曰反胃。大便秘少,若羊矢然,名虽不同,病出一体。(《
局方发挥》)(按∶此论似精而反晦,又与前款所引《三因》诸说,其意自异。但明以来诸家,多援用之,而其所主,专在膈噎,仍姑存录之。又此误混反胃,辨见上。)
脉候 戴云∶翻胃(按∶上文曰∶翻胃即膈噎)有四∶血虚,气虚,有热,有痰。血虚者,脉必数而无力。气虚者,脉必缓而无力。有热者,脉数而有力。有痰者,脉滑数。二者可治。(《钩玄》)
气噎其脉缓涩,食噎其脉短涩。(《奇效》)
脉紧而芤,紧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脉为阴结而迟,其人则噎。然多有至死脉不变者,以胃中痰饮湿热胶固,脉常和软,然细察之,必兼弦象也。(《医通》)
脉见微弱缓滑者,可治;若涩数细数沉涩,及尺肤枯涩者,不治。(《百问》)
脉浮缓而滑,沉缓而长,皆可治;弦涩短小,为难医。(《
时方妙用》)
脉空虚及兼歇至者,俱不可治。(《绳墨》)
虚实 噎膈之病,有虚有实。实者,或痰或血,附着胃脘,与气相搏,翳膜外裹,或复吐出,膈气暂宽,旋复如初。虚者,津枯不泽,气少不充,胃脘干瘪,食涩不下。虚者润养,实者疏瀹,不可不辨也。(《
金匮翼》)
证有数等 气噎膈者,深师七气汤主之(方出《千金》,凡十二味)。血噎膈者,韭汁饮主之。痰噎膈者,栝蒌实丸主之(用蒌仁、
枳壳、
半夏、
桔梗)。火噎膈者,回令丸主之。食噎膈者,食郁越鞠丸主之。(《
医方考》)(宜与治例中《微义》文相参。)
噎分五种∶有气滞者,有血瘀者,有火炎者,有痰凝者,有食积者。虽分五种,总归七情之变。由气郁为火,火旺血枯,津液成痰,痰壅而食不化也。(《汇补》)
膈有酒膈、气膈、虫膈、劳膈之别。酒膈者,脾胃为酒所伤,精液枯竭。气膈者,恼怒太过,肝木乘脾。
虫膈者,好食煎炒香味,烁散其津液,以致生虫。劳膈者,或饮食不知节,有伤中宫之土,或房事太过,不生土。(《医学指要》)
酒毒 好酒之徒患此者,必是顽痰。盖酒能发火,火能生痰,痰因火煎,胶结不开,阻塞道路,水饮下咽,亦觉痛涩。若以血槁治,投
当归、
地黄等药,血未必润,反助其痰,病何由愈。若黑瘦之人,真阴素虚,常觉内热,又不嗜酒,或过服香燥热药者,当以血槁治。(《订补指掌》)
酒客多噎膈,饮热酒者尤多。以热伤津液,咽管干涩(观其口舌干涩可知),食不得入也。(《
医碥》)
死血有痰(宜与后行血诸方相参。)凡食下有碍,觉屈曲而下,微作痛,此必有死血有痰然也,宜
竹沥姜汁入药服。(《医统》)(按∶《六要》举此证曰∶用前膏子药润补之,后以代抵当丸下之。盖膏子言韭汁、
牛乳、
生姜捣汁和匀。又《原病集》处以润血汤,见滋阴方中。)
一男子壮年,食后必吐出数口,却不尽出,膈上时作声,面色如平人。知其为病,不在脾胃,而在膈间。
问其得病之由,乃因大怒未止,辄啜谷,即其时有此证料之,以怒甚则血菀于上,积在膈间,有碍气之升降,津液因聚为痰为饮,与气相搏而动,故作声也。用二陈汤加
香附、韭汁、
莱菔子,服二日,以
瓜蒂散
酸浆吐之,再一日又吐,痰中见血一盏,次日复吐,见血一钟,其病即愈。瘀血在膈间,阻碍气道而成,多以代抵当丸(方附《瘀血》中)作
芥子大,取三钱,去枕仰卧,细细咽之,令其搜逐停积,至天明利下恶物,却好将息,自愈。(《准绳》)但饮热汤,及椒姜辄呃者,即瘀血也。(《医通》)
吐涎沫 每饮食入胃,便吐涎沫,如
鸡子白。盖脾为涎,脾虚不能约束津液,故涎沫自出,非
人参、
白术、
诃子、
益智仁不能摄也。(《医通》)
死证 年高者,不治。(《丹溪》)(按∶《正传》曰∶年五十余,则不可治矣。《医统》曰∶以其气血俱虚故也。余见未满六旬,按法治之而守戒慎者,亦愈;惟不忌浓味并房劳忧思者,必危。)
粪如羊屎者,断不可治,大肠无血故也。(同上)
气血俱虚者,则口中多出沫,但见沫大出者,必殆。(《钩玄》)(按《统旨》曰∶或口吐红痰。《医统》曰∶吐痰如蟹沫者,不可治。《景岳》曰∶脾气败也。)
腹中 嘈痛如刀割者,不治。(《医统》)(《景岳》曰∶营虚之极,
血竭于中也。)
得此症者,能少纳谷,则不出一年而死。全不纳谷,则不出半年而死。(《源流论》)
治例 治疗之法,调顺阴阳,化痰下气,阴阳平匀,气顺痰下,膈噎之疾,无由作矣。(《济生》)
夫治此疾也,咽嗌闭塞,胸膈痞闷,似属气滞;然有服耗气药过多,中气不运而致者,当补气而自运。大便燥结如羊矢,似属血热,然服通利药过多,致血液耗竭而愈结者,当补血润血而自行。有因火逆冲上,食不得入,其脉洪大有力而数者,或痰饮阻滞而脉结涩者,当清痰泄热,其火自降。有因脾胃阳火亦衰,其脉沉细而微者,当以辛香之药温其气,仍以益阴养胃为之主,非如局方之惟务燥烈也。若夫不守戒忌浓味房劳之人,及年高无血者,皆不能疗也。(《微义》)
凡膈病初起,郁结太过,血液未枯者,当以
沉香、
木香、
豆蔻等开提之,不可徒用滋补;及久病胃伤,津液已涸者,当以白蜜、
芦根、
当归、
白芍养之,不可徒事香燥,此先后之序也。(《汇补》)
此证之所以疑难者,方欲健脾理痰,恐燥剂有妨于津液;方欲养血生津,恐润剂有碍于中州。审其阴伤火旺者,当以养血为亟;脾伤阴盛者,当以温补为先。更有忧恚盘礴,火郁闭结,神不大衰,脉犹有力,当以仓公、河间之法下之。(《必读》)
噎膈属气血两虚,由于血液衰少而非痰气壅逆所成,忌破气、升、复忌下、消导、燥、苦寒、辛热,宜降、清热润燥、甘温甘平以益血,略佐辛香以顺气。(《本草经疏》)
至于食入反出,是中焦土寒,下焦火虚,以
附子理中汤、香砂六君子汤加
干姜、八味
地黄丸,间服多效。
若食不得入,必以
黄连黄芩人参干姜汤为主,泻心汤亦妙。
吴茱萸汤,不论噎膈反胃皆可用,唯以呕而胸满为的证,干呕、吐涎沫、头痛亦为的证。(《
时方妙用》)(按∶陈氏有续论,详论膈噎宜芩连参姜汤、
吴茱萸汤之理,须参。)
治察中上中下之分 患此病者,百无一生,但有中上、中下之分,速死、迟死之异。中上者,上焦中焦不和也。中下者,下焦中焦不和也。中下不和,其死迟;中上不和,其死速。然治得其宜,速者可迟;治失其宜,迟者亦速矣。初患此病,医者每用辛香行气之药,谓能宽胸以开胃。讵知不能食者真气虚也,真气既虚,岂可复行辛散以耗其气乎。既耗其气,元本不甚虚者,犹可苟延;其元本虚者。数月之间,身命便不保矣。又初患此病,医者有用养血滋阴之药,谓开阑门而使之下,可以不吐。若系中下二焦不相通贯,谷入中脘,下焦不相顺接,腐化有愆,仍从中院而上逆,逆则吐,此滋润下行之药,投之亦效;愈而复发,复投此药,便不效矣。初因下焦不得顺接,可以滋润下行,久则阴盛阳虚,下焦生阳之气,不能环复于上,下而不上,则不效矣,不效必至身命不保矣。其中下二焦,火气衰微,初起或便用参、 、术、姜、桂、附等药服之,亦觉有效。药虽效而病不除,其后必疑温补之非,转服他药,终归不治。天下岂有不食谷之人哉,经云得谷者昌,失谷者亡,善夫。(《
医学真传》)(按∶《
兰台轨范》亦称膈病乃胃口枯槁之症,百无一治。)
治要滋润禁香热 或曰∶胃脘干槁者,古方果可治乎?将他有要捷之法者,或可补前人之未发者乎?予曰∶古方用
人参以补肺,御米以解毒,
竹沥以消痰,
干姜以养血,
粟米以实胃,蜜水以润燥,姜以去秽,正是此意。张鸡峰亦曰∶噎当是神思间病,惟内观自养,可以治之。此言深中病情,而施治之法,亦为近理。夫噎病生于血干,夫血阴气也,阴主静,内外两静,则脏腑之火不起,而金水二气有养,阴血自生,肠胃津润,传化合宜,何噎之有。因触类而长,曾制一方,治中年妇人,以四物汤,加和白
陈皮、留尖
桃仁、生
甘草、酒
红花,浓煎,入驴尿饮,以防其或生虫也,与数十帖而安。又台州治一匠者,年近三十,勤于任务而有艾妻,且喜酒,其面白,其脉涩,重则大而无力。令其谢去任务,卧于牛家,取新温
牛乳饮之,每顿进一杯,一昼夜可饮五七次,尽却食物,以渐而至八九次。半月大便润,月余而安。然或口干,盖酒毒未解,间饮
甘蔗汁少许。(《
局方发挥》)
治膈症者,或以为胃虚而用温补,或以为开郁而用香燥等剂,必至死而后已。不知此乃关门枯槁,肾水不能上达。经曰肾乃胃之关,关门不利。升降息矣。关门即气交之中,天之枢也。故肾旺则胃阴充足,胃阴充足则思食,当用六味饮加归、芍养之。(《四明》)
世之病此者,惟痰与火、血枯气郁者为多,《局方》例用五膈宽中散、
沉香开膈散之类,皆是辛热耗血助火之剂。如果阳衰有寒,或郁而内实者,辛而获效。若施之于血枯火热痰饮所致者,乃速死之道,慎之。(《统旨》)(按∶膈噎禁香燥热药,其说本出子和,而丹溪亦更辨之,宜并考。)
或云∶嗝咽因气郁,故用辛热以散之,所以不得不用热剂也。予曰∶夫气郁者,气虚而郁者也,非实也。
兹因气虚而郁热,若用辛热耗气,则是虚者益虚,热者益热,其何以为救治之道哉。病之初作,每见悉用辛香燥热劫之,愈而复作,愈劫愈深,至于危困。(《医统》)
古方治噎膈,多以止吐之剂通用。不思吐,湿证也,宜燥;噎膈,燥证也,宜润。经云三阳结谓之膈,夫结,热也,热甚则物干。凡噎膈证,不出胃脘干槁四字。夫胃既槁矣,而复以燥药投之,不愈益其燥乎。(《心悟》)
用下例 假如 久,慎勿陡攻,纵得攻开,必虑后患,宜先润养,小着汤丸,累累加增,关扃自透。
其或咽噎,上阻涎痰,轻用苦酸,微微涌出,因而治下,药势易行,设或不行,蜜盐下导,始终勾引,两药相通,结散阳消,饮食自下。莫将
巴豆,耗却天真,液燥津枯,留毒不去。人言此病,曾下夺之,从下夺来,转虚转痞,此为
巴豆,非
大黄牵牛之过。箕城一酒官,病呕吐,逾年不愈。皆以胃寒治之,
丁香、
半夏、青、陈、姜、附种种燥热,烧锥燎艾,莫知其数。或少愈,或复剧,且十年,大便涩燥,小便赤黄。命予视之。予曰∶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王太仆云∶上谓上焦也。火气炎上之气,谓皆热甚而为呕。以四生丸(用
黑牵牛、
大黄、朴硝、皂角),下三十行,燥粪肠垢,何啻数升。其人昏困一二日,频以冰水呷之,渐投凉乳酪、芝麻饮,时时咽之。数日外,大啜饮食,精神气血如昔,继生三子,至五旬而卒。(《事亲》)(按∶此治验不是噎膈,其意盖在使人类推耳。)
子和因河间三乙承气之治,谓噎膈之病,惟宜用下,结散阳消,其疾自愈,夫脘膈之病,岂下可去。虽仲景有
大黄甘草,东垣有通幽润肠等法,为便秘呕吐者立,然自是食入辄吐之治,非所论于食噎不下也。独其所谓慎勿顿攻,宜先润养云云,始终勾引,两药相通者,其言甚善。盖痰血在脘,不行不愈,而药过病所,反伤真气,非徒无益矣。故以小丸累加,适至病所,无过不及,以平为期,则治噎之道也,但须审是痰是血而行之耳。(《
金匮翼》)
温中利气诸方(温凉调停诸方)膈中之病,名曰膏肓,汤丸经过,针灸不及,所以作丸含之,令气势得相熏染,有五膈丸方。
麦门冬十分去心,
甘草十分炙,椒、
远志、
附子、炮
干姜、
人参、桂、
细辛各六分,捣筛,以上好蜜丸如弹丸,以一枚含,稍稍咽其汁,日三丸服之。主短气,心胸满,心下坚,冷气也。此疾有十许方,率皆相类,此方最胜。(《肘后》)
五噎丸,主胸中久寒,呕逆逆气,食饮不下,结气不消方。
干姜 蜀椒
食茱萸 桂心
人参(各五分)
细辛 白术 茯苓 附子(各四分)
橘皮(六分)
上十味末之,蜜和丸如梧子大,以酒服三丸,日三服。不知,稍加至十丸。(《千金》)
《广济》疗噎,胸胁气满,每食气噎,通气汤方。
半夏(洗)
生姜(各六两)
橘皮 桂心(各三两切)
上四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五合,绞去滓,分温三服,服别相去,如人行六七里服。(《外台》)又《集验》通气噎汤,于本方去
橘皮,加
羚羊角。
卢,阴阳逆乱,已成关格(按∶此关格盖是膈症),议用
附子泻心汤,为上热下寒主治。(《临证指南》)
毛,老年形消,不食不便,气冲涌涎,乃关格之症,议用进退
黄连汤。
川连 淡
干姜 半夏 姜汁
人参 茯苓 附子 生
白芍(同上)
毕(五四),夏间诊视,曾说难愈之 。然此病乃积劳伤阳,年岁未老,精神已竭,古称噎膈反胃,都因阴枯而阳结也。秋分后复诊,两脉生气已索,交早咽燥,昼日溺少,五液告涸,难任刚燥阳药,是病谅非医药能愈。
大
半夏汤,加
黄连、姜汁。(同上)(按∶《
时方妙用》论大
半夏汤之理,当参。)
治饮食喜噎,宜服
半夏散方。
半夏(一两)
干姜(一两炮裂锉)
石膏(二两)
人参(一两去芦头) 栝蒌根(一两) 桂心(一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吴茱萸(半两汤浸七遍焙干微炒)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
生姜半分,枣二枚,
小麦、小豆各五十粒,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圣惠》)
治膈气妨闷,不能下食,吐逆烦喘,诃黎勒散方。
诃黎勒皮(一两)
木香(三分) 陈
橘皮(一两)
五味子(三分)
半夏(三分)
人参(三分)
桂心(三分)
赤茯苓(三分)
芦根(一两锉)
枳壳(三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
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同上)
治膈气呕逆,不能下食,脾胃气弱,四肢乏力,
丁香散方。
丁香(半两) 青
橘皮(一两) 白
茯苓(一两)
人参(一两)
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 桂心(一两)
半夏(一两汤洗七遍去滑)
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
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同上)
五噎散,治五噎,食不下,呕 痰多,咽喉噎塞,胸背满庸。
人参 半夏(汤泡七次)
桔梗(去芦锉炒)
白豆蔻仁
木香(不见火) 杵头糠
白术 荜澄茄沉香(不见火)
枇杷叶(拭去毛) 干
生姜(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中盏,
生姜七片,煎至六分,食后温服。(《济生》)
五膈散,治五膈,胸膈痞闷,诸气结聚,胁肋胀满,痰逆恶心,不进饮食。
枳壳(去瓤麸炒)
木香(不见火)
青皮(去白) 大腹子
白术 半夏曲(锉)
丁香(不见火)
天南星(汤泡去皮)
干姜(炮) 麦 (炒)
草果仁(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中盏,
生姜五片,煎至六分,温服不拘时候。(同上)
紫苏子饮,治呕噎,上气咳逆,因怒未定,便夹气饮食,或食饮毕便怒,以致食与气相逆,遂成膈噎之候。
真苏子(炒)
诃子(煨) 萝卜子(微炒)
杏仁(泡去皮尖麸炒)
木香(五分)
人参(各一钱)
青皮 甘草(炙各二钱)
上 咀,分二服,每服水二盏,姜三片,煎七分服。(医统)
治噎。
苏子(研细二钱) 广
橘红(二钱五分)
麦门冬(去心五钱)
白芍药(酒炒四钱)
枇杷叶(去毛刷净蜜炙三大片)
山楂肉(三钱)
白豆蔻仁(四分先嚼下)
人参(三钱)
逆水
芦根汁一大盏,河水一钟半,同
芦根汁,煎至八分,加姜汁三匙,
竹沥一杯,饥时服。(《广笔记》)
治噎膈将成,能下气开郁,用孩儿菊叶(即
兰草)、
白豆蔻、真
郁金、真苏子、
芦根,共煮汁,磨
沉香数分,每日饮之,愈。(《汇言》)
破郁通滞诸方 治五膈气,食饮不下,渐将羸瘦,
桃花散方。
桃花(三两当年者)
槟榔(三两) 缩砂(二两去皮) 马牙硝(二两)
吴茱萸(一两汤浸七遍焙干微炒)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日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一钱。(《圣惠》)
治五种膈气,壅滞气逆,心腹胀痛,宿食不消,宜服 砂丸方。
砂(一两细研)
沉香(一两)
木香(一两) 诃黎勒皮(一两)
附子(一两)
槟榔(一两半)
干姜(一两)
桃仁(一百二十粒)
上件药捣罗为末,入 砂同研令匀,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
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
生姜汤下二十丸。(同上)
治五膈气噎闷,或吐逆不下食, 砂丸方。
大
附子(一个剜去中心肉别和后药研) 砂(水飞过)
丁香(以上各半两) 青
橘皮(去白瓤)
木香 肉
豆蔻(各一分)
槟榔(三分生用)
上以净 砂,内入剜了
附子中,和不尽,都将熟面和馒头裹,入灰中 令焦,却和
丁香等都杵为末,滴水和,再杵,丸如
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
生姜汤下。(《神巧》)
治膈气噎塞,不思饮食,
附子丸方。
附子(大者生去皮脐切破
生姜汁煮透焙一两)
丁香(半两)
上二味捣罗为末,细研 砂少许,渗枣内蒸熟,去皮核和药,丸如
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温米饮下,食前服。(《圣济》)(按∶又《呕吐》济急丸,《和剂·脾胃》
煨姜丸,并此类方。)
治膈气,呕逆不下食,心胸痞闷,噎塞不通,化气丸方。
木香(炮)
槟榔(生锉各二两) 砂(别研一两)
大黄(炮三分) 丹砂(别研半两)
上五味捣研为末,酒煮面糊和丸,如
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不拘时候,
生姜汤下。(同上)
噎膈反胃,《邓才清兴》用北庭砂二钱,水和
荞麦面包之, 焦待冷,取中间湿者焙干一钱,入
槟榔二钱,
丁香二个研匀,每服七厘,烧酒送下,日三服,愈即止,后吃白粥半月,仍服助胃丸药。(《
本草纲目》)
治气膈,脾胃久冷,心腹痞满,吃食无味,面色萎黄,
沉香丸方。
沉香(半两)
丁香(半两)
木香(半两)
槟榔(半两) 桂心(一两) 诃黎勒皮(一两)
川
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肉
豆蔻(半两去壳)
麝香(一分细研)
上件药捣罗为末,入
麝香研匀,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
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姜枣汤嚼下十丸。(《圣惠》)
治五膈气,
大黄丸方。
川
大黄(锉碎微炒) 诃黎勒(煨用皮以上各半两)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
梧桐子大,每服以温水下二十丸,以微利为度。(同上)
人参利膈丸,治胸中不利,痰嗽喘满,利脾胃壅滞,调大便秘利,推陈致新,消饮进食。
藿香(一钱半)
当归(三钱)
木香 槟榔(各二钱半)
人参(三钱)
甘草(炙五钱) 浓朴(姜制二两)
枳实(五钱)
大黄(酒浸焙一两)
上为末,滴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温汤送下,此治膈气之圣药也。一方,汤浸 饼丸,亦可。(《宝鉴》)
治膈弟(此讹字),男妇五膈十噎,酒肉气积等症,并心气疼痛。一服见效,服久饮食如旧,后服十四味建中汤,勿服别药。
木香 砂仁(各五分)
甘草(三分)
三棱 蓬术
槟榔 大黄(各二两) 俱生用上为细末,人实者服二钱五分,虚小者服二钱,空心无根井水调下,行三四次,痰气即自下之,忌生冷酒食面食硬物之类。(《万应集》)
治五膈气,喘促,腹胁胀满,胸膈不快,痰逆恶心,不思饮食,
莱菔木香散方。
莱菔子(二两)
粟米(一两半) 陈
橘皮(汤浸去白焙一两)
巴豆(肥大者三十枚,去皮,于瓦石器内,与上三味同炒,候药焦黑色,拣去
巴豆不用。)
木香(一分)
上五味捣罗为散,用煮
莱菔汤调下二钱匕。或以
生姜汁煮面糊和丸,如
梧桐子大,
莱菔汤下十五丸,亦得。(《圣济》)
八厘散(秘传),治膈噎神方,不问老幼,并皆治之,其效如响。但病患神昏气短体弱临危者,亦当慎之。
当归(头身尾俱用)
大黄 硼砂(透明者用)
沉香 广
木香 丁香(小者佳。以上诸药,日中曝干,如无日色,以微火烘干。)
巴豆(连大壳微炒焦色,去壳,将米子再炒黄色,用纸研去油,各五分。)
上共为末,各净称五分和匀,贮瓷罐内,每服八厘,用米烧酒热服。行二三次,用冷粥补住。必须察秽物净否,方可用补。如补早恐秽物不净,难取捷效。如补迟恐便数太多,有伤元气。此在用药者,合宜消息。服此之后,宜健脾养胃,如八物养荣丸、参苓
白术散俱效。(《医汇》)
治噎食方。
皮硝(三钱飞过) 孩
儿茶(一钱)
麝香(五分)
上为细末,作三服,黄酒送下,永除根不发。(《回春》)
治噎膈方。
新锻石(三钱)
大黄(一钱)
黄酒一钟,煎去渣,服酒。(同上)
神仙夺命丹,专治噎食。
乌梅(十三个水浸去核) 砂(二钱)
雄黄(二钱)
乳香(一钱)
百草霜(五钱)
绿豆 黑豆(各四十九粒)
上将
乌梅杵烂,前药并豆为末,入梅再捣和匀,丸如弹子大,以
乳香少加
朱砂为衣,阴干,每服一丸,空心含化,待药尽,烙热饼一个,劈破,入热茶泡食之,无碍为验。过三、五日,根据法再服一丸,即愈。极有神效。(《心法附余》)《普济良方》不用 砂,用
硼砂,名二豆回生丹,日此古今第一回春。
治气膈痹症。
阿魏 木香 沉香(各一分)
五灵脂(五分)
共为末,黄狗贴(当胆)一个,入药阴七日,取出研细末,每服五分,姜汁送下。(《万应》)(按∶《和剂》有撞气
阿魏丸,其方稍涉繁杂,仍不录。)
神效噎食方。
紫金丹(杵烂,按∶此盖治黄肿方) 核桃
杏仁(麸炒)
穿山甲(土炒各一分)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枣子大,口含化约分七分,三分米汤化下,病从大便而下,如硬即以手取下,次服温粥半碗,忌一切荤腥发物。(同上)
行血诸方 凡噎膈有积血者,用
桃仁承气汤为丸,食后酒送下五十丸,隔一日服一次,十次,其药韭汁糊丸。(《捷法》)
滋血润肠汤,治血枯及死血在膈,饮食不下,大便结燥。
当归(酒洗三钱) 芍药(煨) 生
地黄(各一钱半)
红花(酒洗)
桃仁(去皮尖炒各一钱)
大黄(酒煨二钱)
枳壳(麸炒一钱)
水一钟半,煎七分,入
韭菜汁半酒盏,食前服。(《统旨》)(宜与后润血汤参。)
牡丹煎,治妇人血膈。
牡丹皮 苦参 贝母(去心) 玄胡索
白芍药上等分为细末,炼蜜丸如
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二十丸,米饮吞下,无时候。(《妇人良方》)
韭汁饮。
生韭汁 醇酒(等分) 每服二合,日二。
血噎膈者,此方主之。血噎膈者,或因跌扑,或因大怒,血积胸膈,久久凝结,令人妨碍饮食,得热则宽,得寒则痛是也。生韭汁能解蓄血之瘀结,佐以醇酒,行其势也。(《方考》)
《方脉正宗》治膈噎不通,饮食不下,用
韭菜汁一碗,和
茯苓末四两,作细丸,
绿豆大,每服一钱,白汤吞下。(《汇言》)
草灵丹。
五灵脂(姜汁煮透)
甘草(烧酒煮透)
焙干为末,每服五分,置掌中,用舌舐下,此方治膈气、反胃、呕吐、梅核气及胃脘疼痛,效。(《赤水》)
夫病有不现经论之异证,则其治亦必有不由绳墨之异法。如王御九仲君,因惊恐受病,时方晚膳,即兀兀欲吐而不得出,遂绝粒不食而起居自如。半月以来,医祷不灵,举家无措。向后醇酒膏粱。略无阻碍,惟是谷气毫不可犯,犯之辄呕。吴中名师,从未有一识其为何病者。然各逞臆见,补泻杂陈,丹方迭进,
牛黄狗宝,虎猪猫胞,总无交涉。两三月来,湿面亦得相安,但完谷一试,虽极糜烂,立时返出。延及八月,莫可谁何。偶遇一人谓言此疾非药可除,合用生
鹅血乘热饮之,一服便安。此虽未见于方书,揆之于理,谅无妨碍。一阳之夜,遂宰一鹅,取血热饮,下咽 有声,忍之再三,少顷呕出瘀血升许,中有血块数枚。是夜小试稀糜,竟不吐出。
其后渐能用饭,从少至多,无借汤药而安云云。远近相传,凡噎膈呕逆,用之辄效。当知噎膈呕逆,虽属胃中血枯,若中无瘀结,何致捍格不入。故取同气相感之力,一涌而荡散无余,真补中寓泻之良法。详
鹅血可以激发胃中宿滞,则生
鸭血未为不可,生黄
牛血亦未为不可,总取以血攻血而无峻攻伤胃之虞。(《医通》)(按∶原文稍繁,兹摘其要。又先教谕《医剩》有
鹅血治噎条,宜参。)
滋阴诸方 参茯膏,治五膈五噎,呕逆食不下。
人参 陈皮 白
茯苓 生
地黄 麦门冬五味,以水一斗煎成膏,入
丁香、
沉香末各二钱,蜜半碗,姜汁一杯,和匀,每服二匙,
粟米饮下,有痰加
竹沥。(《医统》)(按∶此琼玉膏变方。)
噎而食物必屈曲,及水饮难下,以润血汤主之(按∶此系前款所引丹溪四物汤加
陈皮、
桃仁、
甘草、
红花方,更加麻仁、
黄芩者)。如大便结秘,加酒蒸
大黄(按∶《钤方》更加
玄明粉)少许。(《原病集》)
滋阴清膈饮,治阴火上冲,或胃火太盛,食不入,脉洪数者(按∶此系
黄连解毒合四物汤,去
川芎,加
甘草方),水二钟,煎七分,入童便、
竹沥各半酒盏,食前服。(《统旨》)
橘杏麻仁丸,治噎膈,大便燥结。
橘皮(炒末三两)
杏仁(去皮尖) 麻仁(去壳各三两)
郁李仁(去核五钱)
上除
陈皮,以三物俱捣成膏,用枣仁去核,于石臼内同捣和,丸如
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煎
枳实汤送下,食前服。(《辨疑》)
消饮方法 邑宰张孟端夫人,忧怒之余,得食辄噎,胸中隐隐痛。余诊之曰∶脉紧且滑,痰在上脘,用二陈加姜汁、
竹沥。长公伯元曰∶
半夏燥乎?余曰∶湿痰满中,非此不治。遂用四剂病尚不减,改大
半夏汤,服四帖胸痛乃止,又四帖而噎亦减,服二十剂而安。若泥
半夏为燥而以他药代之,岂能愈乎。(《必读》)
七圣汤。
半夏 黄连 白蔻 人参 茯苓 竹茹(各等分)
生姜水煎。(《汇补》)
利膈豁痰汤(秘方),治气结痰壅,膈噎,饮食不下。
半夏 橘红 枳实 槟榔 沉香 桔梗 栝蒌
黄连(炒)
栀子(炒)
香附(制) 细茶
白芥子
石膏初服二、三帖,加苏叶、
麻黄。(《大还》)(按∶此本《统旨》开膈利痰汤,今去
茯苓、
甘草,加
槟榔、
沉香、
栀子、细茶、
白芥、
石膏。彼方水二钟,煎八分,加
竹沥半盏,姜汁二、三匙,食前服。)
治气膈鼓胀,名五子散,用
白芥子、
山楂子、香
附子、
紫苏子、白萝卜子各五钱,微炒,共研为细末,每早晚各食前,服三钱,白汤调下。(《汇言》)
滚痰丸,一切噎气吞酸,至于嗳逆膈气及胸闭,或从腹中气块冲上,呕吐涎饮,状如翻胃者,每服七、八十丸,未效再服。(《养生主论》)
开关诸方 舂杵头细糠,主卒噎。陶隐居云∶食卒噎不下,刮取含之即去(《千金》即下)。日华子云∶平,治噎,煎汤呷。(《本草》)治膈气,咽喉噎塞,食饮不下方。上以碓嘴上细糠,蜜丸如弹子大,不计时候含一丸,细细咽津。(《圣惠》)
治胸中气噎,不下食,喉中如有肉块方。
昆布(二两洗去咸味)
小麦(二合)
上件药,以水三大盏煎,候
小麦烂熟去滓,每服不计时候,吃一小盏,仍拣取
昆布不住含两三片子,咽津极妙。(《圣惠》)(按∶又有治胸膈气滞,食噎不下,用舂杵头细糠、
昆布末、老牛涎、
百合汁煎,入蜜搅成膏。)
治五膈五噎,饮食不下,肌肤羸瘦,
橘皮丸。
橘皮(不以多少,只拣陈久者,不去白。)
上为细末,研
大蒜和为膏,如
樱桃大,每服一、二粒,白汤嚼下,不以时。(《鸡峰》)
噎膈甚而水浆不入,药食皆不下,食入口即吐者,当镇坠之。宜盐汤下
灵砂丹,仍以嘉禾散作末,干点服。(《要诀》)
治膈气经验神效方。
上用大
鲫鱼一尾(用自死者,活鱼不效),剖腹去尽肠物,留鳞,用
大蒜去皮切碎,填入鱼腹内,合为一尾,用湿纸包定数层,次用
麻皮缠之,又用熟黄泥浓固,日晒微干,再以碎炭火慢慢煨熟,取出去鳞刺骨,用局方平胃散捣细,丸如
梧桐子大,日晒干,收瓷罐内,勿泄气,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送下,其效如神。(《万应》)
噎膈仙方。
白
硼砂钱半,真
青黛一钱,乌角
沉香二钱,共为细末听用。再用白马尿一升,白萝卜一斤取汁,
生姜半斤取汁,共于铜锅内熬成膏,每服用膏三茶匙,加前末药七厘,白汤调下,一日三服,当日可以通关能食,诚神验仙方也。(《汇补》)
启膈散,通噎膈,开关之剂,屡效。
沙参(三钱)
丹参(三钱)
茯苓(一钱)
川贝母(去心一钱五分)
郁金(五分)
砂仁壳(四分)
荷叶蒂(二个) 杵头糠(五分)
水煎服。(《心悟》)
六君子汤,下一味
狗宝,作散调服,治噎膈不能安谷。(《医通》)(原出治验中,今节录。)
蒲公英,郑公升曰∶一茎两花,高尺许者,掘下数尺,根大如拳,旁有人形拱抱,捣汁酒服,治膈噎如神。(《
本草备要》)(按∶此说稍似荒诞,然
蒲公英治膈噎,理或有之,姑存之。)
灸法 五膈,愚尝疗二三贵人有此疾者,或用嘉禾散、五膈散,或更灸中脘并气海穴,继之以下气化痰之剂,悉有效而不能速安,须静自将理而后可矣。(《澹寮》)(按∶《鸡峰方》有说,见病由气结条。)
调摄法 大抵此疾,起于忧郁喜怒不常者多,更宜戒性少思寡欲,消遣则可。(《阶梯》按∶此本于《鸡峰》,亦见上。)
脾胃稍开,止可米饮、
牛乳、
韭菜清虚之物,切不可骤食糕点粘腻,恐复伤胃也。或少用鲞汤、牛鸭清汤,以助胃气。(《六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