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Bào

【源】 ①系自姒姓。夏禹裔孙敬叔(即杞公子)仕齐,食采于鲍(故城在今山东省历城东30里),因以命氏,见《姓苑》(6,7,9,12,15)。②庖牺氏即伏羲氏,其后有鲍氏(8,62)。③北魏时改俟力伐氏(一说为俟力氏)为鲍氏(6,11,12,44,70)。④清满洲八旗姓保佳氏、瓜尔佳氏等后均有改为鲍氏者(180)。今满族姓(344)。⑤景颇族金别氏,汉姓为鲍(168)。⑥佤族羊布拉氏(亦称尤斯拜氏),汉姓为鲍(161)。⑦蒙古族姓(344)。又,内蒙古东部蒙古孛儿只斤氏后改为鲍氏(384)。⑧回族姓(344)。【望】泰山、东海、河南、上党(12,17,21,60,418)。【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6%。尤以青海、江苏、山东、湖北、浙江等省多此姓,5省鲍姓约占全国汉族鲍姓人口70%。【人】鲍叔牙,春秋时齐卿,敬叔之子,荐管仲于桓公(61)。


现行常见姓氏。分布很广: 今北京,河北 之尚义,山东之平邑、平度、鱼台、龙口,陕西之韩 城,山西之太原,广西之田林,四川之合江,云南之 泸水、河口、陇川、马关等地均有。汉、满、壮、 佤、蒙古、土家、布依、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 《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初见於 《姓苑》。其源不一: ①《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 云: “鲍出自姒姓,夏诸侯国,子孙氏焉。” 此当以国 为氏。②亦系出姒姓。《姓氏考略》 注引 《姓苑》 云: “系出姒姓,夏禹后。春秋时杞公子有仕者,食采於 鲍,因以命氏。” 郑樵亦云: “姒姓。不知所出。或云 夏禹之后有鲍叔,仕齐,食采於鲍,因以为氏。” ③ 郑樵又云:“俟力之为鲍,俟力代亦为鲍。”见《郑通 志·氏族略·总论·同名异实》。(按: 俟力代,《姓氏考 略》据《魏书·官氏志》作“俟力伐”。) ④满族姓氏 或改为鲍姓。《满族姓氏录》载; 满族之瓜尔佳氏、 鲍佳氏等或改为单字姓“鲍。”⑤佤族之鲍姓,则由 佤族姓 “寒琐顶” 氏所改。见 《中国人的姓名·佤 族》。

春秋时齐有鲍叔牙; 汉代有鲍宣,哀帝时谏议大 夫; 南朝宋有鲍照,诗人; 明代有鲍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