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三十岁,在京师“稍事学问”。

公元1840年 本年
曾国藩三十岁,在京师“稍事学问”。

国藩道光二十三年《致刘蓉》云:“仆早不自立,自庚子以来,稍事学问,涉猎于前明、本朝大儒之书,而不克辨其得失,闻此间有工为古文词者,就而审之,乃桐城郎中鼐之绪论,其言诚有可取。于是取司马班固杜甫韩愈欧阳修曾巩王安石方苞之作,悉心而读之。其他六代之能诗者,及李白苏轼黄庭坚之徒,亦皆泛其流而究其归,然后知古之知道者,未有不明于文字者也。能文而不能知道者,或有矣,乌有知道而不明文字者乎?……故国藩窃谓今日欲明先王之道,不得不以精研文字为要务。”“夫所谓见道之多寡之分数何也?曰:深也,博也。……能深且博,而属文复不失古圣之谊者,孟氏而下,惟周子之《通书》张子正蒙,醇厚正大,邈焉寡俦。许、郑亦能深博,而训诂之文,或失则碎。程、朱亦且深博,而指示之语,或失则隘。其他若杜佑郑樵、马贵与、王应麟之徒,能博而不能深,则文流于蔓矣;游、杨、金、许、薛、胡之俦,能深而不能博,则文伤于易矣。由是有汉学、宋学之分,龂龂相角,非一朝矣。仆窃不自揆,谬欲兼取二者之长,见道既深且博,而为文复臻于无累,区区之心,不胜奢愿,譬若以蚊而负山,盲人而行万里也,亦可晒已。盖上者仰企于《通书》正蒙,其次则笃嗜司马韩愈之书,谓二子诚亦深博而颇窥古人属文之法。”(《曾国藩全集•书信》)按: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十八年进士,官至武英殿学士、两江总督,封一等毅勇侯,卒赠太傅,谥文正。论者谓其勋业文章,皆开数十年风气。其幕府宾僚多文学之士,亦极一时之盛。国藩辑、著诸书,汇为《曾文正公全集》,自著有《曾文正公诗集》四卷、《文集》四卷等,辑有《十八家诗钞》二十八卷、经史百家杂钞二十六卷、《经史百家简编》二卷、《鸣原堂论文》二卷等。今人辑有《曾国藩全集》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