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指1924——1927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战争。又称国民革命或北伐战争。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接受共产国际关于实行国共合作的决议,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于1924年1月召集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改组了国民党,实现了国共合作。后来又创设了黄埔军官学校,成立了广东国民政府,建立了国民革命军。1925年在共产党领导下,先后爆发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全国掀起了群众性的革命高潮。经过广东革命军的东征、南征,肃清了广东境内的军阀势力,统一和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提出了进行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受到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当时军阀吴佩孚的军队约十万人,集中湖北、湖南一带;军阀孙传芳的军队约十余万人,盘踞在江西、福建、安徽、浙江、江苏一带。国民革命军共八个军,由蒋介石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李济深为总参谋长,邓演达为总政治部主任,白崇禧为总参谋次长,唐生智任前敌总指挥。1926年7月9日,北伐军约十万人,从广东出师北伐,分三路进军,其中主要的一路是由第四、第七、第八军进攻湖南、湖北。在第四军中,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担任北伐军的先遣队, 7月,进入长沙,8月,在湖北咸宁汀四桥、贺胜桥两次战役中,击溃军阀吴佩孚主力,10月10日,攻下武昌。第二路由第二、第三、第六军进攻江西, 11月,占领南昌、九江,歼灭了军阀孙传芳的主力。第三路由第一军向福建、浙江进军,因敌人内部发生分化,于12月占领了闽、浙两省。北伐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占领了湖南、湖北、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江苏等约半个中国,打垮了军阀吴佩孚,歼灭了孙传芳的主力,将革命迅速推进到长江、黄河流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中国共产党组织并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积极地支援和配合北伐战争。1927年春,汉口,九江工人驱逐英帝国主义者,收回两地的英租界,上海工人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占领了上海。以湖南为中心的全国农民运动也猛烈地开展起来。随着革命势力的迅猛发展,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革命的干涉。列强增兵上海,炮击南京,并从革命内部寻找新的代理人。蒋介石和汪精卫,背叛了孙中山所决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政策,勾结帝国主义,相继于1927年4月和7月, 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中国共产党由于处在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领导下,所以在蒋介石和汪精卫集团叛变革命向人民突然袭击的时候,不能组织党和人民进行有效的抵抗,致使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