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遁与王羲之论《逍遥游》,在山阴修行、传播佛法。

公元351年 本年
支遁王羲之《逍遥游》,在山阴修行、传播佛法。

《世说新语•文学第四》:“王逸少作会稽,初至,支道林在焉。孙兴公谓王曰:‘支道林拔新领异,胸怀所及,乃自佳,卿欲见不?’王本自有一往隽气,殊自轻之。后孙与支共载往王许,王都领域,不与交言。须臾支退,后正值王当行,车已在门。支语王曰:‘君未可去,贫道与君小语。’因论《庄子•逍遥游》。支作数千言,才藻新奇,花烂映发。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高僧传卷四《支遁传》:“俄又投迹剡山,于沃洲小岭立寺行道。僧众百余,常随禀学。时或有堕者,遁乃著座右铭以勖之曰……时论以遁才堪经赞,而洁己拔俗,有违兼济之道。遁乃作《释蒙论》。晚移石城山,又立栖光寺,宴坐山门,游心禅苑。木食涧饮,浪志无生,乃注《安般》《四禅》诸经及《即色游玄论》《圣不辩知论》《道行旨归》《学道诫》等,追踪马鸣,蹑影龙树,义应法本,不违实相。晚出山阴,讲《维摩经》。遁为法师,许询为都讲。遁通一义,众人咸谓询无以厝难;询设一难,亦谓遁不复能通。如此至竟,两家不竭。凡在听者,咸谓审得遁旨,回令自说,得两三反便乱。”上述事迹具体时间不详,本传叙于哀帝即位以前,可能在永和中后期,姑系于此。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