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闲晚溜琅琅。泛炉香。一段斜川松菊,瘦而芳。人如鹄,琴如玉,月如霜。一曲清商人物,两相忘。
【注释】:
【注释】:
原序:九日种菊西岩 ,云根石缝,金葩玉蕊遍之。夜置酒前轩,花间列蜜炬 ,风泉悲鸣 ,炉香蓊于岩穴。故人陈公辅坐石横琴,萧然有尘外趣,要余作数语,使清音者度之
这是蔡松年退隐山林之后所作出的一首小令。种菊西岩,夜置酒,与友人陈公辅对钦赏乐。花香,泉清,炉香使人陶醉,于是作词一首。
小词字不多,仅36 字,然而却给人留连其中,周而忘返的迷人境界。一个“清”字概括了这一境界的特点:泉水清澈,月光清凉,其清在色,在感。水流琅琅,琴质如玉,其清在声在乐。青松黄菊,炉香菊气无一不使人感到清新、淡雅,使人陶醉于纯朴清澈的自然中,超脱出纷乱烦杂的世界。
作者对退隐山林 ,种菊南山的陶渊明十分敬仰,字里行间透出到陶的倾佩 。“斜川松菊 ”似与陶渊明 ”与二三邻曲 ,同游斜川”同趣。陶渊明的清旷高古的精神 ,与陶借松菊抒发的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悠闲自得的心境 ,无一不令作者折服,不自觉地便流露纸端,见于词上。
这首词与平常不同,它最大的特点在于抒情而不露痕迹。表面看上去纯乎写景,不言世事人情,以白描的手法描写了闲云菊芳的外在展现。但实际上闲云松菊,此情此景不正是人们追求的那种陶渊明式的境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