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用以钩杀的兵器。以石、青铜或铁制成。整器由戈头、秘(柄)、秘冒和秘下端的鐏构成。考古学上常将戈头简称为戈,其他部分均有专名。起钩杀作用的部分为援;援前端为锋,上下有刃,后部向下转折为胡;援末及胡上穿索长孔为穿,穿后突起竖条为阑,阑上下端伸出为齿;阑后与援起平衡作用部分为内。石戈出现于新石器时代,青铜戈出现于二里头文化,战国时出现铁制戈戟。商代的青铜戈多无胡、直援,有直内、曲内、有銎等型式,至商末出现有胡甚至长胡。另有以玉或陨铁为援的,为礼仪用器。西周戈多短胡或中胡,有一至三穿。春秋、战国时胡进一步延长,有三至四穿,有的胡上有孑刺,内上加锋刃。一称无胡戈为瞿、三角援戈为戣,但未得普遍承认。战国晚期铁戟出现,戈逐渐淘汰,至汉时衰,成为仪仗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