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氏河

黄河下游故道之一。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堵河水决口瓠子以后不久,又于馆陶县(今属河北)北决,分为屯氏河,流经魏郡、清河、信都、勃海四郡,约在今东光县境归入正流。全长一千五百里。因广深与黄河正流相等,时人不分主次。故《汉书·地理志》金城郡河关县下记河水、魏郡馆陶县下记屯氏河,并作“东北至章武入海”。屯氏河与黄河正流分水达七十年之久,使兖州以南六郡无水忧(《汉书·沟洫志》)。至永光五年(前39)河水又在灵县鸣犊口(今山东高唐县南)决口,屯氏河遂淤绝。《水经注》中仍有屯氏河故渎,下游又支分为屯氏别河故渎,别河又支分为南、北二故渎入海。这些故渎当系永光后决徙所形成,具体时间无法详知。其流经地大致在今山东、河北两省接壤一带。隋炀帝开永济渠,其在今山东境内一段(即今卫河),一部分即利用屯氏河故道修浚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