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铢钱

汉代铸币。铜质。始铸于武帝元狩五年(前118),钱文曰“五铢”,重如其文,有周郭。初由中央、郡国共铸,亦称郡国五铢。元鼎二年(前115),京师铸赤仄钱,后废。至四年专由中央水衡都尉所属钟官、技巧(或曰均输)、辩铜三官署铸造五铢钱,称上林“三官钱”。自武帝元狩五年至平帝元始中,共铸五铢钱二百八十亿万余枚。新莽时禁用。东汉建武十六年(40),复行五铢钱。灵帝中平三年(186)又铸四出五铢,因钱背面有四道斜纹由穿孔四角直达外郭,故名。五铢钱为汉代行使时间最久、质地最好、数量最多的官铸货币。东汉以后各朝仍有沿用,至唐武德四年(621)始废。

四出五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