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学士院

官署名。唐初于翰林院设翰林待诏、翰林供奉,掌撰拟诏旨,批答表疏。开元二十六年(738)改翰林供奉为翰林学士,在宫中别建学士院为其居所,专掌机要诏命,职权甚重。肃宗以后又置翰林学士承旨为院长,虽非正式官署,不置属员,诸学士皆为使职差遣,实际上已成为宫廷秘书机构,并参与议政,有关军国机密重事的诏命(内制)皆由其撰拟下达,分中书省出令之职。五代后晋一度罢,旋复置。宋代置为正式官署,掌重大诏命撰述之事,以翰林学士承旨为长官,由翰林学士久任者充,不常置。翰林学士六员,不轻除授,常不满员;他官初入院,称直学士院,资深者始除学士;学士俱阙,以他官暂行院中文书,称翰林权直或学士院权直。西夏置,设学士、直学士,仿宋制。金天德三年(1151)置,以翰林学士承旨为长官,下设翰林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直学士,掌制撰词命,凡应奉文字,带知制诰衔;翰林待制、修撰,分掌词命文字,分判院事,不带知制诰衔;再下为应奉翰林文字。自侍读学士以下共二十四员,汉人十员,女真、契丹人各七员。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置,四年改并为“翰林兼国史院”。明置翰林院,无翰林学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