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察使

官名。唐始设,为监察官。后世因之,金以后转为司法官,兼监察官。唐景云二年(711)始置十道按察使,道各一人,分察天下。成为常设官员。开元二十年(732)改称采访处置使,乾元元年(758)又改称观察处置使,简称观察使。金承安四年(1199)改提刑司为按察司,设按察使一员,正三品,掌司事。明置为各省提刑按察司长官。正三品。别称臬司,敬称臬台。朱元璋建国前,即于各按察司分置。洪武十三年(1380)革,十四年复置。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凡纠察官邪,擒治贪酷,禁诘强暴,平谳刑狱,雪理冤枉,振扬风纪,均属其职。明初职任至重,中叶后各地多设巡抚,渐为承行之官。清因明制,各省设按察使,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与布政使同为督抚大员属吏。光绪时定各省按察使十八人(东三省除外),又新疆以镇迪道兼摄一人。宣统三年(1911),改为提法使,旋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