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辩思潮

春秋末和战国时期学术领域中以逻辑和认识论为内容的论辩。由于社会大变动,“名实相怨,绝而不交”(《管子·宙合》),出现“正名”之必要,名实之辩应运而生。春秋末孔子主张“正名”,老子主张“无名”,墨子主张“取名予实”,儒道墨三家开始了名实问题的争论。战国中期著名名家代表中,惠施主张“合同异”,重“”而轻“异”。公孙龙主张“离坚白”,重“异”而轻“”。墨家后学重视实用,提出“以名举实”的原则,认为辩说之目的在于“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处利害,决嫌疑”(《墨子·小取》)。规定出辟、侔、援、推等一系列逻辑概念,指出认识即主观对客观之“摹略”。荀子将名辩的基本问题归结为“名、辞、辩说”三方面,通过对名家各派评论,初步提出自己的逻辑学说体系,实际是对先秦名辩思潮作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