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笼

羌语俄鲁的音译,意为碉楼。《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记当时分布于川西北一带冉駹夷居住习俗云:“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为此词见于文献之始。此种建筑至今在羌族和阿坝藏族中仍很流行,一般都修筑在交通要道、山脊上或村寨中心,主要用于防御敌患。多为四方形,也有六角形或八角形的,下宽上窄,呈梯形,最高者达十三四层,高至十余丈。砌石工匠仅以乱石片和黄泥作原料,凭目测和经验信手砌成,可历数十年以至数百年而不倾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