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国将军

①官名。将军名号。东汉献帝建安元年(196) 置,拜伏完为之,仪比三司。三国、两晋沿之,魏、晋皆三品。十六国后秦、后凉、北凉亦置。南朝宋明帝泰始五年(469) 七月改名辅师将军,后废帝元徽二年(474) 六月复旧,三品。齐为小号将军。梁武帝天监七年(508) 罢,改置轻车至贞毅等五号将军代之。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三品上,二十三年改为从三品。北齐从三品。北周七命。隋初置为散号将军,从六品,炀帝大业三年(607) 罢。②明、清宗室爵名。明朝凡郡王长孙以外之诸孙,授此。清朝为十四等封爵的第十二等,其中又有一、二、三等之分。


1、杂号将军名,东汉置,掌征伐。《后汉书·孝献帝纪》:“(建安元年)封卫将军董承为辅国将军;伏完等十三人为列侯。”三国魏、吴皆置。《三国志·吴书·陆逊传》:“权大笑称善,加拜逊辅国将军,领荆州牧。”其后,晋、十六国后秦、后凉,南北朝皆置。隋初置,后罢。

2、封爵名。明制,郡王之孙封辅国将军。清朝为宗室封爵的第十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