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

在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侧,东与河南省接壤,东南和湖北省毗连。面积19292平方千米(市辖区2672平方千米)。人口237.5万(市辖区54.4万)。以商山、洛水得名。辖商州区和洛南、山阳、丹凤、商南、镇安、柞水6县。市人民政府驻商州区。秦时北部属内史,南部属汉中郡。西汉时东北部属弘农郡,西南部属汉中郡。东汉时大部属京兆尹,南部属南阳郡,西南部属汉中郡。三国魏时,大部属京兆郡,今镇安、柞水、山阳三县属魏兴郡。西晋泰始二年(266年)析京兆郡南部地于上洛县(今商洛市商州区)置上洛郡。北魏太延五年(439年)于上洛城置荆州,太和十七年(493年)改荆州为洛州。北周宣政元年(578年)洛州改名商州。隋大业三年(607年)改为上洛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为商州,天宝元年(742年)再改上洛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商州。历五代、北宋、金和南宋及元。元省上洛县入州。至明洪武七年(1374年)降商州为商县,成化十三年(1477年)复升县为商州。清雍正三年(1725年)升为直隶州。1913年降本州为商县,1914年属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9年设陕甘宁边区商雒分区,辖商县、雒南、丹凤、山阳、商南、镇安、柞水七县,属陕南行署区。1950年改设为商雒专区。1958年丹凤并于商县,柞水并于镇安后,辖五县。1961年复设丹凤、柞水二县,仍辖七县。1964年因“”字生僻,改雒为洛,名商洛专区。1969年改为商洛地区。1988年改商县为商州市。2001年撤销商洛地区,改设地级商洛市。原县级商州市改设商州区。原商洛地区所属的镇安、山阳、洛南、商南、丹凤、柞水六县并入。地处秦岭山地。洛河、丹江、金钱河、乾佑河、洵河是境内主要河流。洛河注入黄河,其余均属长江水系。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南温带半湿润气候过渡区。珍稀动物有羚羊、熊猫、苏门羚、锦鸡、长尾雉、林麝、青羊、豹、黑熊、大鲵等50多种。农产以玉米、小麦、水稻、油菜籽、花生为主,盛产核桃,产量居全国之冠。名产板栗、油桐和生漆。矿藏丰富,有铁、锰、钒、铝、锑、钨、铜、铅、锌、钼、镍、汞、金、银、锂、铍、铌、钽以及煤、大理石、黏土、钾长石、萤石、镁砂、蓝石棉、白石棉、石灰石、重晶石等。钾长石储量居全国前列,大理石矿藏为全省之首。工业有采矿、冶金、电力、煤炭、化工、机械、电子、建材、皮革、纺织、缝纫、食品等。有西界、商沙、洪箭、商赵、镇旬、洛华等主干公路。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唐李密冢、汉四皓墓、丰阳塔、龙山双塔、二郎庙、船帮会馆、塔云山、柞水溶洞、庾家河战斗纪念地、丰地沟、纪岩寺等。


【检索商洛市】 古籍全文检索:商洛市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