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心病缘由症治】 《灵枢》曰:邪在心,则病心痛,善悲,时仆眩。又曰: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素间》曰: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又曰: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也。又曰:大骨活,大肉陷,胸中气满,喘不休,内痛引肩项,期一月死,真脏脉见,乃与之期日。又曰: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又曰: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注曰:苦缓,心气虚也。又曰: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又曰:心病禁温食热衣。《难经》曰:忧愁思虑则伤心。仲景曰:心家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又曰:心伤者劳倦,则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脐上跳,其脉弦,此为心藏伤所致也。《难经》曰:外症面赤,口乾善笑,内症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期病烦心,心痛,掌中热而 有是者心也,无是者非也。

  【手少阴无腧】 《灵枢》曰:少阴者,心脉也,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其脏坚固,邪不能容,容则伤心,心伤则神去而死。故诸邪在於心者,皆在心包,心包者,心主之脉也,故少阴无腧。又曰:其外经病而脏不病,故独取其经於掌後锐骨之端,即神门也。

  【心绝候】 《灵枢》曰: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日笃,癸日死。仲景曰:形体烟煤,直视摇头者,此为心绝。《脉经》曰:心绝一日死,何以知之,肩息回视,立死,一云二日死。

  【心气滞涩保养法】 《保生秘要》曰:凡人气旺则血荣而润泽,气绝则血活而灭形。故气虚弱滞涩而成病,如滞於心,心为身之主,统领血海,故心血少则神不定,寝不安,百病集作。诸痛痒疮痍,皆属心火,当常呵以泄其火,吸以和其心,诸心切勿食,秽气触我灵,夏至夜半後,地气一阴生,大热勿食冷,受寒霍乱侵,并忌房中事,元气离命门,大抵当甚暑,人善於养心,则无秋患,时当饮六一灯心汤,豆蔻香茹水,醉饱勿顶风前卧,慎此则无患矣。

  【心脏修养】 《养生书》曰:常以四月五月朔望清旦,面南端坐,叩金梁九,漱元泉三,静思注想吸离宫赤色气入口,三吞之,闭气三十息。

  【心脏导引】 仙曰:可正坐,以两手作拳,用力左右互相筑各六度,又可正坐,以一手按 上,一手向下托空如重石,又以两手相叉,以脚踏手中各五六度,能去心胸间风邪诸疾,闭气,为之良久,闭目,三咽津,三叩齿而已。心之积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则令人烦心,身体胫股皆肿,环脐而痛,脉沉而芤,皆由心经气血两虚,以致邪留不去也,治宜活血凉血,散热通结(宜伏梁丸,)斯得之矣。

  【伏梁有二症】 《内经》曰:帝曰:病有小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为何病,可治否?岐伯曰:病名曰伏梁,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矣。帝曰:人有身体股 皆肿,环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於大肠,而着於膏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不可动之,动之为尿涩之类。此二病,同名而实异也。心痛 包络病,实不在心也。心为君主,不受邪,或君火衰盛,大寒触犯心君,亦或汗血冲心。素无心病,卒然大痛无声,咬牙切齿。舌青气冷,汗出不休,手足青过节,冷如冰,是为真心痛,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若不忍坐视,或使心经寒散,亦可死中求活(宜用猪心煎汤去渣,麻黄、肉桂、附子、乾姜。)如但爬床搔席,面无青色,四肢不厥,痛亦不至无声,即非真心痛,由包络捧心,或寒或痰,或虫或食,上干包络,脂膜紧急作痛,宜各从其类,审脉用药(总治宜必应汤。)夫心主诸阳,又主阴血,故因邪而阳气郁者痛,阳虚而邪胜者亦痛。因邪而阴血凝注者痛,阴虚而邪胜者亦痛。其痛分九种;曰食,必饱闷,噫败卵气,由食生冷,或食物过多也(宜青皮丸。)曰饮,必 心烦闷,时吐黄水,甚则摇身作水声,由伤水饮,痰涎积聚也(宜小胃丹、胃苓汤,热饮加黄连、甘遂,褰饮加肉桂、茯苓、苍术、半夏,)水饮流注胸膈痛(宜三花神佑丸。)曰风,因伤风冷,或肝邪乘心,两侸引痛也(宜羌活、荆芥等。)曰寒,外受寒,当温散,内受寒,当温利,久则寒必郁,当疏解(总治宜 )虚寒当温补(宜归脾汤加乾姜、肉桂、菖蒲,)肾寒乘心,痛则心悬如饥,泄利下重(宜五积散,)寒气客背哄之脉,则血脉涩,血脉涩,则血虚。血虚则痛,其哄注於心,故相引而痛(宜桂枝四七汤、神效散。)曰热,必身热,烦躁,掌热,口渴,便秘,面目赤黄,大热作痛,由积热攻心,或暑热入心也(宜金铃子散、剪红丸,甚者宜大承气汤,)痛不止,热未清也(宜清中汤。)曰悸,劳役则头面赤而下重,自烦发热,脉弦,脐上跳,心中痛,由心伤也(宜辰砂妙香散、加味四七汤。)曰血,脉必涩,壮盛人宜下(宜代抵当汤,)虚弱人须补而带行(宜四物汤加桃仁、穿山甲、肉桂心、蓬 降香,)饮下作呃,亦须行之(宜手拈散。)曰虫,必面色青黄有白斑,唇红,能食或食後即痛,或痛後即能食,或呕哕涎沫,或吐青水,凡吐水者虫痛,不吐水冷心痛也,虫心痛小儿多有之(上半月虫头向上,易治,先以鸡肉汁或蜜糖饮之,随服妙应丸或剪红丸。)曰疰,鬼疰也,必心痛,神昏卒倒,昏愦妄言,或口噤,由卒感恶也(宜苏合丸。)此所谓九种心疼也。顾经言心痛,未有不兼五脏者。经曰:厥心痛,与背相控,善瘛,如从後触其心。伛偻者,肾心痛也(宜神中保元、神圣复气汤。)腹胀胸满,胃 当心痛,上支两侸,咽膈不通,胃心痛也(宜草豆蔻丸、清热解郁汤。)如以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宜诃子散、复元通气散。)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宜金铃子散。)内外邪犯心之包络,或他脏之邪犯心之支脉,故心亦痛,此厥心痛也。谓之厥者,诸痛皆肝肾二经气逆上冲,又痛极则发厥也。但分寒热二种,手足厥逆,冷汗尿清,不渴,气微力弱而心痛,则寒厥心痛也(宜 F)身热足冷烦躁,脉洪大而心痛甚,则热厥心痛也(宜金铃子散、清郁散。)经又曰:阳明有馀,上归於心,滑则病心疝;心痛引少腹满,上下无定处,溲便难者,取足厥阴肝;心痛腹胀啬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阴脾;心痛短气,不足以息,取手太阴肺;心痛引背,不得息,取足少阴肾。以上皆他脏之病干之而作痛者,非心本经自病也,治法当兼用各脏药。经又曰: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此则包络受邪,痛在腑不在脏者也。经又曰:手少阳三焦脉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此则别络受邪,痛在络不在经者也。二者之痛,皆因怵惕思虑,伤神涸血而然(宜补心汤,)而亦有卒心痛,脉洪数者(宜黄连一两,煎汤顿服。)如按之痛减则为虚,宜酸收,不应辛散(宜归脾加乾姜、肉桂、菖蒲。)有心膈大痛,呕逆发厥,药不纳者,趁势以鹅毛探吐,痰尽而痛自愈,内服药(宜南星安中汤。)有蛔虫 心者,痛有休止,或吐蛔,蛔动则 心呕吐(宜乌梅丸、芜夷散。)心痛之不同如此。总之,七情之由作心痛,食积痰饮瘀血作胃痛,二语正是分明,曷言乎心痛由七情也。经云:喜则气散,怒则气上,忧则气沉,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除喜之气能散外,馀皆足令心气郁结而为痛也。然心痛亦有虚实,按之痛止者,虚也(宜叁术散;)按之痛反甚者,实也(宜栀萸丸。)凡痛,多用温散之药,独不可用补气血药,以气旺不通则痛愈甚也。

  【脉 法】 《脉诀》曰:心腹痛脉沉细宜,浮大弦长命必殂。又曰:沉弦细动,皆是痛症,心痛在寸,腹痛在关,下部在尺,脉象显然。丹溪曰:心痛左手脉数,热多也,脉涩,有死血也;右手脉紧实,是痰积也,脉大,必是久病也;两手脉坚实不大,便可下之,痛甚者,脉必伏。《正传》曰:心脉微急为痛,微大为心痹,引背痛,短而数或涩者心痛。

  【心痛症治】 《入门》曰:心痛引背,多属风冷;心痛呕泻,难以俯仰,多属热。丹溪曰:凡心胃痛,须分新久,若明知身受寒冷,口吃寒物而得者,於初得之时,当与温散,如桂枝四七汤之类,或温利之,如九痛元之类;若得之稍久,则成郁,郁久必生热,热久必生火,若温散温利,则助火添邪,由是方中多以山栀为热药之向导,则邪易除,正易复,痛易安。又曰:心胃痛,须用劫药,痛乃止。如仓卒散:山栀四十九枚连皮炒,附子一个炮去皮脐,共为粗末,每三钱,水一盏,酒半盏,煎七分,入盐少部服,加川芎一钱尤妙,能治气自腰腹间挛急疼痛,不可屈伸,痛不可忍自汗如洗,手足冷而垂死者。又如愈痛散:五灵脂、延胡索、蓬 良姜、当归等分,共为末,每二钱,醋汤调服,能治急心痛胃疼。又曰:心胃痛,用山栀劫药止之,又复发前药必不效,可加元明粉一钱服之,即止矣。

  【饮食禁忌】 丹溪曰:心胃痛,日数多,虽不吃饭,不死,若痛止便吃物,即复发,必须三五日服药,方可吃物。

  【导 引】 《保生秘要》曰:於足三里掐之九九,擦也九九,运行後央,痛气降而愈。

  【运 央】 《保生秘要》曰:行归元逐痛处,流行胃火,自然发散(此导引、运央二法,不但治心痛,兼治胃口痛。) 心痈 心热病也。经曰: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其发於他经者,且莫不由於心火,况本经积热,而即发於本经部位者乎。其所以致热之故,则必其平日好饮酒,或嗜食辛辣热物,以致日久凝聚,而生此症也。(宜先用凉血饮,次服加味十奇散。)

  【心痈症治】 《灵枢》日;巨阙(穴名)隐隐而痛者,心疽;上肉微起者,心痈也。《入门》曰:心痈者於胸乳间生蜂窠痈发。《灵枢》经所谓一名井疽,状如豆大,三四日起,不早治则入於腹,七日死,急用疏导心火之药,宜用清心丸、清心散、内固清心散、泻心汤。《疡科选粹》曰:心痈发胸乳间者,名井疽。若在鸠尾者,最紧要,系心热极盛者,当导心火,缓则不救。小便涩者,清心散,或凉膈散去硝黄,加白芷、花粉、木通、瞿麦。大便秘者,内固清心散,凉膈散去硝加白芷、花粉、生地。发於膺,名甘疽,其色青,状如谷实、瓜蒌,常苦寒热,不急治,十日死,死後出脓。治心病诸药要品及方五 心实宜降火清热(黄连 石膏 甘草 麦冬 牡丹皮 犀角滑石 竹叶 灯心 童便 如大便结燥,须大黄、芒硝,发狂谵语亦如之。)心虚宜益气补血(人叁 炙草 圆眼 茯神 金石斛 生黄 枣仁 丹叁 远志 五味子 鹿茸 丹砂 炒盐 琥珀 柏子仁 龙齿 金箔 牛黄 麦冬 代赭石 桔梗 竹沥 贝母 郁金陈胆星 钩钩 白芍 黄连 元叁 沙叁 竹茹 当归 黄 枸杞子 黄岑 黄柏 牡蛎天冬 紫石英 钱氏安神 补虚 水飞朱砂一两 麦冬 牙硝 寒水石 茯苓 山药 甘草各五钱 冰片二分半 蜜丸,每两作三十丸,每丸砂糖水化下。 醒心散 心虚热 人叁 麦冬 远志 茯神 五味子 石菖蒲 生地 等分长一 泻心汤 泻心热 黄连不拘多少,为极细末,每服二分半,或五分,或一钱,温水调下。 导赤散 心热 生地 木通 甘草各一钱 竹叶七片 此虽治心热,实小肠之药也。 十味导赤散 实热 黄连 黄岑 麦冬 半夏 茯苓 木通 生地 甘草 地骨皮各用五分 姜五片 此治心脏实热,一切口舌生疮、惊悸、烦渴诸症。附载仲景大法及分别标本方药 有馀为热(气牛黄、黄连、冰片、天竺黄;血,朱砂、生地、黄柏) 不足为寒(气,人叁、茯苓、乾姜、菖蒲;血,地黄、当归、肉桂) 心盛则生热(子能令母实,实则泻其子) 心虚热收内(母能令子虚,虚则补其母) 逆则多盛(大黄 川黄连) 大则病进(熟地黄 朱砂) 心悸(汗多,桂忮;少阴,柴胡;阴症,茯苓;杂病,朱砂) 痞闷(虚,半夏;寒,白 乾姜;湿,茯苓、泽泻;实,枳实;热,大黄、黄连;燥,木瓜、芍药) 痞(心下有水,枳实、泽泻、自 F心下无水,木瓜、芍药、旋覆花) 之心下痞(杂病,半夏、芍药;伤寒,甘草泻心汤) 下之侸下痛(虚,芍药、柴胡;实,牡蛎、柴胡) 一法,火郁则发之,渭汗之令疏散也。 标(黄连,子能令母实,实则泻其子) 本(地黄,先者,自病丁与丙同治)治伏梁方二 伏梁丸 总治 黄连一两半 人叁 厚朴各五钱 黄岑 桂枝 丹叁 茯苓各一钱 乾姜 菖蒲 巴霜 川乌各五分 红豆蔻二分蜜丸,服法详息贲症。 增损五积丸 通治 黄连 厚朴 川乌 乾姜 人叁 茯苓 药品分量加减制法俱详息贲症。治心痛方三十九 必应汤 类心痛 延胡索 香附 艾灰 归身 砂仁 姜 青皮丸 食痛 青皮 山楂 神僸 麦芽 草果 小胃丹 饮痛 芫花 甘遂 大戟 大黄 黄柏 白 @煎膏丸菔子大,临卧汤下一钱。欲利,空心服之。 胃苓汤 又 苍 @厚朴 陈皮 甘草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 肉桂 姜枣 @ 寒痛 白 @附子 甘草 归脾汤 虚弱 人叁 黄 当归 白术 茯神 枣仁 远志 桂圆 木香 甘草 姜 枣 金铃子散 热痛 金铃子 延胡索 痛止,当与香砂枳 Y。 剪红丸 又 蓬莪 @京三棱 雄黄 木香 尖槟榔 贯仲 乾漆 陈皮 大黄 糊丸,每五十丸,米汤下。 清中汤 大热 黄连 山栀 陈皮 茯苓 半夏 甘草 草豆蔻 姜 加味归脾汤 悸痛 人叁 黄 当归 白术 茯神 枣仁 远志 桂圆 木香 甘草 姜 枣 加菖蒲、肉桂。 代抵当汤 血痛 四物汤 虚弱 川芎 当归 白芍 生地 手拈散 呃痛 延胡索 五灵脂 草果 没药 等分为末,每三钱,热酒下。 妙应丸 虫痛 槟榔一两二钱 黑牵牛头末三钱 大黄 雷丸 锡灰 芜夷木香 使君子肉各一钱 葱白煎浓汤,露一宿,和丸栗米大,每四钱,五更葱汤下。如取寸白虫。以石榴根皮煎汤下,小儿服一钱或五分,天明取下虫物。此丸不损真气,有虫则下虫,有积即下积,有气即消气,一服见效。 苏合丸 疰痛 白术 犀角 诃子 朱砂 荜拨 香附 木香 檀香 沉香 丁香 麝香 安息香 薰陆香 苏合香油 补心汤 络痛 人叁 当归 茯神 远志 地黄 甘草 柏子仁 南星安中汤 膈痛 乌梅丸 蛔痛 乌梅十五个 黄连七钱半 当归 川椒 细辛 附子 人叁肉桂 黄柏各三钱 醋浸乌梅取肉;打和为丸,米饮下一二十丸。 芜夷散 又 芜夷 雷丸各五钱 乾漆一钱 共为末,温水调下二钱,小儿服五分。 三花神佑丸 因饮 五积散 因寒 桂枝四七汤 因寒 桂枝 半夏各二钱 洒白芍一钱半 茯苓 厚朴 枳壳各七分 人叁 紫苏叶 炙甘草各五分 姜三 枣二 九痛元 因冷 附子三两 吴萸 人叁 乾姜炮 巴霜各一两 狼毒五钱 蜜丸,梧子大,温酒下三五丸。 神效散 又 木香 青皮 陈皮 麦牙 枳壳 三棱 蓬 @神僸 肉桂 白芷 白芍 甘草 延胡索 补骨脂各七分 荜澄茄 丁香各三分 姜三 枣二 辰砂妙香散 悸痛 黄 山药 茯苓 茯神 姜远志各一两 人叁 桔梗甘草各五钱 辰砂三钱 木香二钱半 麝香一钱 每末二钱,莲肉汤下。 加味四七汤 又 半夏二钱 赤苓 厚朴各钱二分 茯神 苏叶各八分 姜 远志 炙甘草各五分 姜三 枣二 石菖半寸 大承气汤 实热 神保元 肾心痛 全蝎七个 巴霜十粒 木香 胡椒各二钱半 朱砂钱半为衣,蒸饼丸姜汤下五七丸。 神圣复气汤 水 先一日用酒柏、酒连、酒生地、枳壳,俱用新水浸,再用新水浸川芎、蔓荆子、细辛,以上七味各三分,又羌活、柴胡各一钱, 说 甘草各八分,半夏、升麻各七分,当归六分,郁李仁、防风、人叁各五分,附子、炮姜各三分,白葵花三朵去心碎,水五盏煎至二盏入黄 、草蔻各一钱,橘红五分,煎至一盏,乃入前浸两药,连水倾入,煎至一盏,去渣热服。 叁术散 因虚 人叁 白术 炮姜 白豆蔻 缩砂仁 丁香 陈皮 甘草各一钱 姜三片 加炒蚌粉二钱尤妙。 栀萸丸 气实 山栀两半 吴萸 香附各二钱半,蒸饼丸,生姜、生地煎汤下二三十丸。 草豆蔻丸 胃心痛 枳实二两 草蔻煨 白术各一两 麦芽 神僸 半夏各五钱 乾姜 青皮 陈皮各二钱 炒盐五分蒸饼丸白汤下。 清热解郁汤 又 山栀一钱半 枳壳 川芎 香附各一钱 炒黄连 苍术各七分 陈皮 姜炭 炙草各五分 姜三片煎服,戒饮食半日,一服即止。 诃子散 脾心痛 炮诃子 厚朴 炮姜 草果 陈皮 炒良姜 茯苓 神僸麦芽 炙草 等分为末,每三钱,入盐少部痛时煎服。 复元通气敬 又 白丑头末二两 穿山甲炙 炒茴香各一两五钱 去白陈皮延胡索 炙草各一两 木香五钱 共为末,每二钱,姜汤下。 清郁散 厥心痛 半夏 陈皮 苍术 茯苓 便香附 神僸 姜黄连 姜栀子各一钱 川芎六分 姜炭五分 炙草三分 姜三片 仓卒散 劫药 黑山栀四十九个 大附子一个炮 为粗末,每三钱,水酒盐少部煎服。 愈痛散 又 五灵脂 延胡索 蓬 @炒良姜 当归 等分为末,每二钱醋汤调服。 心头痛方 总治 歌曰:三个乌梅三个枣,七粒杏仁一处捣,麝香一粒用酒煎,永不心疼直到老。乌梅枣子俱去核,杏仁泡去皮尖,麝香如小绿豆部,共捣如泥,黄酒一杯,煎两沸,温服,正痛时服之,妇人尤神效,当时即止。治心痈方七 凉血饮 总治 木通 瞿麦 荆芥 薄荷 白芷 花粉 赤芍 麦冬 生地山栀 连翘 车前 甘草备八分 加灯心、竹叶。一名引兵先锋,能退潮止渴解热,令毒内消。 加味十奇散 又 人叁 黄 当归 肉桂 川芎 白芷 防风 桔梗 厚朴 甘草 乳香 没药 共为末,每三钱温酒调服,不饮酒麦冬汤下。此即十宣散加乳香、没药也,一名固垒元帅,不论已成末成,服之内消。年衰气弱者尤宜。 清心丸 又 黄连一两 茯神 赤苓各五钱 蜜丸米汤下。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此药主之。 清心散 又 远志 赤苓 赤芍 生地 麦冬 知母 甘草各一钱 姜三 枣二 加黄连尤效。 泻心汤 又 大黄钱半 黄连 黄岑 山栀 漏芦 泽兰 连翘 苏木各七分 内固清心散 又 白豆蔻 人叁 朱砂 赤苓 雄黄 绿豆 朴硝 甘草 皂角各一钱 冰片 麝香各一分 共为末,每一钱,蜜水调下。 凉膈散 又 连翘 山栀 大黄 薄荷 黄岑各七分 甘草一钱八分 朴硝四分 竹叶十片。

  怔忡源流(卑谍)怔忡,心血不足病也。人所主者心,心所主者血,心血消亡,神气失守,则心中空虚,怏怏动摇,不得安宁,无时不作,名曰怔忡。或由阳气内虚(宜人叁、黄 、白术、炙甘草、茯神。)或由阴血内耗(宜人叁、麦冬、当归、地黄、圆眼。)或由水饮停於心下,水气乘心,侮其所胜,心畏水不自安(宜茯苓、茯神、白术、半夏、橘红。)或急急富贵,戚戚贫贱,或事故烦冗,用心太劳,甚至一经思虑便动,皆当以养心血,调心气,清热豁痰为主(宜酌用清镇汤,)如心火炽,又须安神(宜安神丸。)或由汗吐下後,正气孱弱(宜人叁、黄 、白术、白芍。)或由荣卫俱涸,脉来结代,而心惕不宁(宜养心汤。)或由虚弱怔忡,而卧不安(宜枣仁汤。)或思虑多而怔忡,兼不寐、便浊(宜养荣汤。)或心虚怔忡而兼自汗(宜叁归腰子。)或由痰为火动,而时作时止(宜二陈汤。)或由忧愁悲苦,致心虚而动(宜归脾汤。)或由气郁不宣而致心动(宜加味四七汤加姜汁、竹沥。)或阴火上冲,怔忡不已,甚至头晕眼花,齿发脱落,或见异物,或腹中作声,急应滋阴降火,加养心之品(宜四物汤加知母、黄柏,)如久服降火药不愈,为无根失守之火(宜八味丸。)或由所求不遂,或过纵自悔,吁嗟夜语,真若有失(宜温胆汤加人叁、柏子仁,朱砂为衣,日进三服。)以上皆怔忡所致之由也。若心澹澹动,此系包络所生病(宜镇胞汤,)说心为君火,包络为相火,火阳主动,君火之下,阴精承之,相火之下,水气承之,则为生气而动得其正。若乏所承,则烦热而为心动,法当补其不足以安神气,未瘥,则求其属以衰之。若由於痰饮者,当用逐水消饮之剂(宜二陈汤、芎夏汤。)况乎各脏有痰,皆能与包络之火合动而为怔忡,随所犯而补泻之,更须调乎包络。若各脏移热於心,以致包络火动者,治亦如之。然则怔忡固由於虚,所以致此怔忡之症,则各有异,亦安可不察之哉。

  【脉 法】 《灵枢》曰:手厥阴之脉甚动,则心中澹谵大动。

  【怔忡形症】 《内经》曰:胆病者,亦心中澹澹,如人将捕。又曰:太阳司天,褰淫所胜,则病心澹澹大动,寒伤心主也。注曰:澹澹,水摇貌,此属水病。《直指》曰:心虚而停水,则胸中渗漉,虚气流动,水既上升,心火恶之,心不自安,使人有怏怏之状,是为怔冲。又曰:怔忡,因惊悸久而成也。《纲目》曰:怔忡,惕惕然心动而不宁,无时而作者是也。又曰:心澹澹动者,因痰动也,谓非惊怕而心自动也。《资生》曰:《内经》谓胃络名虚里,贯膈络肺,出左乳下,其动应衣,虚而有痰则动,更须臾发一阵热者是也。

  【怔忡治法】 《入门》曰:怔忡,因惊悸久而成也。痰在下,火在上,叁胡温胆汤加黄连、栀子、当归、贝母。气郁者,金箔镇心丸。停饮者,二陈汤加茯苓、槟榔、沉香、麦冬。《直指》曰:心下有水气怔忡,宜五苓散。《医鉴》曰:怔忡,亦曰怔忪,与惊悸同看,宜益荣汤、姜术汤、四物安神汤、朱雀丸、加味宁神丸、天王补心丹。 卑 心血不足病也。与怔忡病一类,其症胸中痞塞,不能饮食,如痴如醉,心中常有所歉,爱居暗室,或倚门後,见人即惊避无地,每病至数年,不得以癫症治之也(宜天王补心丹、人叁养荣汤、古庵肾丸。)治怔忡方二十二 清镇汤 劳心 茯神 枣仁 远志 菖蒲 石莲 当归生地 贝母 麦冬 柏子仁 如犀角、朱砂、西珀、龙齿、牛黄、麝香等,病深者方可酌加之,不得概用也。 安神丸 心火 黄连六线 朱砂五钱 生地二钱半 炙甘草 当归各二钱 养心汤 脉结代 黄 当归 茯神 茯苓 川芎 半夏各钱半 远志 枣仁 人叁 五味子 柏子仁各一钱 炙甘草五分 如觉胸中有声,便是停水,加赤苓、槟榔。 枣仁汤 虚弱 黄 枣仁 茯苓 远志 莲子各钱二分 人叁 当归 茯神各一钱 炙甘草 陈皮各五分 养荣汤 思虑 当归 小草 黄 枣仁 茯神 木香 人叁 白芍 麦冬 炙甘草 柏子仁各一钱 叁归腰子 虚弱 人叁 归身各五钱 猪腰一只,去筋膜细切,同煎,并腰子药汁食之。 二陈汤 痰火 茯苓 陈皮 半夏 甘草 芎夏汤 心动 加味四七汤 气郁 半夏二钱 赤苓 厚朴各钱二分 苏叶 茯神各八分 姜远志 炙甘草各五分 石菖蒲半寸 姜七片 枣二枚 归脾汤 忧愁 人叁 黄 当归 白术 茯神 远志 枣仁 龙眼 木香 炙草 姜 枣 四物汤 阴火 川芎 当归 白芍 生地 八味丸 游火 熟地 山萸 山药 丹皮 泽泻 茯苓 肉桂 附子 温胆汤 包络动 人叁 茯神 远志 朱砂 金石斛 生地 麦冬 枣仁 甘草 五味子 柏子仁 叁胡温胆汤 痰火 香附二钱四分 橘红钱二分 半夏 枳实 竹茹各八分人叁 茯苓 柴胡 麦冬 桔梗备六分 甘草四分 姜三 枣二 此即加味温胆汤,能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涎与气搏,变生诸症。 金箔镇心丸 气郁 胆星一两 朱砂 西珀 天竺黄各五钱 牛黄 雄黄 真珠各二钱 麝香五分 蜜丸,每两作三十丸,金箔为衣,薄荷汤下一丸。兼治癫 、惊悸、怔忡,一切痰火之疾。 五苓散 水气 肉桂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 益荣汤 统治 黄 当归 小草 枣仁 麦冬 茯神 白芍 柏子仁 紫石英各一两 木香 人叁 甘草各五钱 上锉,每七钱加姜五枣二煎服。此方专治思虑过度,耗伤心血,恍惚怔忡一切之症。 姜 @又 白姜 生白术 赤苓 半夏曲各二钱 桂皮 甘草各二钱 上锉,每五钱加姜三枣二煎服。此治虚人停饮怔忡。 四物安神汤 又 当归 白芍 生地 熟地 人叁 白术 茯神 枣仁 黄连炒 柏子仁炒 麦冬 竹茹各七分 枣二枚 炒米一撮 乌梅一个 另研辰砂五分冲服。此治心中无血,如鱼无水,怔忡跳动之症。 朱雀丸 又 茯神二两 沉香五钱 蒸饼丸,辰砂五钱为衣,人叁汤下五十丸。此治心神不定,恍惚健忘,火不下降,时复振跳之疾。 加味宁神丸 又 生地两半 当归 白芍 茯神 麦冬 陈皮 贝母各一两姜远志 川芎各七钱 枣仁 黄连 甘草各五钱 蜜丸,辰砂为衣,枣汤下五七十丸。此治心血不足,惊悸怔忡,健忘恍惚,一切痰火之疾。 天王补心丹 又 酒生地四两 酒黄连二两 石菖蒲一两 人叁 酒当归 天冬 麦冬,五味子 枣仁 柏子仁 元叁 丹叁 茯神 桔梗 远志各五钱 蜜丸,辰砂为衣,临卧竹叶灯心汤下。此能宁心保神,令人不忘,除怔忡,定惊悸,养育心神。治卑 方三 人叁养荣汤 统治 白芍钱半 人叁 黄 陈皮 肉桂 当归 白术 炙甘草各一钱 熟地 五味子 茯苓各八分 远志五分 姜三 枣二 天王补心丹 又 见上。 古庵心肾丸 又 熟地 生地 山药 茯神各三两 当归 泽泻 盐酒炒黄柏各一两半 山萸 杞子 酥炙龟板 牛膝 黄连 丹皮 酥炙鹿茸各一两 生甘草五钱蜜丸,朱砂一两为衣,空心盐汤或温酒下。此治劳损心肾虚,而乍热、惊悸、怔忡、遗精、盗汗、目暗、耳鸣、腰痛、脚痿之疾。久服乌须黑发,令人有子。

  惊悸悲恐喜怒忧思源流 惊者,心与肝胃病也。《内经》言:惊属之肝胃,但心气强者,虽有危险,触之亦不为动,惟心气先虚,故触而易惊也。然则因所触而发为惊者,虽属肝胃,受其惊而辄动者,心也,故惊之为病,仍不离乎心。其由乎肝者,何也?肝属木、属风,风木多震动,故病惊骇也。其由乎胃者,何也?胃多气、多血,血气壅则易热,热故恶火而易惊。且胃气厥,则为忧惧,故恶人之烦扰而惊。阳明属土,土畏木,故闻木声而惊也。大抵惊之因,多由於外,或耳闻大声,或目见异物,遇险临危,当其外有所触,心忽一虚,神气失守,神去则舍空,舍空则液与痰涎着於包络之间(宜控涎丹加朱砂、远志,)多致目睛不转,不能言,短气,自汗体倦,坐卧不安,多异梦,忽惊觉多魇(宜温胆汤、独活汤、琥珀养心丹。)与悸恐不同,若因大惊而病者,脉必动如豆粒(寸脉止而复来曰动,)而无头尾,急当镇定之(宜黄连安神丸。)有由肾虚而惊者(宜人叁、黄 、当归、白术、元叁、陈皮、黄柏。)有由胆虚而惊者(宜人叁、枳壳、肉桂、五味子、枣仁、熟地、杞子、柏子仁。)有由肝胆俱虚,百药不效者,须补肾(宜酒化鹿角胶,空腹廿五钱,极效。)古人谓肝无虚,不可补,补肾正补肝也。有被物惊,心跳不宁者(宜秘方。)有心气不足,神不定而惊者(宜妙香散。)有肝虚受风,卧若惊状者(宜珍珠母丸。)有血虚而惊者(宜朱砂安神丸。)有由痰盛而惊者(宜加味定志丸。)有思虑过度者(宜清心补血汤。)有气血俱虚者(宜养心汤。)皆当求其端而治之,而惊始可安矣。

  【脉 法】 《脉诀》曰:心中惊悸,脉必结代。《正传》曰:寸口脉动而弱,动为惊,弱为悸。又曰:肝脉动暴,有所惊骇。《得效》曰:惊则脉颤,颤者动也。《入门》曰:惊伤胆,则脉动。

  【惊病形症】 《内经》曰:血并於阴,气并於阳,故为惊狂。《纲目》曰:惊者,心卒动而不宁也。《三因》曰:因事有所大惊而成者,名曰心惊胆摄,病在心胆经,其脉必大动。丹溪曰:惊悸者,有时而作,大概属血虚与痰,瘦人多是血虚,肥人多是痰饮,时觉心跳者亦是血虚。 《入门》曰:惊悸因思虚过度及大惊恐而作,甚则心跳欲厥。又曰:惊悸当补血安神,宜静神丹、宁志元;若气郁惊悸,宜交感丹、加味四七汤。《正传》曰:心虚而痰郁,遇险临危,触事丧志,使人有惕惕之状,是为惊悸。 悸者,心痹病也。非缘外有所触,自然跳动不宁,其原由水衰火旺,故心胸躁动(宜天王补心丹。)或水停心下,心为火而恶水,故筑筑跳动不自安(宜茯苓饮子、半夏麻黄汤。)或汗吐下後,正气虚而悸不得卧(宜温胆汤。)此皆病之由也。总而论之,要不外乎心伤火动、火郁痰生二语,其为症状,舌强,恍惚,善悲。丹溪以血与痰概之(虚宜天王补心丹,痰宜辰砂远志丸,)可以识其端矣。

  【悸病形症】 仲景曰:心悸者,水惧火也,惟肾欺心,故为悸。伤寒饮水多,必心下悸。又曰: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三因》曰:五饮停畜,闭於中 ,使人惊悸,属饮家。《纲目》曰:水饮为症,必头眩心悸。 悲者,心肝两虚病也。凡人心气虚,神失所守,肝虚又不能生之,则志不能伸,已无畅遂之致,而金来乘木,肺气复与相并,肺本主悲,故遂生悲病也。所谓善悲者,不必实有可悲之事,心中只是怏悒不快,虽遇可喜,亦只强为欢笑而已(宜加味温胆汤、安神补心汤。)

  【脉 法】 《得效》曰:悲则脉结,或云紧。《入门》曰:悲伤心包,则脉必紧。

  【悲病原由】 《内经》曰:肺在志为悲。又曰:心虚则悲,悲者则忧。又曰:精气并於肺则悲。又曰:悲则气消。又曰:肺主杀,故其志为悲。《灵枢》曰:悲哀动中则伤魂。又曰: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 恐者,心肾肝胃病也。心藏神,神伤则心怯而恐,火伤水也。胃属土,肾属水,土邪伤水则为恐。肝者,肾之子,水强则胆壮,水衰则血虚,故易恐。而恐者,又肾之情志,故心肝胃三经,皆有恐病,其原莫不由於肾也。此则《内经》之旨也。故恐病由心者,宜镇其神(宜定志丸加金银箔、琥珀、犀角、龙齿等;)恐病由肾者,宜壮其气(宜四君子汤倍茯苓;)恐病由胆与肝者,宜养其阴(宜酸枣仁汤去黄 、莲肉,加山萸、丹皮、白芍;)恐病由肾本经伤者,宜壮其水(宜人叁散去肉桂,加牛膝、远志。)

  【脉 法】 《得效》曰:恐则脉沉。《入门》曰:恐伤肾,则脉必沉。《脉经》曰:人恐怖,其脉何状?师曰:脉形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脱色也。又曰:人楚者,其脉何类?师曰: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也。

  【恐病原由】 《内经》曰:肾在志为恐。又曰:胃为恐。注云:胃热则肾气微弱,故为恐。又曰:精气并於肾则恐,由心虚而肾气并之,故为恐。 《灵枢》曰:足少阴之脉病,善恐。又曰:恐惧而不解,则伤精。又曰:恐者,神散荡而不收。又曰:恐则气下。注云:上焦固禁,下焦气远,故气不行矣。子和曰:肝藏血,血不足则恐。《纲目》曰:恐与惊相似,然惊者,为自不知也;恐者,为自知也。说惊者,闻声乃惊;恐者,自知如人将捕之状,及不能独自坐,不能独自卧,或夜必用灯者是也。 喜者,心肺二经病也。凡人心有所乐则动,动而其气达於外为喜。其气,即肺气也,肺气舒鬯,喜乃以成,然是喜也。或触乎事,或因乎境,为情之正,《中庸》所谓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者是也。若过其节,则情荡而不能收,心肺二脏俱伤矣。二脏既伤,而病於是作矣(宜定志丸加天冬、麦冬。)顾安可逞情怒志为哉。

  【脉 法】 《得效》曰:喜则脉散。《入门》曰:喜伤心,则脉虚。

  【喜病原由】 《内经》曰:心在志为喜。又曰:心实则笑,笑则喜。(鳌按:心实者,邪气实於心也,邪气,或痰或火是也。)又曰:暴喜伤阳。又曰:喜怒伤气。又曰: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又日;喜则气缓,说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灵枢》曰:喜乐者,神荡散而不藏。又曰: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为肺神也。 怒者,肝胆病也。怒本情之正,惟发不中节,则肝胆之气横逆,而二经遂伤,且木盛克土,久必伤脾,怒所以为病也。程子云:因是人有可怒之事而怒之,圣人之心本无怒,如此用怒,便是情之正,便是发而中节之和,岂至成病。今所谓怒者,以肝胆属木,木性本直,木势必伸,稍有所郁,不能遂其直达之性,不能顺其上伸之势。因激而成怒,则此怒已非情之正,已非中节之和,即其怒已是病。况木郁则激,激则横,横则变生诸症,有不可意计测者矣。程子又云:治怒为难,惟克己可以治怒,此圣贤治怒之法也。馀亦云:治怒为难,惟平肝可以治怒,此医家治怒之法也,言肝而胆在其中(宜香甘散。)

  【脉 法】 《得效》曰:怒则脉激。《入门》曰:怒伤肝,则脉必濡。

  【怒病原由】 《内经》曰:肝在志为怒。又曰:暴怒伤阴。又曰:大怒则气绝而血菀於(上菀、郁也,)使人薄厥。又曰:血并於上,气并於下,心烦惋善怒。又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矣。又曰:胆为怒。《纲目》曰:怒在阴阳,为阴闭遏而不得伸也。 忧者,肺与脾病也。肺居华说之顶,下通心肝之气,心有所愁苦而不乐,则上搏乎肺而成忧,故忧为肺病。肺与脾同称太阴,同行气以给众脏,肺既成忧病,则闭结不解,气固於内而气不通,气不通,则大小便闭而伤脾,故忧又为脾病(宜静神丹、归脾汤。)

  【脉 法】 《得效》曰:忧则脉涩。《入门》曰:忧伤肺则脉必涩。

  【忧病原由】 《内经》曰:肺在志为忧,忧则气沉。《灵枢》曰:愁忧不解则伤意,意为脾神也。又曰:忧则隔塞否闭,气脉断绝,而上下不通也。 思者,脾与心病也。脾之神为意。意者,心之所发也。由发而渐引焉曰思,则当其发属在脾,及其思属在心。故玄晏先生曰:思发於脾而成於心也。《中庸》曰: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论语》曰:君子有九思。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是思固不可不用者,然思之太过,则流荡失节,必至伤神,神伤,百病蜂集矣,其何以堪。故或有劳心思虑,损伤精神,致头眩目昏,心虚气短,惊悸烦热者(宜清心补血汤。)有思虑伤心,致心神不足,而不能寐者(宜养心汤。)有忧思过度,令人惕然心跳动而不自安者(宜静神丹。)有思虑太甚,致心气不足,忽忽善忘,恐怯不安,梦寐不祥者(宜定志丸。)有思虑太甚,心血耗散,竟至怔忡恍惚者(宜益荣汤。)有因思劳伤心脾,致健忘失事,言语颠倒如痴者(宜归脾汤。)有思力太猛,心神失守,致痰涎聚於心包,渐成痴癫者(宜加味茯苓汤。)凡此皆思之病也,皆过用其思之病也。乃若过用其悲忧恐惧,亦有类於此者,治法大约可以相叁。

  【脉 法】 《得效》曰:思则脉沉,一云结。《入门》曰:思伤脾,则脉必结。又曰:凡七情之脉,惟气口紧盛而已,细分之,乃有如此等项之不同也。

  【思病原由】 《内经》曰:脾在志为思。又曰:思则气结。注云:聚心不散,故气亦停留而结也。《灵枢》曰: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又曰: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也。治惊方十四 控涎丹 去痰 甘遂 大戟 白芥子 等分糊丸,淡姜汤下七丸。 温胆汤 凉魇 半夏 枳实 竹茹 陈皮 茯苓 甘草 姜 枣 黄莲安神丸 大惊 黄连 朱砂 生地 甘草 归头 秘 方 物惊 猪心一个,劈开,入朱砂於内,纸包火煨熟,食之大效。 朱砂安神丸 血虚 黄连六钱 甘草 生地各三钱半 当归二钱半 朱砂一钱半 蒸饼丸,黍米大,津唾咽二三十丸。 加味定志丸 痰盛 茯苓三两 远志 石菖蒲各二两 人叁一两 琥珀 郁金各五钱 朱砂为衣。 清心补血汤 思虑 人叁 当归 茯神 白芍 枣仁 麦冬 川芎 生地 陈皮 山栀 炙草 五味子 妙香散 神虚 麝香一分 木香二分半 远志肉 黄 山药 茯苓 茯神各一钱 人叁 桔梗 甘草各五分 朱砂三分 珍珠母丸 肝虚受风 珠母 熟地 当归 人叁 枣仁 犀角 茯苓 沉香 龙齿 柏子仁 朱砂为衣,蜜丸,薄荷,金银器煎汤下三钱。 养心汤 气血虚 茯苓 茯神 当归 生地 姜远志 黄 各八分 柏子仁 川芎 枣仁各七分 半夏曲六分 炙甘草 肉桂各三分 五味子十四粒 停水怔忡加赤苓、槟榔。 静神丹 养血 酒当归 酒生地 姜远志 茯神各五钱 石菖薄 黄连各二钱半 朱砂二钱 牛黄一钱 金箔十五片 猪心血和丸,黍米大,金箔为衣,灯心汤下五十丸。 宁志元 又 人叁 茯苓 茯神 山栀 琥珀 当归 枣仁 酒远志各五钱 乳香 朱砂 石菖蒲各二钱半 蜜丸枣汤下三十丸。 交感丹 气郁 香附一斤 长流水浸三日炒 茯神四两 蜜丸,弹子大,每一丸细嚼,再以制香附、茯神、甘草各一钱水煎,名降气汤送下。 加味四七汤 又 半夏二钱 赤苓 厚朴各一钱二分 茯神 苏叶各八分 姜远志 炙甘草各五分 姜七片 枣二枚 石菖蒲半寸治悸方五 天王补心丹 水衰火旺 人叁 当归 天冬 柏子仁 五味子 麦冬 丹叁元叁 茯苓 枣仁 远志 桔梗 生地 黄连 蜜丸。 茯苓钦子 水停 茯神 麦冬 赤苓 半夏 橘红 槟榔 沉香 甘草半夏麻黄丸 又 半夏 麻黄 等分蜜丸,日三服,每服一钱。 温胆汤 正虚 方详上。 辰砂远志丸 痰涎 辰砂 远志 人叁 茯神 石菖蒲各五钱 川芎 山药 铁粉 麦冬 半夏曲 细辛 天麻 白附子 南星各一两 生姜五两打汁,入水煮糊丸,朱砂为衣,临卧姜汤下一钱。治悲方二 加味温胆汤 总治 半夏 枳实 竹茹各八分 香附二钱四分 陈皮一钱二分 人叁 茯苓 柴胡 麦冬 桔梗各六分 甘草四分 姜三片 枣二枚 此即叁胡温胆汤。 安神补心汤 又 当归 生地 茯神 黄岑各一钱三分 麦冬二钱 白芍 白术各一钱 远志 枣仁各八分 川芎七分 元叁五分 甘草三分治恐方四 定志丸 心恐 人叁 菖蒲 茯苓 茯神 远志 白 @麦冬 朱砂 四君子汤 胃恐 人叁 茯苓 白术 甘草 酸枣仁汤 肝恐 枣仁 远志 黄 莲肉 人叁 当归 茯苓 茯神 陈皮 甘草 姜 枣 心经有热加黄连、生地、麦冬、木通。 人叁散 肾恐 人叁 枳壳 桂心 甘菊 茯神 山萸 五味子 杞子各七钱半 柏子仁 熟地各一两 黄为末,酒下二钱。治喜方一 定志丸 总治 方详上。治怒方一 香甘散 总治 香附 甘草各一两 共为末,每三钱,白汤下。治忧方二 静神丹 总治 方详上。 归脾汤 又 当归 龙眼 枣仁 远志 人叁 黄 茯神 白术各一钱 木香五分 甘草三分 姜五 枣二治思方七 清心补血汤损伤 人叁一钱二分 当归 白芍 茯神 枣仁 麦冬各一钱 川芎 生地 黑山栀 炙甘草 陈皮各五分 五味子十五粒 此方一名补血汤,又名当归饮。 养心汤 不寐 茯苓 茯神 当归 生地各一钱 蜜黄 姜远志各八分 柏子仁 川芎 枣仁各七分 半夏曲六分 人叁五分 炙甘草 肉桂各三分 五味子十四粒 姜三片 怔忡加槟榔、赤苓。 静神丹 心跳 方详上。 定志丸 恐怯 人叁 茯苓 茯神各三两 菖蒲 姜远志各二两 朱砂一两半为衣 蜜丸。 益荣汤 恍惚 黄 当归 小草 枣仁 柏子仁 麦冬 茯神 白芍 紫石英各一两 木香 人叁 甘草各五钱用末七钱,加姜五枣二煎服。 归脾汤 伤心脾 方详上。 加味茯苓汤 痰聚 人叁 半夏 陈皮各一钱半 益智仁 茯苓 香附各一钱 甘草五分 姜三片 乌梅一个

  烦躁健忘源流 烦躁,心经热火病也。内热心烦曰烦。故烦者,但心中郁烦也,外热身躁。故躁者,并身处热躁也。内热属有根之火,其原本於热,凡但烦不躁,及先烦後躁者,皆易治;外热属无根之火,其原本於寒,几但躁不烦,及先躁後烦者,皆难治。伤寒亦有烦躁症,及先躁後烦者,皆难治。伤寒亦有烦躁症,其所主属肺肾二经,与此心经主病者不同。故伤寒之烦,气也,火入於肺也。伤寒之躁,血也,火入於肾也。若诸虚烦热,又与伤寒相似但不恶寒,身头皆不痛,脉不紧数耳,切不可汗下,误攻必害。 即心经所主烦躁而历言之:有身不热,头昏口乾不寐者,是心虚烦(宜人叁竹叶汤。)有烦热误汗,热益甚,致呕者(宜陈皮汤。)有内热头痛,气短心闷乱者(宜竹茹汤。)有烦热,睡卧不宁者(宜远志汤。)有忧思成虚烦劳病者(宜小草汤。)有肾虚心躁烦,下部瘦弱,小便痛者(宜八味丸。)其不得一例视之也明矣。若夫伤寒烦躁,另详本条。

  【烦躁原由】 《内经》曰:夏脉者,心也,不及则令人烦心。又,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 健忘,心肾不交病也。心不下交於肾,则浊火乱其神明。肾不上交於心,则精气伏而不用。火居上,则因而为痰;水居下,则因而生躁。故惟补肾而使之时上,养心而使之善下,则神气清明,志意常治,而自不健忘矣。其为症,可枚举也:或思虑过度而病在心脾(宜引神归舍丹、归脾汤。)或素多痰饮(宜茯苓汤。)或痰迷心窍,言语如痴而多忘(宜导痰汤送下寿星丸。)或精神短少(宜人叁养荣汤。)或上盛下虚(宜养心汤。)或上虚下盛(宜龙眼汤。)或心火不降,肾水不开,神志不宁(宜朱雀丸。)或勤政劳心,读书刻苦(宜安神定志丸。)或禀赋阴魄不足,神志虚扰(宜定志丸、孔圣枕中丹。)或年老神衰而善忘(宜加减固本丸。)健忘之故,约略尽矣。

  【健忘原由症治】 《灵枢》曰:上气不足,下气有馀,肠胃实而心肺虚,虚则荣卫留於下,久之不以时上,故易忘也。又曰:肾盛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渐忘其前言。《内经》曰:血并於下,气并於上,乱而善忘。丹溪曰:健忘精神短少者多,亦有痰者。《入门》曰:怔忡久则健忘,由心脾血少神亏也。《医鉴》曰:健忘者,陡然而忘其事,尽心力思量不来也,主心脾二经,治法必先养心血理脾土,以宁神定志药调理之。治烦躁方六 人叁竹叶汤 心虚 竹叶 人叁 甘草 熟半夏 麦门冬 石膏粳米或去石膏,加茯苓、淮小麦亦可。 陈皮汤 误汗 陈皮 甘草 人叁 竹茹 竹茹汤 内热 麦冬 小麦 炙甘草 人叁 熟半夏 茯苓 竹茹 远志汤 烦热 远志 黄 当归 麦冬 人叁 金石斛 茯神各七分 甘草五分 甚者加竹叶、知母。 小草汤 忧思 小草 黄 当归 麦冬 金石斛各一钱 人叁 枣仁各钱二分 炙甘草五分 加竹叶 八味丸 肾虚 熟地 山萸 山药 丹皮 茯苓 泽泻 肉桂 附子治健忘方十三 引神归舍丹 心脾 胆星二两 朱砂一两 附子七钱 猪肉血丸,黍米大,每五十丸,萱草根汤下。 归脾汤 又 龙眼 人叁 黄 当归 白术 茯神 枣仁 远志 木香 甘草 姜 枣 茯苓汤 痰饮 半夏 陈皮 茯苓 甘草 香附 益智仁 人叁各一钱 乌梅一个 竹沥二匙 姜汁二匙 导痰汤 痰迷 半夏 南星 赤苓 枳实 陈皮 甘草 姜 寿星丸 又 姜远志 人叁 黄 白术 甘草 当归 生地 白芍 茯苓陈皮 肉桂 胆星 琥珀 朱砂 五味子 猪心血、姜汁糊丸 加减固本丸 老人 熟地 天冬各一两半 麦冬 炙甘草 茯苓各一两 人叁 石菖蒲 远志 朱砂各五钱 蜜丸。此方兼治中风後善忘。 人叁养荣汤 神短 白芍一钱半 人叁 黄 陈皮 肉桂 炙甘草 当归 白术各一钱 五味子 熟地 茯苓各八分 远志五分 姜 枣 养心汤 上盛 天冬 麦冬 菖蒲 远志 白术 熟地 人叁 茯神 牛膝 当归 黄 木通 龙眼汤 上虚 龙眼 丹叁 人叁 远志 麦冬 茯神 黄 甘草 升麻 柴胡 朱雀丸 心肾不交 沉香一两 茯神四两 人叁三两 蜜丸。 安神定志丸 劳心 人叁 白术 茯苓 茯神 菖蒲 远志 麦冬 枣仁 牛黄 朱砂 龙眼熬膏加蜜丸,日三服 定志丸 禀弱 人叁 茯苓 茯神各三两 菖蒲 远志各二两 朱砂一两半为衣,蜜丸。 孔圣枕中丹 又 鳖甲 龙骨 远志 菖蒲

  不寐多寐源流(梦魇) 不寐,心血虚而有热病也。然主病之经,虽专属心,其实五脏皆兼及也。说由心血不足者,或神不守舍,故不寐(宜归脾汤、琥珀养心丹。)有由肝虚而邪气袭之者,必至魂不守舍,故卧则不寐,怒益不寐,以肝藏魂、肝主怒也(宜珍珠丸。)有由真阴亏损,孤阳漂浮者,水亏火旺,火主乎动,气不得宁,故亦不寐,何者?肺为上窍,居阳分至高,肾为下窍,居阴分最下,肺主气,肾藏气,旦则上浮於肺而动,夜则下入於肾而静,仙家所谓子藏母胎,母隐子宫,水中金也,若水亏火旺,肺金畏火,不纳肾水,阴阳俱动,故不寐,法宜清热(宜六味丸加知、柏。)有由胃不和者,胃之气本下行,而寐亦从阴而主下,非若寤之从阳主上,今胃气上逐,则壅於肺而息有音,得从其阴降之道,故亦不寐(宜橘红、甘草、金石斛、茯苓、半夏、神麦、山查。)总之,不寐之由,在肝则不快之状多见左,在肺则不快之状多见於右,在心则不快之状多见於上部之中,在胃则不快之状多见於胸腹之中,在肾则不快之状多见於下部之中,须分经而治。若因杂症所致,及传经移邪,又当细究。试详言之:劳心之人多不寐(宜养心汤治之。)年高之人多不寐(宜六君子汤加黄 、枣仁。)痰多之人多不寐(宜温胆汤。)虚烦之人多不寐(宜酸枣仁汤。)此其大较也。而亦有通宵不寐者(宜安卧如神汤。)有寐即惊醒者(宜鳖甲羌活汤。)有喘不得寐者(宜苏子竹茹汤。)有虚劳烦热不寐者(宜枣半汤。)有肝虚惊悸不寐者(宜四君子汤加白芍、枣仁。)有大病後虚烦不寐者(宜二陈汤加芡实、竹茹。)有方卧即大声鼾睡,少顷即醒,由於心肺有火者(宜加味养心汤,)有不能正偃,由於胃不调和者(宜和胃汤。)兼肺气盛,必泻肺(宜叁白散。)有劳心胆冷,夜卧不寐者(宜定志元加枣仁、柏子仁,朱砂、乳香为衣,或加味温胆汤。)有癫狂病发,火盛痰壅不寐者(宜辰砂散。)有伤寒吐下後,虚烦不寐者(宜酸枣汤。)有心胆俱怯,触事易惊,梦多不祥,虚烦不寐者(宜温胆汤。)有失志郁抑,痰涎沃心,怔忡不寐者(宜温胆汤、加味温胆汤、加味二陈汤。)有思虑过度,因脾主思,致脾经受邪,两手脉缓,经年累月不寐者(宜益气安神汤。)有神气不宁,每卧则魂魄飞扬,觉身在床而神魂离体,惊悸多魇,通夕不寐者,此名离魂症,由肝藏魂,肝虚邪袭,魂无所归,故飞扬离体也(宜前後服真珠母丸、独活汤。)不寐之症状,固如此其多矣,说可忽乎哉。总之,怔忡以下诸病,都缘痰涎沃心,心气不足,以至变生种种。若凉心太过,则心火愈微,痰涎愈盛,渐至难治,故必以理痰顺气、养心安神为第一义。

  【不寐原由形症】 《灵枢》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润,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不精而夜满。老者之气衰,其肌肉活,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荣气衰少而卫气内伏,故昼不精而夜不眠。《内经》曰: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藏有所伤,及精有所倚,人不能知其病,则卧不安。又曰:肺者藏之说也,肺气盛则肺大,不能偃卧。又曰:胃不和则卧不安,夫不得卧而喘也,是水气之害也。郑康成曰:口鼻之呼吸为魂,耳目之聪明为魄,以耳目与口鼻对言,则口鼻为阳,耳目为阴。以耳目口鼻与藏府对言,则耳目口鼻为阳,藏府为阴。故阳气行阳分二十五度於身体之外,则耳目口鼻皆受阳气,所以能知觉视听动作而寤矣。阳气行阴分二十五度於脏府之内,则耳目口鼻无阳气运动,所以不能知觉而寐矣。《回春》曰:伤寒及杂病多睡者,阳虚阴盛也。无睡者,阴虚阳盛也。喜明者属阳,元气实也。喜暗者属阴,元气虚也。睡向外者属阳,元气实也。睡向壁者属阴,元气虚也。《纲目》曰:人卧则血归於肝,今血不静,卧不归肝,故惊悸而不得卧也。 多寐,心脾病也。一由心神昏浊,不能自主;一由心火虚衰,不能生土而健运。其原有如此者,试言其症状:体重或浮而多寐,湿胜也(宜平胃散加防风、白术。)食方已,即困倦欲卧,脾气弱,不胜食气也,俗名饭醉(宜六君子汤加山查、神僸、麦芽。)四肢怠惰而多寐,气弱也宜人叁益气汤。)长夏懒怠,四肢无力,坐定即寐,肺脾两经之气本弱,复为炎暑所逼也(宜清暑益气汤。)病後多眠,身犹灼热,馀邪未清,正气未复也(宜沈氏葳蕤汤。)狐惑症舌白齿晦,面目乍白乍赤乍黑,变异无常,四肢沉重,默默多眠,大病後肠胃空虚,三虫求食,食人五脏,食其喉则为惑,其声哑,上唇必有疮(宜三黄泻心汤。)食其肛则为狐,其咽乾,下唇必有疮(宜雄黄锐散。)此症杀人甚急,当急治也(通用宜黄连犀角汤、治惑桃仁汤。)风温阳脉浮滑,阴脉濡弱,发热,咽乾口苦,微恶寒,闭目欲眠,少阴伏邪发出,更感太阳客邪也(宜黄岑汤加桂枝、石膏,甚则葳蕤汤加减。)亦有阴阳俱浮,具如前症,太阳受邪误发汗也(宜麻黄升麻汤去二麻、姜、桂,取汗即愈。)热病得汗後,脉沉细身冷喜卧,脉沉细昏沉不省,阳气遏也,急与药令四肢温暖,不尔,有熟睡死者(宜四逆汤。)伤寒诸般多寐症,各详本条, 不赘。惟汗下後酣眠者,为正气已复,可勿药也。医者察其由,治其症,神而明之,其庶几矣。

  【多寐原由形症】 《灵枢》曰:足太阳有通项入於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在项中两盘间人脑,乃别阴跻阳跻,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於目内嘜,阳气盛则 目,阴气盛则瞑目。又曰:肠胃大则卫气行,留久皮肤湿,则分肉不解,其行迟。夫卫气者,昼行於阳,夜行於阴,故阳气尽则寐,阴气尽则寤,故肠胃大则卫气行,留久皮肤湿,分肉不解则行迟。留於阴也久,其气不精,则目满,故多卧矣。《入门》曰:卫气不得入於阴,常留於阳,留於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 盛,不得入於阴,故目不满。卫气留於阴,不得行於阳,留於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 满,不得入於阳,故目闭。 梦者,神与魂魄病也。心藏神,中虚不过径寸,而神明居焉。故心者,神明之舍,而神即精气之所化成。《灵枢》曰: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出入谓之魄,是神魂魄三者,固非判然不相属者也。自人心多欲,神明外驰,因而气散於内,血随气行,荣卫纷乱,魂魄不安,於是乎百疾作。疾作者,神离故也。故太上贵养神,其次才养形。凡欲神之存乎舍也,凡欲神之存乎舍,而百疾不作也。若夫梦者,亦神不安之一验耳。凡人形接则为事,神遇则为梦,神役乎物,则魂魄因而不安,魂魄不安,则飞扬妄行,合目而多梦,又况七情扰之,六淫感之,心气一虚随感而应。谚云:日之所接,夜之所梦,洵有然也(宜别离散、益气安神汤。)若古之真人,其寝不梦,非神存之故哉。梦而魇,则更甚者,或由心实,则梦惊忧奇怪之事而魇(宜静神丹。)或由心虚则梦恍惚幽昧之事而魇(宜清心补血汤。)甚有精神衰弱,当其睡卧,魂魄外游,竟为鬼邪侵迫而魇者,此名鬼魇(宜雄朱散,)另详邪祟条中。甚矣,梦非细故也,其如太上之养神而可哉。

  【五藏虚实为梦】 《内经》曰:肝气虚则梦菌香生草,实则梦伏树下不敢起,心气虚,则梦救火--,实则梦燔灼;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实则梦筑垣说屋;肺气虚,则梦见白物,见人斩血藉藉,实则梦兵战;肾气虚,则梦舟船溺人,实则梦伏水中,若有所畏恐。

  【淫邪成梦】 《灵枢》曰: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盛则梦大火而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甚饥梦取,甚饱梦与,肝盛梦怒,肺盛梦哭泣,心盛梦善笑恐畏,脾盛梦歌乐身体不举,肾盛梦腰脊两解不属。又曰:厥气客於心,则梦邱山烟火;客於肺则梦飞扬,见金铁奇物;客於肝,则梦山林树木;客於脾,则梦邱陵大泽,壤屋风雨;客於肾,则梦临渊没居水中;客於膀胱,则梦游行;客於胃,则梦饮食;客於大肠,则梦田野;客於小肠,则梦聚邑街衢;客於胆,则梦讼斗自刳;客於阴器,则梦接内;客於项,则梦斩首;客於胫,则梦行走而不能前,及居深地 苑中;客於股肱,则梦礼节起拜;客於胞腹,则梦溲与便。

  【魂魄为病】 仲景曰:邪客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於心,心气虚者其人多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治不寐方二十五 归脾汤 心血少 人叁 黄 当归 白术 茯神 龙眼 远志 枣仁 木香 甘草 姜 枣 琥珀养心丹 又 琥珀 龙齿 菖蒲 远志 人叁 茯神 枣仁 当归 柏子仁 黄连 生地 朱砂 牛黄 猪心血丸,黍米大,金箔为衣,灯心汤下二钱。 珍珠丸 肝虚 珍珠 麝香各三钱 熟地 当归各两半 枣仁 人叁 柏子仁各一两 犀角 茯神 沉香各五钱 冰片一钱 虎睛一对 蜜丸,朱砂、金箔为衣,日午夜卧各用薄荷汤下五十丸。 六味丸 阴亏 熟地八两 山药 山萸各四两 丹皮 茯苓 泽泻各三两 养心汤 劳心 当归 黄 茯苓 茯神 川芎 半夏 远志 炙草 人叁 肉桂 五味 柏子仁 姜 枣 六君子汤 高年 人叁 茯苓 白术 炙草 半夏 陈皮 温胆汤 痰多 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枳实 竹茹 姜 枣 酸枣仁汤 虚烦 石膏二钱半 人叁 枣仁各钱半 知母 赤苓 甘草各一钱 肉桂五分 姜 安卧如神汤 通宵 茯苓 茯神 白术 山药 寒水石 @枣仁各一钱 远志 炙草各七分 朱砂五分 人叁四分 鳖甲羌活汤 惊醒 鳖甲 枣仁 羌活 独活 川芎 防风 人叁 甘草 黄 牛膝 五味 蔓荆子 苏子竹茹汤 喘气 苏子 竹茹 橘皮 桔梗 甘草 六一散 烦躁 滑石 甘草 枣半汤 虚烦 枣仁二两,研极细,入水二杯取汁,半夏二合,煮烂,入地黄汁一合更煮,时时呷之。 四君子汤 肝虚 人叁 茯苓 白术 甘草 二陈汤 病後 茯苓 陈皮 半夏 甘草 加味养心汤 心肺火 茯苓 茯神 黄 半夏 归身 川芎各二钱半 炙甘草二钱 柏子仁 远志 肉桂 人叁 五味子 枣仁各一钱二分 姜 枣 加羚羊角、犀角俱磨冲。 和胃汤 胃不和 泻白散 肺盛 桑皮 地骨皮 黄岑 灯心 马兜铃 山栀 黄连 桔梗 竹叶 大青 元叁 连翘 定志丸 胆冷 人叁 茯苓 茯神各三两 菖蒲 姜远志各二两 朱砂一两内半为衣 蜜丸。 辰砂散 癫狂 上好辰砂一两 乳香光莹者 炒枣仁各五钱 共为细末,先量病人酒量几何,置病人静室中,以药作一服,温酒调下,饮至沉醉,但勿令吐。如不饮,随量取醉,服讫令卧,说好。病浅者半日至一日,病深者三日熟睡,令家人潜伺之,勿惊勿唤,待自醒,即神魄定矣。万一惊觉,不可复治。 加味温胆汤 失志 香附二钱四分 橘红一钱二分 半夏 竹茹 枳实各八分 人叁 茯苓 柴胡 麦冬 桔梗各六分 甘草四分 姜三片 枣二枚 加味二陈汤 又 益气安神汤 伤脾 当归 茯苓各一钱 生地 麦冬 枣仁 远志 人叁 黄 胆星 竹叶各八分 甘草 黄连各四分 姜三 枣二 真珠母丸 离魂 真珠母七钱半 熟地 当归各一两半 人叁 枣仁 柏子仁 犀角 茯神各一两 沉香 龙齿各五钱 蜜丸,朱砂为衣,每四五十丸,薄荷汤下,日二服。此方真珠母为君,龙齿佐之。真珠母入肝经为第一,龙齿与肝同类。龙齿、虎睛,人皆以为镇心药,不知龙齿安魂,虎睛定魄,龙能变化,故魂游而不定,虎能专静,故魄止而有守,魄不宁者宜用虎睛,魄飞扬者宜用龙齿。 独活汤 又 独活 羌活 人叁 前胡 细辛 半夏 沙叁 茯苓 枣仁 甘草 五味子各七分 姜三片 乌梅一个治多寐方十 平胃散 湿胜 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六君子汤 脾弱 方详上。 人叁益气汤 气弱 黄 一钱半 人叁 防风 升麻各七分 熟地六分 生地 白芍各五分 生草一分 炙甘草三分 五味子二十粒 肉桂二分 清暑益气汤 暑倦 蜜炙黄 一钱 人叁六分 姜炒白术 麻油炒苍术 醋炒升麻 神僸 陈皮各五分 炙草 当归 麦冬 黄柏各三分 五味子九粒 酒煨葛根 泽泻 青皮各二分 徐徐服。 沈氏葳蕤汤 病後 葳蕤 茯苓 枣仁 石膏各一钱 人叁七分 热服。此余自制方也,用之颇效。 三黄泻心汤 狐惑 大黄 黄连各二钱 黄岑一钱 共作粗末,以麻沸汤一盏浸之良久,去渣,分温再服。 雄黄锐散 又 雄黄 青葙子 苦叁 黄连各二钱 桃仁一钱 共为末,以生艾汁和如枣核大,丝绵裹纳下部,如无生艾,即以乾艾五钱煎浓汁代之。 黄连犀角汤 又 黄连 犀角 乌梅 木香 桃仁各一钱 空心服。 治惑桃仁汤 又 桃仁 生槐子 碎 艾叶各二钱 四逆汤 热病 治梦方五 别离散 总治 白术一两 天雄 肉桂 乾姜 茜根各五钱 茵芋叶 桑寄生各五钱 细辛 菖蒲各二钱 共为末,每取二钱,空心白汤下。热者去天雄、姜、桂,加知母、黄柏各三钱,当归、生地各五钱。此方能治心风,男梦见女,女梦见男,用此去邪,使不复见,故曰别离。 益气安神汤 又 当归 茯神各一钱 生地 麦冬 枣仁 远志 人叁 蜜黄 胆星 竹叶各八分,甘草 黄连各四分 姜三 枣二 清心补血汤 梦魇 人叁一钱二分 当归 白芍 茯神 枣仁 麦冬各一钱川芎 生地 陈皮 山栀 炙甘草各五分 五味子十五粒 水煎服。 静神丹 又 酒当归 酒生地 姜远志 茯神各五钱 菖蒲 黄连各二钱半辰砂二钱 犀黄一钱 金箔十五片 猪心血丸,黍米大,金箔为衣,灯心汤下五十丸。 雄朱散 鬼魇 牛黄、雄黄各一钱,朱砂五分,每取一钱,床下烧之,再取一钱,酒调灌下。1

  卷 七

  癫狂源流 癫狂,心与肝胃病也,而必挟痰挟火。癫由心气虚,有热;狂由心家邪热。此癫狂之由。癫属腑,痰在包络,故时发时止;狂属脏,痰聚心主,故发而不止。此癫狂之属。癫之患虽本於心,大约肝病居多;狂之患固根於心,而亦因乎胃与肾。此癫狂兼致之故。经曰: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荦目赤,啼呼喘悸,反僵,而及骨与筋脉皆满,若脉大滑,久自已,脉小坚急,死不治。孟不乐者,肝乘心也;头重痛,肝气上颠也;视举,肝之目系急也;目赤,肝火上炎於窍也;啼呼喘悸,肝满乘心而惑志失神也;反僵,急在筋也;及骨与筋脉皆满,则与 瘛同,但无止时也。脉大滑、久自已,阳搏於阴而脉滑,阴犹盛也;小坚急、死不治,肝之真脏见也。惟及骨与筋脉皆满,故骨筋脉皆能患癫,而症状各异。故经曰:骨癫疾者,颐齿诸腧分肉皆满而骨居,汗出烦冤;筋癫疾者,身拳挛急;脉癫疾者,暴仆,四肢之脉皆胀纵,脉满。若呕多,沃沫,气下泄者,不治,说骨筋脉之癫,皆癫病之所统而及。呕多、沃沫、气下泄,总承诸癫言之,凡患癫者,皆以如此而不治也。呕多、胃气逆、沃沫,脾运已弛,气下泄,肾关不守,且二者俱无胃气,故不治也。经曰:狂之为病,先自悲也,喜忘,善怒,善恐,少卧,不饥,已而自高贤也,自辩智也,自尊贵也。善詈骂,日夜不休,又好歌乐,妄行不休,多食,善见鬼神,此言心疾,或由於有所大恐大喜,大忧大惊,以至失神之为患也。然而邪并於阳明,亦能发狂,上屋,登高呼,弃衣走,骂詈不避视疏。说邪者,热邪也,阳明之部,心君所居,其部热势必及心,是以亦失神也,此言热病也。若夫心肾不交,二阴二阳两伤之,气交至则肾水空而龙火逆,上与阳明之热交并,亦能惑志失神,而癫狂骂詈,所谓肾精不守,不能主理,使心火自焚也,此言虚病也。又有所谓怒狂者,阳气因暴折而难诀,少阳胆木,挟三焦相火、大阳阴火而上升也,古人治法,先夺其食,使下长气於阳,饮以生铁落饮,使金以制木,木平则火降也,此言阳厥病也。此癫狂之症候,王叔和云:阴附阳则狂,腰以上至头热,腰以下寒也,说阴气不能治於内,则附阳而上升,阳无承而不下降,故上热而下寒;阳附阴则癫,腰以下至足热,腰以上寒也,说阳气虚,不能嘕於外,则附阴而下陷,故下热而上寒,此癫狂阴阳相附之异。癫因谋望失志,抑郁无聊而成,狂因阳气遏抑,不能疏越而得,要必由心神耗散,气虚不能胜敌,故痰与火得猖狂犯上,而为是二疾,此癫狂之原本相同。癫为久病,狂为暴病,癫病多喜,狂病多怒,癫有时人不觉,是癫之轻者,狂有时人不及防,是狂之骤者,癫病痰火一时忽动,阳阳相争,亦若狂之状,狂病痰火经久煎熬,神魂迷瞀,亦兼癫之状,此癫狂之形势宜辨。治癫先以吐剂涌去痰涎(宜控涎丹,)次进安神之剂(宜琥珀散。)治狂先夺其食,次下其痰泻其火(下痰宜山查丸,泻火宜生铁落饮。)此治癫狂之大要。而癫之病,有因惊得者(宜抱胆丸。)有因怒得者(宜宁神导痰汤。)有因心脏虚损气血不足者(宜清心温胆汤。)有因痰迷心窍者(宜金箔镇心丸。)有因痰火俱盛者(宜甘遂散吐下之。)有因思虑过度者(宜归脾汤。)有因心经畜热,或时烦躁,眼鼻觉热者(宜岑连清心丸。)有因阴亏,不时晕倒,痰壅搐搦者(宜滋阴宁神汤。)有因心气不足,神不守舍者(宜归神丹。)有因大病後心虚神散,无气羸弱者(宜归神丹。)有因痰为骤壅,发为怪异状者(宜清心滚痰丸。)有因久年癫疾,气血俱耗者(宜活虎丹。)有癫疾愈而复发,作止无常者(宜断 丹。)若妇人而患癫,皆由血分不调(宜加昧逍遥散,)或心风血迷之故(宜甘遂散。)狂之病,有因上焦者(宜生铁落饮。)有因阳明实者(宜承气汤。)有因热入血室,狂不知人者(宜牛黄解热丸。)有因火盛而为徉狂奔走者(宜当归承气汤。)有因心经邪热狂乱,而精神不爽者(宜牛黄泻心汤、黄连泻心汤。)有因惊忧得之,痰涎久留於心窍者(宜郁金丸。)有因风涎暴作,气塞倒仆者(宜通泄散。)有因失魄,状若神灵所凭者(宜填心丹。)有因失心失志,或思虑过多,积成痰涎,留在心包者(宜叶氏雄朱丸。)有因劳神太过,致伤心血,惊悸不宁,若有人捕,渐成心疾癫狂者(宜辰砂宁志丸。)有因悲哀动中而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以喜胜之,以温药补魂之阳者(宜惊气丸。)有因喜乐无极而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当以恐胜之,以凉药补魄之阴者(宜郁金丸、苦叁丸。)有癫狂初起者(宜宁志化痰汤。)有癫狂久不愈者(宜郁金丸。)此治癫狂之详法。或缘痰火郁结而癫狂(宜清心滚痰丸、牛黄清心丸。)或缘风痰迷心窍而癫狂(宜铁粉散、郁金丸。)或缘癫狂而不得睡卧(宜辰砂散。)其或癫或狂,均可审其原而以方治之。此治癫狂之通略。

  【脉 法】 《内经》曰:癫疾脉搏大滑,久自已;脉小坚急,死不治。又曰:癫疾脉,虚别可治,实则死。《灵枢》曰:凡脉急甚,皆为癫狂厥疾。《脉诀》曰:癫 之脉,浮洪大长,滑大坚实,痰畜心狂。又曰:大坚疾者癫狂。《得效》曰:恍惚癫狂,实大为顺,沉细为逆。

  【癫病原由】 《内经》曰:癫得之於母腹中,名为胎病,其母有所大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又曰:厥成为癫疾。又曰:邪搏阳为癫疾。《纲目》曰:痰邪逆上,头中气乱,脉道闭塞,孔窍不通,故昏眩而倒仆也,以其病在头巅,故曰癫疾。又曰:大人曰癫,小儿曰 ,其实一也。(鏊按:大人亦有患 者,另详诸 条中。《纲目》以大人小儿分癫 ,而以为实属一症,恐非是。)

  【癫与 不同】 《纲目》曰:癫者,异常也。若平日能言,癫则沉默。平日不言,癫则呻吟。甚而僵仆直视,心常不乐,言语无伦,如痴如醉。 则卒然晕倒,咬牙作声,吐涎沫,不省人事,随後醒。

  【癫 又与中风不同】 《纲目》曰:癫 仆时,口中作声,将醒,吐涎沫,省後又发,时作时止,而不休息。中风、中寒、中暑、尸厥之类,则仆时无声,省时无沫,後不时发。

  【狂病原由】 《内经》曰:怒狂,生阳也,阳气者,因暴折而难诀,故善怒也,病名曰阳厥。又曰:阳明病甚,则登高而歌。说以四肢为诸阳之本,阳盛则四肢实,故能登高也。弃衣而走,以热盛於身,故欲弃衣也。妄言骂詈,以阳盛则使人骂詈不避也。不欲食,故妄走也。又曰:邪入於阳则狂。又曰:阴不胜其阳则狂。

  【癫病异处】 《内经》曰:多喜曰癫,多怒曰狂。《难经》曰:重阴者癫,重阳者狂。《入斗》曰:癫者,异常也,精神痴呆,言语失伦;狂者,凶狂也,轻则自高自是,好歌好舞,重则逾垣上屋,又甚则不避水火,且欲杀人,此痰火壅盛而然也。《直指》曰:阳虚明实则癫,阴虚阳实则狂。《纲目》曰:癫,谓僵仆不省也;狂,谓妄言妄走也。经有言狂癫疾者,又言癫病为狂者,是癫狂为兼病也。《医鉴》曰:癫者,颠倒错乱,於 於狂,皆兼病也,故有癫 、癫狂之名。治癫方十六 控涎丹 总治 甘遂去心 大钱去皮 白芥子 等分,糊丸,姜汤下七丸,壮者可十馀丸。 琥珀散 又 琥珀 人叁 茯神 远志 菖蒲 乳香 枣仁 朱砂为衣。 甘遂散 因痰 甘遂末一钱 猪心血和匀,将猪心切开,入末於内,合以线缚,湿纸包煨熟取药,入辰砂末一钱和匀,分作四丸,每一丸,将所煨猪心煎汤化下,如大便下恶物即止。如不效,再下一丸。 宁神导痰汤 因怒 南星 半夏 枳实 赤苓 橘红 甘草 远志 菖蒲 黄岑 朱砂 抱胆丸 因惊 水银二两 朱砂 乳香各一两 黑铅一两半 将铅入锅,令化入水很,结成珠子,次下乳香、朱砂,乘热和匀,丸芡实大,空心井花水下一丸。此丸亦治狂病。 金箔镇心丸 痰迷 胆星一两 天竺黄 琥珀 朱砂各五钱 牛黄 雄黄 珍珠各二钱 麝香五分 蜜丸,金箔为衣,薄荷汤下。 清心温胆汤 心虚 陈皮 半夏 茯苓 枳实 竹茹 白 @菖蒲 香附 当归 白芍 姜黄连各一钱 麦冬八分 川芎 远志 人叁各六分 甘草四分 姜三片 归脾汤 思虑 龙眼 枣仁 黄 白 @人叁 茯神 木香 炙草 远志 当归 姜 枣 岑连清心丸 心热 黄岑 黄连 花粉 茯神 麦冬 丹叁 牛黄 菖蒲 远志 士志 承气汤 胃实 大黄 芒硝 枳实 厚补 滋阴宁神汤 阴亏 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 人叁 茯神 白 @远志 南星各一钱 枣仁 甘草各五分 酒黄连四分 姜三片 归神丹 病後 大块朱砂二两入猪心内灯草扎好 蒸二炊久取出另研 枣仁茯神 人叁 当归各二两 西珀 姜远志 龙齿各一两 金箔各二十片为衣 酒糊丸,每九丸至二九丸,麦冬汤下。甚者,乳香、人叁汤下。多梦不卧枣仁汤下。 清心导痰丸 火 酒大黄 黄岑各四两 青礞石同焰硝煅如金色 犀角 皂角 朱砂各五钱 沉香二钱半 麝香五分水丸,朱砂为衣,水下六七十丸。 活虎丹 久癫 活蝎虎一个,剪取四足爪,细矸,入朱砂、冰片、麝香各少部研匀。先用礞石散控下痰涎,次用薄荷汤调此药,作一服化下,勿令病人知之,恐不肯服也。此药能补心神,心全则病差。 断 丹 复发 黄 傂傑諤细辛 甘草各五钱 蛇退一条烧存性 蝉壳全者四枚 牛黄一匙 枣肉丸,梧子大,小儿服者绿豆大,每二十丸,人叁汤下。 加味逍遥散 妇人 柴胡 酒当归 酒白芍 白 @茯苓各一钱 炙甘草五分 丹皮 山栀各八分 姜 薄荷叶治狂方十九 山楂丸 息治 生铁落饮 又 先煮铁落水入石膏三两 龙齿 茯神 防风各一两半 无叁 秦艽各一两 煎好入竹沥。 承气汤 胃实 大黄 芒硝 枳实 厚补 惊气丸 补魂 附子 木香 橘红 姜蚕 麻黄 天麻 葛根 白花蛇各五钱苏叶一两 冰片 麝香各五分 朱砂一钱为衣 蜜丸,圆眼大,薄荷汤下一丸。 通泄散 风涎 瓜蒂末三钱,加轻粉一匙、水半合,调匀灌之,良久涎自出。如末出,含砂糖一块,下咽涎即出。 郁金丸 补魂 朱砂 郁金 白矾 苦叁丸 又 苦叁一味,蜜丸,每十丸,薄荷汤下。 牛黄解热丸 热入血室 牛黄钱半 朱砂 郁金 丹皮各三钱 冰片 甘草各一钱 蜜丸。 当归承气汤 火盛 当归 大黄各一两 芒硝七钱 甘草五钱 共为末,每一两加姜五片、枣十枚煎。 黄连泻心汤 又 黄岑二两 黄达 生地 知母各一两 甘草五钱 共为末,每五钱,水煎。 牛黄泻心汤 又 生大黄一两 牛黄 冰片 朱砂各一钱 共为末,每三钱,姜汁、蜜水调下。一名南极延生汤。 清心滚痰丸 痰结 此即上清心导痰丸。 铁粉散 痰迷 真铁粉 半夏 南星 白附子 羌活各二两 生川乌一两半朱砂 琥珀 白僵蚕各一两 活矾五钱 全蝎五十个 金箔三十片 共为末,每四钱,姜汁调下,或水调亦可。《本事方》曰:铁粉不但化痰镇心,至於摧抑肝邪特异,若多恚怒,肝邪本盛,铁粉能制伏之也。 镇心丹 失心 朱砂 活矾 等分,水丸,芡子大,每一丸,叁汤下。 叶氏雄朱丸 又 朱砂 雄黄各一钱半 白附子一钱 猪心血丸,另用朱砂为衣,每五丸、七丸、九丸,人叁、菖蒲汤下。无人叁,黄 代之。 辰砂宁志丸 劳神 辰砂二两用酒二升煮酒存二盏留用 姜远志 菖蒲 枣仁 乳香 当归 茯苓 茯神各七钱 人叁五钱 猪心一个研如泥,并酒丸,临卧枣汤下。 宁志化痰汤 又 胆星 半夏 陈皮 茯苓 姜黄连 天麻 人叁 枣仁 菖蒲各一钱 姜五片 煎服,再服养血清心汤。 弃血清心汤 又 当归 生地各一钱半 人叁 白 @姜远志 茯神 枣仁 川芎各一钱 甘草五分 辰砂散 不卧 块朱砂一两 枣仁 乳香各五钱 服法详上不寐方中。通治癫狂方五 清心滚痰丸 痰火 方详上。 牛黄清心丸 又 方详上。 铁粉放 风痰 方详上。 郁金丸 又 方详上。 辰砂散 不寐 方详上不寐方中。

  诸汗源流(涕目涎唾) (睡则汗出,醒则倏收,名曰盗汗。不分寤寐,不因劳动,自然汗出,名曰自汗。) 诸汗,心虚病也。汗者,心之液,故其为病,虽有别因,其原总属於心。然肾又主五液;心阳虚不能嘕外而为固,则外伤而自汗。亦肾阴衰不能内菅而退藏,则内伤而盗汗。故汗之病专属心,汗之根未有不兼由心与肾。且肾阴既衰,心血必不足,以精即是血,心虚必本於肾虚,肾虚必至於心虚也。而自汗盗汗,二者又有冷热之分。寒气乘阳虚而发汗,必冷。热气乘阴虚而发汗,必热。又有热火过极,反兼胜己之化者,汗亦冷。此不可不细辨也。夫汗固为心与肾二经之虚,其实五脏虚衰,皆能致汗。其专由心虚而汗者,法当益其血脉(宜当归六黄汤。)其专由肾虚而汗者,法当助其封藏(宜五味子汤。)若由肺虚而汗,则必固其皮毛(宜黄 六一汤。)由脾虚而汗,则必壮其中气(宜补中益气汤。)由肝虚而汗,则必禁其疏泄(宜白芍汤。)五脏所致之汗,各有治法如此,然此皆五脏之气先虚,而後汗出,非汗之出,分属於五脏。经云:惊而夺精,汗出於心(宜远志、柏子仁。)持重远行,汗出於肾(宜人叁、肉桂。)疾走恐惧,汗出於肝(宜枣仁、山药。)摇休劳苦,汗出於脾(宜人叁、白 )饮食过饱,汗出於胃(宜陈皮、白 )则又当因乎汗之由,以分治其脏腑。至若肺主气,又主皮毛,肺虚则表不能嘕,而汗从肺自出(宜玉屏风散。)思虑太过,当心一片津津,而汗从心自出(宜天王补心丹,)名曰心汗。胃家虚,水谷气脱散,而汗从胃自出(宜补气运脾丸。)邪在内,玄府不闭,而汗从肾自出(宜无比山药丸。)邪在表,腠理不闭,而汗从肾自出(宜调荣活络饮。)又皆脏腑兼及之馀症也。而阴阳气血之际,尤不容不察。说阴虚者阳必凑,故发热自汗(宜当归六黄汤。)阳虚者阴必乘,故发厥自汗(宜黄 建中汤。)肌 涩而尺脉滑,荣血自涸者,必多汗(宜当归六黄汤。)气虚而阳弱者,必体倦自汗(宜 附汤。)气不顺者必多汗(宜小建中汤加白芍、肉桂、木香、甘草、姜、枣。)阴阳偏胜者必多汗(宜黄 汤。)阴火盛者必多汗(宜正气汤。)脏腑之阴,拒格嘕气,浮散於外无所依归者,必多汗(宜玉屏风散。)诸虚不足,羸瘠活瘦,心忪惊汤者,必多汗(宜牡蛎散。)病後气血俱虚者,必多汗(宜十全大补汤。)审乎此,而阴明阳气血,各得其理矣。他如津脱者汗大泄(宜调嘕汤。)痰盛者汗自流(宜理中降痰汤。)火气上蒸冒湿者,必作汗(宜凉膈散。)表虚者汗出溱溱(宜丹溪治汗汤。)湿胜者汗渗肌肉(宜调嘕汤。)胃热者,多於食後汗下如雨(宜二甘汤。)饮酒中风者,恶风少气,汗出如浴,《内经》谓之漏风,其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热喘息,衣常濡,口乾善渴,不能劳事者(宜白 瓷C)以上七症,悉自汗之患,所当治者也,惟汗出如珠如油如胶,淋漓而揩拭不逮者,皆不可治。人有汗出额上偏多者,以头为诸阳所会,故蒸热而汗,此就无病者言之也。又以左颊属肝,右颊属肺,鼻属脾, 属肾,额属心,三焦之火,涸其肾水,沟渠之水,迫而上属於心,故血虚而偏多汗,此就有病者言之也(宜额汗方。)若头汗出,齐颈而还,则为血症(宜四物汤加减。)湿邪搏阳,亦汗出头额(宜叁用胜湿汤、调嘕汤。)水结胸无大热亦汗出头额(宜小半夏汤加茯苓。)阳明胃实,亦汗出头额(宜调胃承气汤。而又有手足汗者,液自胃府旁达於外,则手足自汗。有热聚胃府,逼而出之者,此阳明病也,必当下(宜大柴胡汤。)有手足汗,用凉药补药俱不效者,此阴阳不和,经络不调也(宜八物汤加半夏、茯苓为君,川乌、白附子为佐使,即止。)有两腋汗,脚心汗,久不愈者,此湿热流注也(宜牡矾丹。)而又有阴囊汗者,则为肾虚阳衰(宜安肾丸、小安肾丸。)有阴囊汗出,久而生疮,其痒甚苦,搔之不足,後必自痛者,则为湿热流注(宜牡矾丹。)而又有血汗者,汗出污衣,甚如苏木水湔染,即《内经》之蔑症,刖由胆经受热,血遂妄行,又与手少阴气并,故成此症(宜定命散。)亦或由大喜伤心者,则以喜必气散,血随气行,故成此症(宜黄 建中汤,兼用小麦、麦门冬,金银器煎汤调下妙香散。)亦或有产妇血汗者,则以气血亏耗也(宜僊皮散。)而又有黄汗者,则以汗出时,入水澡浴,湿热内郁之故(宜 陈汤,)另详黄疸门。若乃汗多不止,其阳亡脱,名曰亡阳症,其身体必冷,多成 寒或四肢拘急(宜桂枝附子汤。)又阳虚亡阳,汗不得出,亦名曰亡阳症,必致头眩身栗(宜陶氏再造散。)以上总指自汗言。经曰:肾病也者,寝汗出,憎风。说肾伤则阳衰,阳衰则嘕虚,所虚之卫行於阴分,当目瞑之时,无气以固其表,则腠理开而盗汗出,醒则行阴之嘕气复於表,而盗汗止,法当益气补阴降火,则自愈(宜当归六黄汤、四制白 瓷 牡蛎散或盗汗良方,)此其大较也。或有缘阴火盛者(宜正气汤,)或有缘肝热甚者(宜龙胆散,)或有缘气血两虚者(宜当归地黄汤,)或有缘诸虚不足者(宜叁 汤,)其病虽同,而源则异。以上总揩盗汗言,然则自汗盗汗,乌容忽视之也哉。

  【脉 法】 《内经释》曰:尺肤涩而尺脉滑,此自汗而血涸津脱也。《脉诀》曰:汗浮虚,或涩或濡,软散洪大,渴饮无馀。又曰:肝脉浮虚,或濡或涩,自汗在寸,盗汗在尺。仲景曰:寸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又曰:伤寒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当汗出解也。脉迟者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脉经》曰:男子平人虚微细者,喜盗汗出。

  【汗即津液】 《内经注》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为津。津渗於孔窍,留而不行者,是为液。《贸生》曰: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经瘦,耳数鸣。东垣曰:大肠主津,小肠主液,二肠受胃之荣气,乃能行津液於上焦,灌溉皮毛,充实腠理。若饮食不节,胃气不足,二肠无所禀受,故津液涸竭也。

  【汗因湿热】 《内经注》曰:阳气上搏,阴能固之,则蒸而为汗。《难经》曰:肾邪入心为汗。《正传》曰:心为君火,脾胃为湿土,此湿热相搏,而为汗明矣。《纲目》曰:嘕气虚则多汗,荣血虚则无汗矣。《丹溪》曰:风病多汗,风散气故也。痰症亦多汗,头眩逆也。火气上蒸,胃中之湿亦作汗。

  【诸汗症治】 《内经》曰:汗出偏沮,使人偏活。《正传》曰:盗汗者,阴虚荣血之所主也,宜补阴降火。《明理》曰:头者,於诸阳之会,邪搏诸阳,津液上凑,则汗见於头。《本事》曰:头者,二阳之会,说三阴之脉,至胸而远,凡有头汗出,自是阳虚,故曰汗出为阳微,是阴不得有汗也。《得效》曰:凡心腋汗,大人乃心血溢盛,而常发赤者是也,小儿因惊得之。有人患心腋盗汗久不止,用叁归腰子,以收敛心血,遂愈。其方,人叁、当归各五钱,猪心一个,破作数片,并心内血,以水二碗,先煮猪心至一碗半,乃入二药,同煎至八分,取清汁,即吃猪心,以汁送下令尽。《入门》曰:凡发汗过多,则阳虚不固,汗出多,则津液亡而小便难。四肢者,诸阳之本,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是以四肢拘急也。仲景曰:柔汗发黄为脾绝。释云:柔为阴柔,柔汗,即冷汗也。一云油汗,即黏汗也。《医鉴》曰:《内经》言绝汗,注谓汗出如珠不流,复旋转也。说以六阳气俱绝,绝汗乃出,朝占夕死,夕占朝死。东垣曰:凡内伤,及一切虚损之症,自汗不止者,总用补中益气汤,少加附子、麻黄根、浮小麦,其效如神。但升柴必用蜜水制炒,以杀其升发勇悍之性,又欲其引叁 等药至肌表也。又曰:仲景桂枝汤,治外感风邪自汗之圣药也;黄 建中汤,治外感气虚自汗之神剂也;补中益气汤,治内伤气虚自汗之妙方也。

  【汗出凶症】 《苴指》曰:份寒热病,汗出发润,一不治也;汗出如油,二不治;汗凝如珠,三不治。《入门》曰:伤寒热病,头汗如珠不流者,阳脱即死。《活人书》曰:伤寒阳病自汗有九症,皆有治法,阴病不得有汗,惟阴毒则额上手背有冷汗,甚者如水洗,此是阳虚阴盛,亡阳而将脱也,其死必矣。(鏊按:汗出凶症,一切病皆然,不特伤寒热病为忌也。因前人只於伤寒热病详言之, 故虽非言伤寒,亦借录其语於此,以为凡病有自汗凶症者,亦知所忌也。)

  【禁忌法】 《活人书》曰:冬月天地闭,血气藏,纵有病,亦不宜多出汗。(鏊按:不宜多出汗,言不宜用药使之多汗也。)丹溪曰:自汗,大忌生姜,以其开腠理故也。又曰:凡有汗一切辛辣之味,五辛之属,并忌食之。 涕瓷涎唾 五脏所出,或为病,或不为病也。《难经》曰:肾主五液,分化五脏,入肝为瓷,入心为汗,入脾为涎,入肺为涕,自入为唾,然则汗涕瓷涎唾五者,虽皆由肾灌施,而既灌施各脏,则即为各脏之液也。入心之汗,已详言之。若夫涕者,由肺所出,或清或浊,皆肺之病也。如肺伤风,则流清涕(宜川芎茶调散。)肺伤热,则流黄浊涕如脓状,甚或大如弹丸,从鼻中出,不出,损肺而死(宜黄连清肺散。)肺伤寒则流厚浊涕(宜叁苏饮。)肺兼伤风热,亦流浊涕(宜荆防泻白汤。)肺气冷亦流清涕(宜半夏温肺汤。)然而肺系上通於脑,故鼻渊一症,则为脑病,其原皆由肺经感受风寒,久而凝入脑户,太阳湿热又为蒸郁(宜辛夷消风散。)或好饮热炽,风邪相乘,而风与热交结不散(宜辛夷荆芥散。)皆能成此症,以致浊涕下不止。经又云:胆移热於脑,则辛 鼻渊,是病更兼属乎胆者也(宜奇授藿香散。)其款另详於鼻门。瓷者,由肝所出,其因悲哀愁哭,而瓷出不为病者,无论已。至如迎风瓷出(宜加味地黄丸,)隐涩瓷出(宜芎归明目丸,)羞明瓷出(宜羞明立胜散,)皆肝之病也。说肝发窍於目,《灵枢》谓目者肝之所聚,上液之道,则使宗脉有所感而成病,必液道开,液道开而瓷於是出矣。其缘乎迎风者,肝阴亏血,不能荣及乎睛,故为风邪所搏而瓷出也。其缘乎隐涩者,肝经热邪上壅於本窍,而乌珠正属肝,其热邪遂由本窍而攻击乎所属,故本经之气不胜而瓷出也。其缘乎羞明者,肝属木,木本生火,肝主风,风势更疾,今在内之风木为外来之风火所触,故反受其制而瓷出也。肝与胆相表里,故胆热者亦瓷出(宜汤泡散。)老人火盛水亏,胆汁悭者,哭则无瓷,笑反有瓷(宜养肝丸、明目四神丸,)是病亦兼属乎胆者也,其款另详於目门。涎者,由脾所出,从口角流溢而不禁者是也。涎与痰同为火盛所生,故曰痰涎。涎与沫同为水湿所聚,故曰涎沫。而痰也、沫也、涎也,同伏於脾,脾与胃相表里,故伏於脾者溢於胃,口为胃之门户,故溢於胃者流於口,由内出外,自相连属,其或时吐清水,冷涎自下涌上,脾热所致也(宜二陈加白 白芍土炒、升淋、岑、连、山栀神僸、麦芽、乾姜,或煎或丸服。)其或涎自两腮流出而不自知,睡则更甚,气弱不能管摄也(宜六君子汤倍茯苓、半夏,如瓜蒌霜。)其或涎流不已,脉洪大,甚兼喜笑舌喑,土病而反伤乎母也(宜沈氏止涎汤。)其或始而口角流涎,渐至口眼斜,木不能克土,致受脾热反伤,而肝风转助为灵也(宜用通天愈风汤送下清心导痰丸五十丸。)夫脾与胃相表里,如《灵枢》谓饮食人於胃,胃中有热则虫动,虫动则胃缓,胃缓则廉泉开而涎下(宜乌梅丸去人叁、附、桂,合平胃散服。)是病更兼乎胃也,而不得专取脾。唾者,由肾所出,凡人口曰华池,口中津唾曰玉泉,舌曰灵根。《黄庭经》谓玉朱清水灌灵根,审能修之可长存。修炼家以舌抵上 则津唾满口,咽之足以灭火,足以养心,此唾之无病,且可脚病者也。若胃中有寒则多唾(宜理中丸加益智仁。)阳明正府有积冷则多唾(宜理中丸加半夏。)胃家有湿滞刖多唾(宜胜湿汤。)胃中有宿食则多唾(宜平胃散加神僸、伏苓、半夏、麦芽。)大病新愈胃阳未复,则喜唾不休(宜理中丸加益智仁。)虫症往来痛,五更心嘈,牙关硬,面色青黄,则多唾,或吐清水(宜追虫取积散。)其或肚大青筋,时痛时止,人中鼻唇,一时青黑亦多唾(宜万应丸。)又或往来痛无休,腹中有块起,似手按之不见,钟聚痛则咬心,亦多唾(宜芜荑散,)另详虫门, 撮其略。以上皆病之兼乎胃者,以唾为肾液,而肾为胃关,故肾家之唾为病,必见於胃也。若乃肾寒则多唾(宜温肾丸,)肾虚亦多唾(宜虎潜丸,)则肾本经病。然则此五者,固即五脏之津液,而独不免於病焉,谨身之士,盍亦加之意也夫。

  【涕瓷涎唾原由形症】 《直格书》曰:积液生气,积气生液。《朱於语癸》曰:或问曰,天一生水,有可验乎?曰:人身可验矣。贪心动则津生,哀心动则瓷生,楚心动则汗生,欲心动则精生,方人心寂然不动时,则太极也,此心之动,则太极动而生阳,所以心一动而水生,即可以为天一生水之证也。《贸生》曰:水谷入於口,输於肠胃,其液则为五。天寒衣薄则为尿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服。《灵枢》曰:液者,所以灌精输孔窍者也。故上液之道开则(泣泣,瓷也,)泣不止,则液竭,液竭则精不灌,精不灌,别目无所见矣,命旨夺精。《内经》曰:泣涕曰脑也,脑者阴也,脑渗为涕。《延寿书》曰:真人口:当习不唾地,说口中津液,是金浆玉醴,能终日不唾,尝吞而咽之,令人精气常流,而目有光。说人身以津液为本,在皮为汗,在肉为血,在肾为精,在口为津,伏脾为痰,在眼为瓷,曰汗、曰血、曰瓷、曰精,已出则皆不可回,惟津唾则独可回也,回则生生之意又续矣。有人喜唾,液乾而体活,遇至人教以回津之术,久而休复润。治汗方四十一 当归六黄汤 总治 当归 热地 生地 黄岑 黄柏 黄连各一钱 黄 二钱 五味子 肾汗 五味 山萸 龙骨 牡蛎 首乌 远志 五倍子 地骨皮 黄 六一汤 肺汗 黄 六钱 炙草一两 黄为末,每五钱,煎服。 补中益气汤 脾汗 人叁 黄 归身 白 @升麻 白芍汤 肝汗 白芍 枣仁 乌梅 天王补心丹 心汗 人叁五钱 当归 五味子 天冬 麦冬 枣仁 柏子仁各一两 茯苓 远志肉 丹叁 元叁 桔梗各五钱 熟地四两 黄连二两 蜜丸,朱砂为衣,灯心、竹叶汤下三钱。 玉屏风散 嘕气汗 防风 黄 各一两 白 G两 共为末,每服五钱。如姜三片煎。 补气运脾丸 胃汗 人叁二钱 白 T钱 茯苓 橘红各一钱半 黄 一钱 砂仁八分 炙草四分 半夏二钱无痰不用 姜三 枣二 无比山药丸 肾虚 赤石脂 茯神 山萸 熟地 巴戟肉 牛膝 泽泻各二两 菟丝子 杜仲 山药各三两 苁蓉乾一两 五味子两半 蜜丸酒下三钱。 调荣活络饮 经络汗 大黄 当归 牛膝 杏仁泥各二钱 赤芍 红花 羌活 生地各一钱 川芎钱半 桂枝三分 黄 建中汤 阳虚 黄 肉桂各钱半 白芍三钱 炙甘草一钱 煨姜三片枣二枚 饴糖一荼匙 若呕及便溏,不用饴糖。 附汤 气虚 黄 附子各二钱 姜十片 十全大补汤 病後 肉桂 炙草 黄 白芍 当归 川芎 人叁 白 @熟地 茯苓 姜 枣 调嘕汤 津脱 麻黄根 黄 各一钱 羌活七分 归尾 生甘草 黄岑 半夏各五分 麦冬 生地各三分 猪苓二分 苏木 红花各一分 五味子七粒 理中降痰汤 痰盛 人叁 白 @茯苓 甘草 半夏 乾姜 苏子 凉膈散 火蒸 白 瓷@ 酒风 牡蛎三钱 白 @两二钱半 防风一两半 四物汤 头汗 川芎 当归 地黄 白芍 额汗方 额汗 丹叁 当归 茯神 地黄 枣仁 黄 白芍 圆眼 黄 汤 阴阳偏胜 蜜黄 二钱二分 生地 麻黄根 茯苓 天冬各一钱半 当归钱二分 麦冬一钱 五味子 浮麦 甘草各七分 防风五分 正气汤 阴太 炒知母 黄柏各钱半 炙草五分 二甘汤 胃热 生甘草 炙甘草 五味子 乌梅 等分,共为末,每五钱,加姜二片、枣二枚煎。 丹溪治汗汤 表虚 防风 黄 白 @牡蛎粉 麻黄根等分 胜湿汤 湿邪 苍 @厚朴 半夏各钱半 藿香 陈皮各七分半 甘草五分 姜七 枣二 小半夏汤 水结胸 调胃承气汤 胃实 八物汤 手足汗 牡矾丹 又 牡蛎粉 黄丹各二两 活矾四两 共为末,遇夜用手捏药擦汗赴,数次愈。 夺命散 血汗 朱砂 寒水石 麝香 等分为末,每五分,新汲水调下。又名定命散。 妙香散 又 茯苓 茯神 山药 黄 姜远志各一两 人叁 秸梗 甘草各五钱 朱砂三钱 木香二钱半 麝香一钱共为细末,每二钱,莲肉煎汤调下,酒亦可。 猥皮散 又 刺猥皮烧灰,每米砍调下二三钱,肉煮食之,更妙。 陈汤 黄汗 石膏二钱 黄 赤芍 茵陈草 麦冬 豆豉各一钱 甘草五分 姜五片 大柴胡渤 手足汗 柴胡 黄岑 白芍 大黄 枳实 半夏 姜 枣 安肾丸 楝 胡芦巴 补骨揩 川楝肉 茴香 续断各一两半 杏仁 桃仁 山药 茯苓各一两 密丸,盐汤下。又有三味安肾丸,补骨脂、茴香、乳香等分,蜜丸,盐汤下。 桂枝附子汤 亡阳 桂枝 附子 白芍 炙草 姜 枣 陶氏再造散 又 人叁 黄 桂枝 附子 细辛 羌活 防风 川芎 炙草各一钱 姜三 枣二 煎至半,入炒芍药一钱,再煎二三沸温服。四制白 瓷@ 盗汗 白术四两分四包,以黄 、石斛、牡蛎、小麦麸各一两,各炒白术为黄色,只取白 翩 每三钱,粟米汤调下,尽服为妙。 牡蛎散 又 蛎 黄 麻黄根 等分,锉,每五钱,浮麦百粒同煎服。又方,牡蛎粉、白术、防风等分为末。酒服三钱,盗汗即止。 叁 汤 又 人叁 黄 白术 茯苓 白扁豆 山药 陈皮 葛根 半夏曲 甘草各一钱 当归地黄散 又 当归 熟地 生地 酒白芍 白术 茯苓 蜜黄 各一钱 蜜黄柏 蜜知母 陈皮各八分 人叁五分 甘草三分 枣一枚 浮小麦一撮 龙胆散 又 龙胆草 防风 等分为末,每一钱,临卧米汤调下。治涕瓷涎唾方二十八 川芎茶调散 风涕 川芎 薄荷 羌活 荆芥 甘草 白芷 防风 细辛 为末,茶调下。 黄连清肺散 热涕 叁苏饮 寒涕 人叁 紫苏 葛根 半夏 前胡 桔梗 枳壳 陈皮 木香 甘草 姜 枣 荆防泻白散 风热涕 荆芥 防风 车翘 桔梗 金银花 元叁 赤芍 甘草 生地 黄岑 桑皮 青黛 葛花 亦名荆防泻白汤。 半夏温肺汤 肺冷 半夏 细辛 旋覆花 陈皮 肉桂心 人叁 桔梗 白芍 甘草各一钱 赤苓六分 姜五片 辛夷消风散 风湿蒸 辛夷 黄岑 薄荷 甘菊 川芎 荆芥 桔梗 防风 甘草 生地 赤芍 辛夷荆芥散 酒涕 辛夷一钱 荆芥 黄岑 神僸 南星 半夏 白芷 苍勩碪八分 奇授藿香散 胆热涕 广藿香五钱水一碗,煎七分,加猪胆汁一个和服。若将胆汁熬膏,入藿香末一两丸,汤下二钱亦可。 加味地黄丸 迎风瓷 芎归明目丸 隐涩 川芎 当归 白芍 生地 牛膝 甘草 杞子 天冬甘菊 外障加木贼草,内障加珍珠。 羞明之胜散 羞明 川连 秦皮 防风 黄岑 汤泡散 胆热瓷 赤芍 当归 黄连各一钱 汤泡,时洗。 养肝丸 老人 当归 防风 川芎 楮实 蕤仁 熟地 白芍 车前子 明目四神丸 又 二陈汤 脾热涎 茯苓 甘草 半夏 陈皮 六君子汤 气弱 人叁 茯苓 白术 炙草 半夏 陈皮 沈氏止涎汤 心热涎 川连四分 黄柏八分 茯苓 茯神各一钱半 白术 苍 @半夏各一钱 姜炒陈皮五分 加竹沥、姜汁各三匙。此馀自制方也。 通天愈风汤 肝风 白术钱半 人叁 南星 贝母各一钱 连翘 防风 荆芥 威灵仙 甘草各五分 瓜蒌仁十五粒去壳打如泥 锉作一帖,加姜三片,水煎好,入荆沥一呷,生姜自然汁少部,温服。即以此汤送下清心导痰丸亦可。 清心导痰丸 又 姜南星 姜半夏各二两 花粉 白附子姜制各一两 炒黄连郁金各七钱半 炒姜蚕 天麻 羌活各五钱 盐制川乌二钱 姜汁打糊丸。 乌梅丸 虫动 乌梅十五个 黄连七钱半 当归 川椒 细辛 附子 人叁肉桂 黄柏各三钱 醋浸乌梅,取肉捣如泥,研匀丸,米饮下二三十丸。 平胃散 又 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理中丸 寒唾 胜湿汤 湿滞 追虫取积丸 虫唾 芜荑 雷丸 锡灰 使君子肉 槟榔 牵牛子头末 大黄 鹤虱 木香等分 蜜丸,麻子大,茶清下二三十丸。 万应丸 又 大黄八两 槟榔五两 黑牵牛头末四两 共为末,以皂角十锭、苦楝根皮一斤同熬膏,和丸梧子大,先用沉香末为衣,次用雷丸末为衣,又用木香末为衣,五更时,以砂糖水吞下七丸、九丸。 芜荑散 又 芜荑 雷丸各五钱乾漆炒令烟尽一钱 共为末,温水调下二钱,小儿五分。 温肾丸 肾寒 熟地钱半 牛膝 肉苁蓉 巴戟 五味子 麦冬 炙草各八分 茯神 炒杜仲 乾姜各五分 虎潜丸 肾虚 龟板 黄柏各四两 熟地 知母各三两 白芍 当归 锁阳各二两 陈皮 虎骨各一两 乾姜五钱 酒糊丸。如加人叁、牛膝、山药、破故纸、杜仲、五味予、菟丝子、杞子、猪脊髓丸,名加味虎潜丸,大补心肾虚劳。

  小肠病源流(小肠气 小肠痈) (手太阳小肠脉,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盘之间,上循孺外後廉,出肩膊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抵膈,至胃,到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嘜,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俢抵鼻,至目内嘜,斜络於颧,次注足太阳膀胱经。每日未时,气血至小肠。手太阳小肠经,少气多血。) 经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其为器亦止为胃役使,特以与心络并行隧道,又与足太阳膀胱连经,故亦以三阳归之,非谓其职能与足太阳并列也,倘一拈太阳,即以小肠膀胱并举,不知要矣。所以小肠之职任,与大肠相仿。大肠之腑无灵,小肠亦无灵。大肠之经,非当阳之用,小肠亦非有巨阳之用。经故俱以器目之也。惟小肠与大肠,皆为胃化物之器,故其病亦与胃同。惟本经与心络并行隧道,故本经病亦延及於心,然亦止在经络而已,无与於心之脏也。其为病,实则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折, 似折,节弛肘废,小水不利,及赤或涩痛,尿血。虚则遗尿,面白苦寒,耳前热。小肠气生疣,小者患指痂疥。虚实之病,各有别矣。至遗溺闭癃,更有由肝所生病,及膀胱不约者,固不尽由小肠也,各详本症。

  【小肠形质】 《灵枢》曰:唇厚,人中长,以候小肠。又曰:心应脉,皮厚者脉厚,小肠亦厚;皮薄者脉薄,小肠亦薄;皮缓者脉缓,小肠大而长;皮薄而脉小者,小肠小而短。诸阳经脉皆多纡曲者,小肠结。《入门》曰:凡胃中腐熟水谷,其滓秽自胃之下口。,传入於小肠上口,自小肠下口,分别清浊,水液入膀胱上口,滓秽入大肠上口。《难经》以大小二肠之会为阑门,言关阑分隔也。

  【小肠症治】 《灵枢》曰:中气不足,肠为之苦呜。又曰: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後,当耳前热。《内经》曰:小肠为泄。《入门》曰:小肠有气,则小腹痛;小肠有血,则小便涩;小腹有热,则茎中痛。又曰:小肠者,心之府也,有病宜通利。,

  【小肠绝候】 《脉经》曰:小肠绝,六日死,何以知之?发直如乾麻,不得屈仲,自汗不止。 小肠气 小肠经病也。小腹引睾丸连腰脊而痛,小肠虚,风冷乘间而入,邪气既实,则厥而上冲肝肺,控引睾丸,上而不下也(宜楝实丸、葫芦巴散。)《千金方》以为俋疝有四种,其一肠俋,即小肠气吊,外肾偏坠肿痒,故《纲目》等书多因其说,并云得之於地气卑湿,亦当备叁。而其为症,有甚而热痛,小便不通者(宜加味通心饮。)有年久不愈者(宜橘核丸。)有茎囊抽痛,不可忍耐者(宜立效散、杨氏麝香元、四味茴香散。)各宜详究。

  【脉 法】 《正传》曰:肝脉滑甚,为俋疝,小肠气痛。

  【小肠气症治】 《纲目》曰:大抵小肠气属湿多,故江淮间多有之,宜以去湿之剂下之,以苦坚之,不可温之、补之。 小肠痈 小肠火热病也。或因七情饮食,或因经行产後瘀血留积,其症发热恶寒,脉芤而数,肤皮错纵,腹急渐肿,按之内痛,大便重坠,小便涩滞若淋,或小腹隐痛坚硬,如掌而热,肉色如故,亦或琚赤微肿,甚者脐突腹胀,转侧有水声(宜大黄汤。)如瘀血去尽,则安矣。若体虚脉散,不敢轻下,用轻剂可也(宜活血散瘀汤。)痈已成,则腹痛腹满不食,便淋刺痛(宜苡仁汤。)腹濡痛,小腹急,必时时下脓(宜丹皮散。)俋後疼痛淋沥不已,必见诸虚症(宜叁 地黄汤。)此病亦不可惊,防肠断,坐卧转侧皆宜徐缓,尝少进稀粥,静养调理为要。但古方书但载肠痈,无大小之别,故其治法,亦约略相仿,叁考可也。

  【脉 法】 《脉诀》曰:关内逢芤肠里痈。

  【小肠痈症治】 《疡科选粹》曰:若小腹硬痛,脉迟紧者未有脓也,用大黄汤下之。不敢下者,用败毒散加秦艽、连翘。脉芤涩者,四物汤加桃仁、红花、延胡索、木香。小腹软痛,脉洪数者,已有脓也,用薏苡仁汤排之,或三仁汤、神效瓜蒌汤。小腹疼痛,小便不利,脓壅滞也,牡丹皮散主之。若大便或脐间出脓者,不治。治小肠病诸药要品及方二 小肠实宜渗利(茯苓 甘草 知母 黄连 麦冬 童便 木通 黄柏 牛膝 黄岑 生地 灯心 琥珀 瞿麦 石膏 滑石 山栀 紫菀 陈皮 车前 赤豆 扁豆 海金沙) 小肠虚宜补气(人叁 黄 山萸 麦冬 金樱子肉 五味 牡蛎 茯苓 茴香 益智仁肉 白芍 粳米溲而便脓血,加赤石脂。) 导赤散 小肠热 生地 木通 甘草各一钱 竹叶七片 此治小肠热而小便不利者。 赤茯苓汤 又 赤苓 木通 生地 槟榔 黄岑 赤芍 麦冬 甘草各一钱 姜五片附载仲景分别标本方药标(茯苓 石膏)本(导赤散 淡竹叶 木通 甘草)治小肠气方七 楝实丸 总治 川楝子 茴香 吴萸 陈皮 马兰花 芫花 醋糊丸,每服一钱,渐加至二钱,温酒送下。如不用酒,淡姜汤下。 胡芦巴散 又 胡芦巴 益智仁 大茴 蓬 @牵牛子 山萸肉 酒牛膝 川断 川芎 防风 甘草 共为末,每二钱酒下。 加味通心饮 热痛 瞿麦 木通 山栀 黄岑 连翘 枳壳 甘草 川楝子各一钱 灯心二十茎 车前草五叶 橘核丸 久痛 炒橘核 盐酒炒 海藻 盐酒炒昆布 盐水洗海带 麸炒桃仁炒川楝子各一两 酒炒延胡索 厚朴 枳实 肉桂 木香 木通各五钱 酒糊丸,或酒或盐汤下六七十丸。如久不消,加醋煮硼砂二钱。此方总治。 一切俋疝,卵核肿胀,偏有大小,或硬如石,或小腹绞痛,甚则囊肿溃烂出黄水,无不效。 如小肠气新发者,不必此方,只用橘核一钱半,桃仁十五个,山栀一钱,炮川乌、吴茱萸各五分,各炒为粗末,水煎。此名橘核散。橘核单止痛,川乌散寒郁,山栀除湿热,又引川乌速下,不令胃中停留,用之甚捷。 立效散 抽痛 全蝎七个 砂仁三七枚 茴香一钱 共为末,分三服,热酒调下,空心即效。 杨氏麝香元 又 木香 胡椒各一两 炒全蝎 巴霜各四钱 麝香一钱 蒸饼丸。麻子大,朱砂为衣,热水下五七丸。 此方能寻诸处痛。凡小肠气及膊胱气侸下痛,最难治,此药主之。 四味茴香散 又 乌药酒浸一宿焙 高良姜 青皮 茴香各一两 共为末,每二钱,发时酒下。治小肠痈方十 天黄汤 初起 熟大黄 芒硝各一钱 丹皮 白芥子 桃仁各二钱 活血散瘀汤 又 川芎 当归 赤芍 苏木 丹皮 枳壳 木瓜 桃仁各一钱 槟榔六分 炒大黄二钱 苡仁汤 已成 苡仁 瓜蒌仁各三钱 丹皮 桃仁各二钱 白芍一钱 丹皮散 下脓 人叁 丹皮 白芍 茯苓 苡仁 黄 桃仁 白芷 当归 川芎各一钱 肉桂 甘草各五分 木香三分 叁 地黄汤 补益 人叁 黄 茯苓 熟地 山药 丹皮 山萸 姜 枣 败毒散 毒 四物汤 下瘀 川芎 当归 白芍 地黄 三仁汤 下脓 苡仁二钱半 冬瓜仁 桃仁 丹皮各一钱半 神效瓜蒌汤 又 瓜蒌一个 当归 甘草各五钱 乳香 没药各一钱 此是重剂勿轻用。 牡丹皮散 又 丹皮 人叁 天麻 茯苓 薏苡仁 黄 桃仁 白芷 酒当归 川芎各一钱 炙甘草七分

  膀胱病源流(膀胱气 转胞症) (足太阳膀胱,起於目内嘜,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挟脊贯臀,入 中,其支者从 内左右别下贯脾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後廉,下合 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侧,次注足少阴肾经。每日申时,周身气血俱注於膀胱。足太阳膀胱经,少气而多血。) 膀胱,本州都之官,藏津液。州都者,下邑也,远於京师,且津液必待气化而後能出,则其为器,有不得与诸阳并者,乃其经反纳太阳何也?以太阳起於少阴,今归之以阳,故藉纳於此也。其实太阳为三阳之主,膀胱乃必待气化而後能出,则太阳岂膀胱能为之耶,後人不明经旨,谓膀胱为太阳寒水,以主寒令,不知六气之寒水,惟肾能主之,人身太阳之经既非寒令,而膀胱之水亦非寒水,固不可混也,则膀胱之所以为腑,有可识矣。试进详之,人身太阳之经,起於足,上於巅脑及额颅内,下於膺中包心肺,皆太阳经所贯。太阳居六经之盛,故为巨阳,而为诸阳主气。然以同卫气起於少阴,乃以其阳藉纳膀胱,而膀胱虽居卑贱,所以得称太阳也。膺中为心肺所居,肺主皮毛。心主血脉,太阳之经,既下膺中则皆与太阳和,是以寒邪一犯太阳,遂伤肺及心,以犯皮毛血脉,为心肺之所合,如皮毛懔懔,鼻塞声童,罢寒无汗,以及心烦,皆太阳病,而师与心皆为之变也。仲景治太阳伤寒,设麻黄汤发汗以疏肺,设桂枝汤和表止烦以宁心,岂非治太阳即以治太阴少阴,且治太阴少阴正所以治太阳乎,是太阳一经,实兼摄手二阴矣。故其为病,实则鼻窒,头痛,目似脱,瓷出,项似拨,腰似折,髀不可以曲, 如结,侶如裂(是为踝厥,)痔疟狂,脐反出,下肿便脓血,肌肉痿,少腹胀痛,按之欲小便不得;若虚则鼽衄,小便不禁,遗尿,膀胱气。皆其候也。古人谓太阳病并有时连及阳明,经曰:肝胆同归津府。所以太阳厥阴,同为一治。又曰:膀胱肾合为津液。肾所以主二便之难,此膀胱所以连及诸经而为病也,故膀胱病,小便秘,不得任用热药。经又曰:胞移热於膀胱,则为遗溺闭癃。又曰:小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於小便,上为清涕,则为胞痹。注云:胞内居之,则知胞居膀胱之内也。其胞痹之症,由风寒湿邪客於胞中,气不能化出,故胞满而水道不通,以致小腹膀胱俱痛,而涩於小便也(宜肾着汤、肾沥汤、巴戟丸。)而胞与膀胱,皆有上口,无下口。至胞之为患,有转胞症,另详於後。然转胞为胞本病,而患之所及,又能令目病。如能远视,不能近视,有其火无其水也,当补肾(宜地芝丸、六味地黄丸。)能近视,不能远视,有其水,无其火也,当补心(宜定志丸加茯苓。)通及心肾,而近视不能远视(宜空心服四物汤加泽泻、茯苓、牡蛎,临卧服远志丸加甘菊、密蒙花。)皆胞所致病也。总之,凡目病,血胜则痛,血胜则痒,又能致头风(宜川芎、瓜蒂,)又能致头汗,亦皆胞所致病也。

  【膀胱形质】 《内经》曰:水液自小肠沁,则汁渗入膀胱之中,胞气化之,而为尿以泄出也。东垣曰:膀胱虽为津液之府,至於受盛津液,则又有胞居膀胱之中。《类纂》云:膀胱者,胞之室也。《灵枢》曰:鼻孔在外,膀胱泄漏。又曰:肾应骨,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缓;皮急而无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多而粗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结。

  【膀胱症治】 《内经》曰: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尿。《入门》曰:膀胱病者,热结下焦,小腹苦满,胞转,小便不利,令人发狂,冷则湿痰上溢,而为多唾,小便淋沥,故遗尿。(鳌按:小便不禁,由膀胱气虚,加减八味丸倍山萸,加乌药、益智、补骨指,是主药也;小便不通,由膀胱邪热,五苓散、益元散,是主药也。)

  【膀胱绝候】 《内经》曰:遗尿狂言目反视,此膀胱绝也。又曰:膀胱绝者,戴眼反瘛 ,其色白,绝汗乃出,绝汗出,则死矣。

  膀胱气 膀胱经病也。其症小腹肿痛,必小便秘(宜五苓散加茴香、葱白、盐。)服药後,若下小便如墨汁,膀胱之邪去矣,邪去而便通痛止矣(宜随用硼砂丸。)《入门》以俋疝有四种,其一种水俋,外肾肿大如升如斗,不痛不痒,为即膀胱气,宜备叁究。而其为症,有由膀胱肾虚,结成肿痛者(宜茱萸内消丸。)有膀胱气连侸下痛者(宜杨氏麝香元。)有由蕴热,阴囊肿胀,大小便不通者(宜三白散。)有膀胱气痛不可忍者(宜蠲痛元、金铃散、三疝汤。)有症由新得者(宜橘核散。)有年久不愈者(宜橘核丸。)

  【膀胱气症治】 《纲目》曰:小腹痛者三:肝病,小腹引侸痛;小肠病,小腹引睾丸腰脊痛;膀胱病,小腹肿痛,不得小便。又曰:神保元治膀胱气侸下痛,最妙通用橘核丸、橘核散。

  【导 引】 《保生秘要》曰:用手紧鼎幽阙,纳气数口,而紧紧顶闭纳之,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