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续编》自序

有清戏曲,远迈前朝。康乾之间,京师尤盛。地方史乘之书,如朱彝尊之《日下旧闻》及官修之《顺天府志》,既俱未道及只字。吴长元《宸垣识略》亦仅涉查楼卽止,及着《燕兰小谱》,乃稍稍纪述伶工艳事。而真名不署,亦若多所忌讳者。盖自视前书可传,以此为小道也。余雅喜釆风,且欲补旧闻之不逮,凡以谓风俗之隆污,影响社会之进展至大,非仅备考古之资已耳。十年来,所得奇书,皆絶少流布之本。梨园史料为更伙,尝发奋思成《北平戏曲志》一书,牵于人事,至今未果。念并世学人,或亦有同好者,爰本学术为公之旨,遂于民国二十三年冬,卽累年所藏三十八种,检齐汇印成书,名曰《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以供治此途者之参考。自问曾无可诩,而人遂谬以专家目我,于是余心滋愧已。比岁又承伦丈哲如以《众香国》《燕台集艳》见借,杨师云史更饷以早年所作之《檀青引》一篇,而潘君光旦所藏《燕台花史》、林君绍博所藏《闻歌述忆》,亦并于近时次第相贻。此皆絶不经见之品,而屈计三年以来,于冷摊见得者又若干种。幸鳞爪之贲凑,乃首尾以毕臻。既得全角在握,而此《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续编》遂告成矣。刊始于二十五年之冬,而全帙之成,则当在二十六年之首,正燕都奠基第一千年之纪念日也。因缘巧合,千载一时,是可以无记耶?用志数言,弁诸卷首。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元旦东莞张次溪识于北平宣武门外烂缦胡同东莞会馆之拜袁堂